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伏末秋初,南京,闷热;我们游览了灵谷景区——南京钟山风景区最东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灵谷景区,浓荫蔽日,草木葳蕤;水气氤氲,鸟啼蝉鸣;所有景点都掩映在翠绿的世界里……行走其间,不时有丝丝凉风袭来。</p><p class="ql-block"> 灵谷景区有灵谷寺,始建于南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古名开善寺,蒋山寺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该寺应是其中之一吧?1381年,明朱元璋建孝陵,遂将寺院迁至现址,赞“灵山灵谷之地也”,赐寺名为“灵谷寺”,御题“天下第一禅林”,屈指也近700年了!</p><p class="ql-block"> 灵谷寺有山门,壁照,前殿,大雄宝殿,观音阁等一应俱全;院落洁雅,钟鼓常鸣。尤其值得一提是玄奘法师部分顶谷珍藏于此,使灵谷寺成为汉族地区最重要的寺院之一。</p><p class="ql-block"> 灵谷寺旁东西山涧处有灵谷深松志公殿等景点。</p><p class="ql-block"> 灵谷寺西南有无梁殿,明代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又因殿内建筑均为砖石拱劵架构,不施寸木,故称。无梁殿坐北朝南,五座大门一字排开,门阔6米以上,高9米上下,深4米左右,殿内两侧各有两高至殿顶拱门,四周皆有窗。1931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墓祭堂,正殿正中黑框白底上书“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两侧分别是中华民国国歌和国父遗嘱。殿内墙壁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着国民革命期间以及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时期33224名阵亡将士姓名。整个大殿灰土色,光线暗淡,肃穆庄严,甚至有点阴森和恐怖。太平天国时期,无梁殿附近是清军江南大营,两军常在此厮杀,损毁多多,惟无梁殿因雄伟坚实,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 无梁殿前是宽阔平台,正前方100米是阵亡将士公墓牌坊,拾四十二级台阶而上,长约35米的五楹牌坊呈现眼前,中间门阔高于左右,面南书“大仁大义”,面北书“救国救民”。我以为此造型与清东陵牌坊造型十分相近,不过更显得雄伟气派。牌坊两旁有一对貔貅,为十九路军所赠 。 </p><p class="ql-block"> 无梁殿后是宽阔的半园形草坪,实为一号公墓,近千名将士长眠于此;靠近公墓远端弧形墓地,东西两旁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草坪中央有一棵桂树,生机盎然,树冠8米,有“金陵桂花王”之誉。</p><p class="ql-block"> 一号公墓后为中式两层建筑松风阁,是陈列阵亡将士遗物的展室,现为南京市民主党派之家。</p><p class="ql-block"> 松风阁北门甬道正中置“名鼎垂勋”宝鼎,厚重大气。沿着宝鼎中轴线前行百米,便是灵谷塔,原名阵亡将士纪念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每层绿色琉璃瓦披檐。塔的底座“精忠报国”四字为蒋介石所题。沿着塔内旋转式扶梯可直达最高的九层,极目远眺,钟山巍巍,林涛阵阵。</p><p class="ql-block"> 本人在灵谷塔旁徜徉期间,周边突然响起了木鱼,钹,小铜锣等法器声,一行苏州游客绕着灵塔一圈又一圈诵经,面色庄严,虔诚而执着……</p><p class="ql-block"> 灵谷景区内有邓演达谭延闿等名人墓穴。戴笠也葬于此,不过,解放初被平毁。</p><p class="ql-block"> 在灵谷景区,成体系地精心设计精心建造了祭祀国民革命和抗战阵亡将士的建筑,令人敬重!</p><p class="ql-block"> 在千年古刹,有如此众多国民革命元素,在全国景区范围内,恐怕也不多。</p><p class="ql-block"> (本美篇有四张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一 灵谷景区浓荫蔽日 草木葳蕤</p> <p class="ql-block"> 二 千年古刹灵谷寺</p> <p class="ql-block"> 三 灵谷深松</p> <p class="ql-block"> 四 志公殿</p> <p class="ql-block"> 五 无梁殿</p> <p class="ql-block"> 六 阵亡将士牌坊</p> <p class="ql-block"> 七 一号公墓</p> <p class="ql-block"> 八 松风阁</p> <p class="ql-block"> 九 宝鼎</p> <p class="ql-block"> 十 灵谷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