<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东侧。公园建有酒仙桥传说的大型壁画墙,讲述酒仙桥美丽的故事;青灰色的点将台引领人们畅想燕昭王登台拜将的宏大场面;驼房小径、驼影寻踪景点,讲述了公园所在地驼房营村地名的由来与坝河昔日粮船穿梭的繁忙景象,公园整体流露着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地区历史厚重,是东晋时期燕国所在地。公园里有骆驼雕像和粮仓,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南方的粮食经过大运河运抵通州,然后通过水路,流经“坝河”。然后从这里由骆驼运进城里,“将府”也就成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公园建有酒仙桥的传说大型壁画墙,向游人讲述酒仙桥美丽的传说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东直门外有个很有名的地方,叫酒仙桥。这个地方有个小村子,被一条河分成了南北两个部分:一个北村,一个南村。两村的人交往只能乘船,很不方便。不知是哪个大善人为村民做好事,在河的中段修了一座大石桥:石砌的桥墩,石板铺的桥面,两边还有雕花石板镶嵌的桥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酒贩子看中了这块地儿,就在桥边开了个小酒店,当上了掌柜。他本是个靠卖酒为生的穷人,他的酒店面向着两村的村民。他不黑心,酒卖得很便宜,甚至有钱没钱都能喝酒,只要不亏本,维持生活就行了。两边的村民喝酒不喝酒都常光顾小酒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天,来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儿,坐下点了一些下酒菜,一连喝了三大碗酒;喝完了,抹了抹嘴,捋了捋胡子,什么也没说,抬腿就走了。掌柜的以为老人家可能没带钱,也就没吱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白胡子老人又来到小酒馆,照方抓药,和头天一样,又是喝了三碗酒走了。掌柜的还没吱声,他看老人一脸福相,觉得年纪大了的老人,愿意到他的酒馆来喝酒,也是他的福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就是这样流水一样地过去了。……又有这么一天,白胡子老人推着装有四个大水篓的独轮车来了,看上去每个水篓足有百斤上下,四个大水篓也就是400多斤啊。掌柜的请老人家上了座,敞开了喝酒。老人也毫不客气,一碗接着一碗……不知喝了多少碗,老人家终于把酒碗倒扣在了桌上,走出酒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人家推上独轮车,健步如飞地走上了石桥。众人看着老人如此轻松地推着400多斤重的独轮车,都不住地赞叹“这老人可非凡人呐,真是力大如神呀!”感叹间,只见这老人推车走到桥中间,故意把小车一斜,四个水篓扑通扑通全掉进了河里。众人正准备帮老人去捞,一转眼,白胡子老人不见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再看河里还有什么水篓呀,大家正纳闷儿,一股股浓浓的酒香冲进鼻孔,河面上飘着酒气,整个石桥一带如同仙境般……这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乡亲还在来回寻摸找这位神奇的老人。也有的老者相互嘀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忽然间,有人恍然大悟地大声说“这老人,分明是那个……那个……酒仙呀!”众人不由得附和着有人就又说了“老人家到小酒馆喝了这些天酒,他这是回报掌柜的恩情来了……”从此,那个小酒馆出了名,店里的酒永远都喝不完,那座石桥也就叫“酒仙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驼房文化,这里多处有骆驼雕塑,并有三座旧时谷仓的仿造建筑。通过驼房小径、驼影寻踪景点,讲述了公园所在地驼房营村地名的由来与坝河昔日粮船穿梭的繁忙景象。骆驼的足印,让我们不由得寻着足印去找寻骆驼的行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据传,这里原为辽金时漕运河道的转运码头。南方的粮食通过大运河漕运到这里,改由骆驼驮运进京师,因此在码头建有骆驼房。押运粮食的都是军人,他们的营盘叫“驼房营”。由此也留下了驼房营这个地名。由此可见,驼房文化蕴含了更深层次的漕运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有座点将台,据称是东晋时期北京地区为十六国中的前燕国国所在地,前燕国的景昭帝慕容儁是第一个在北京建都的皇帝,大约在1700多年以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郎园的前身为北京纺织仓库,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该项目将以文化搭起国际交往的桥梁,并通过借鉴欧洲成熟国家城市更新的经验,以国际视野实现精品文化驱动城市更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郎园占地203亩,完整保留了30座仓库以及2.23公里产权铁路,库内建筑宽敞高大,工业遗产底韵十足。郎园已经成为五环内城市绿肺中的一颗文化明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郎园秉承“文化、国际化、大尺度绿化”区域发展理念,融合文化与商业,以滨水为特色,以文化为底色,以体验式消费为目标,定位滨水生态型文化消费小镇。打造集国际交往、文化体验、创意办公、夜间消费、生活休闲等于一体的7×24H城市复合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中这段废弃的铁路原来是北京纺织仓库的货运专线,与京包铁路相连。北京纺织仓库建于上世纪60年代,曾有30多座仓库,时光飞逝,如今的北京纺织仓库已经于2018年改造成了郎园文创广场,公园中的这段铁路也就成了一个景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为:驼房文化区、林地观赏区、将台水景区、坝河水岸区、球类体育运动区、京韵文化活动区。公园主门以一本厚重的线装版“将府公园故事书”拉开序幕,将游人带往悠悠的历史故事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的夜鷺,在北京摄影圈是出了名的抓红鱼的明星。夜鷺表现欲望非常强,一看见长枪短炮架起来,就开始了它的抓鱼表演。下面是美友拍摄的夜鹭抓鱼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将府公园是北京朝阳区的一处郊野公园,面积广阔,绿树成荫,景色宜人。它承载着历史的变迁和北京城发展的印记。公园内有东晋十六国前燕景昭帝慕容俊所筑的将台,将府公园之名也由此而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到花季,将府公园可以称得上是二月兰的世界,这里种植有大片大片的二月兰。盛放着的二月兰花朵被长短不同的茎蔓高高擎起,四片花瓣均匀地往四处张开,就像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喇叭,轻柔地播放着春天的讯息;又像是散落人间的精灵,迎风起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