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暑假七月份,我和爸妈一起去了珠海</p> <p class="ql-block">过去,养蚝业是唐家湾镇养殖方面的主业。唐家湾海岸位于珠江出海的咸淡水交汇处,水质肥沃是良好的养蚝场所。“龙舟水”投石养蚝,是当地的一项重要生产习俗。每到农历五月,蚝民们便把预先制好的水泥条(用水泥制成长条状,中间为一长竹枝,利于插入泥滩中),趁涨潮时用船运到预定的海域,分散抛下海,潮退时,便把水泥条有规则地插立于泥滩之中,这个季节,蚝卵易于吸附在水泥条表面,一星期后,发育到芝麻般大小,再生出硬壳,约三四年后可获收成。由于多在农历五月初投石,因此这一活动也被称为“龙舟水”,此时投石生长的苗都是白肉苗,比其他时间投石所长的蚝,产量高,质量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斗门沙田水乡居民的先民们为避战乱,自北而南迁徙,在珠江三角洲的沿江、沿海靠捕鱼为生,他们就是后来被称作“疍家人”的群体。这些疍家人唱的民歌也称“疍家歌”、“渔歌”,它就是沙田民歌的始祖,沙田民歌的得名是因为唱沙田民歌的人(主要是“疍家人”)基本上生活在沙田水乡里。解放前,由于疍家人社会地位低下,不准学习使用文字,所以在生产、生活中,基本上用民歌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p><p class="ql-block">斗门沙田民歌采用带有沙田地域口音及语汇的广州方言歌唱,有咸水歌、高堂歌、姑妹歌、大罾歌、叹情歌、木鱼歌等,都采用无伴奏清唱的形式,不需要很高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只要掌握了歌调,有一定的机智才能就能歌唱。沙田民歌采用无伴奏清唱的歌唱形式,不运用乐器伴奏也不使用任何道具辅助。</p> <p class="ql-block">八月份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三峡</p> <p class="ql-block">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是一项世界性的伟大工程。从前只是在课堂了解到的三峡大坝,这次终于可以亲眼目睹它的雄风和坚固。峡谷平湖人造奇迹的景观,让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定胜天的能力,也看到伟大祖国的总体实力,也看到了自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别样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