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味道

行稳致远

<p class="ql-block">家是温暖的港湾。 </p><p class="ql-block">身为子女,出门在外,最想念的是爸妈的饭菜的味道;身为父母最上心的事儿是为全家奉上可口的饭菜。</p><p class="ql-block">这日复一日简单的饭菜中饱含着家人的浓浓的爱与付出,惦念与关怀,包容与等待,理解与感恩。</p> <p class="ql-block">已是知天命年龄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过年母亲炸麻花、炸丸子、蒸馒头、包饺子……忙的脚不停歇,我们也是吃的不亦乐乎。还有二月二炒豆儿……就是平时在那个物质不丰富的年代,母亲也可以随时摘来香叶、苏子叶裹上面糊油炸给我们吃,感觉比肉还香。 如果想吃饺子了,即便是没有肉,母亲也能千方百计让我们吃上可口的饺子。家有温暖馨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尽管母亲这样用心,也有我们不满意的时候。2012年母亲病重,我在照顾母亲时,印象中母亲爱吃豆角,所以就在老家屋后种了两垄豆角。纯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我当然要带回自己家一些做给女儿吃。当女儿看到我做的是豆角时就不高兴了,嘴里嘟囔着嫌我做豆角了。我当时无比伤心,心想孩子怎么这么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我刚想批评女儿,可是思绪突然把我拉回到小时候,我忽然想起我也曾经抱怨过母亲总做豆角这件事儿,我记得母亲当时什么也没有说。我这才意识到原来我也曾经那么不懂事儿,也让母亲伤心了。现在母亲生命垂危,我才意识母亲不但辛苦操劳一生,还默默承受了那么多委屈和无奈,面对不懂事的孩子,母亲选择了宽容而不是批评和训斥,想到这里,我心疼不已,眼泪夺眶而出,泪如泉涌。女儿被吓到了,赶紧向我道歉。同样的抱怨发生在不一样的年代,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我还能理解女儿的抱怨,但我不能原谅自己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物质匮乏时的发出的抱怨,因此我没有资格生女儿的气。家有能包容,知等待,善理解,知感恩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母亲在最后一次手术前,脑神经被癌细胞再次侵犯,身体已经处在半摊的边缘,即便这样,母亲还惦念着我,给我蒸了一大兜馒头。如今母亲已经去世整十年了,每次想到这件事儿我都会心疼的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母亲就是这样心中想的都是别人,从来都是无怨无悔。家里有充满无限惦念,竭尽全力为他人,唯独忘了自己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身为人妻、为人夫时,想到更多的是对方想吃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怎么能做的让对方更爱吃。家有同喜同忧心心念念为他人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为人父为人母时,想的更多的是什么食物更健康,更有营养,怎么做更好吃,看起来更有食欲。家有为你付出一切也无怨无悔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年龄越老越怀念那熟悉的饭菜的味道,其实就是怀念家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