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讲,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能顺利、快乐地度过适应期是有利于孩子更好学习的良好开端,而入学前家长为孩子作的准备工作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更多的是生理、心理方面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学校会在各方面给孩子提供方便,帮助孩子完成过渡。作为家长,也要协助学校开展工作,帮助您的孩子较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为他(她)愉快、顺利地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基础。建议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工作:</p> 1.帮助孩子尽快调整作息时间 <p class="ql-block"> 早睡早起。学校上学时间为8:00前到校,所以孩子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一般早上7:00左右起床,晚上8:30分之前上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饭,才能精神饱满地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p>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p class="ql-block"> 进入小学,家长也有必要帮助孩子调整一些生活习惯:</p><p class="ql-block"> (1)饮食:尽量让孩子在家里吃好早点再来校上学,这样孩子在课堂中更能集中注意力,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另外不要给孩子零用钱,帮助孩子抵制五花八门的三无产品,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2)饮水:刚开学天气还比较热,所以一定要为孩子准备好水壶。</p><p class="ql-block"> (3)上厕所:幼儿园有保育员专门负责孩子的生活,但进入小学之后,孩子必须自理,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独立。提醒孩子在下课时间要上厕所,有孩子因为不敢在上课期间告诉老师要上厕所而把大小便拉在身上,因此,希望家长能做有心人,教会孩子一些必要的自立技能和方法,这样有利于让孩子更加自信地投入小学的学习和生活。</p> 3.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p class="ql-block">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开端,好习惯的养成对一个孩子来说,是终生受益的。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1)专心致志。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马虎。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要求孩子养成检查的习惯。</p><p class="ql-block">(4)活跃思维。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p><p class="ql-block">(5)帮助记忆。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会背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p><p class="ql-block">(6)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有条件的可以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但书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马观花”,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并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p> 4.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p class="ql-block"> 如听孩子读读拼音,与孩子聊聊学校生活和学习。</p> 5.督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p class="ql-block"> 让孩子学会削铅笔、擦橡皮、看每天的课程表、整理书包等方法。避免产生依赖感。家中有专门供孩子做作业、看书的幽静场所。最好有书房,让孩子能在比较稳定的地点学习,并要注意灯光、通风等。切忌在嘈杂的地方让孩子看书、写字,容易使孩子分散注意力,长此以往,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影响学习。</p> 6.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p class="ql-block">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作为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孩子与家长接触的时间最多,言行习惯感染的也最多,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做孩子的榜样,用自己正面的、规范的、文明的言行来引导孩子。比如:家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比较整洁的家庭布置、处理事情条理分明、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等等。</p> <p class="ql-block"> 总之,家长应在心理、习惯和物质等方面帮助孩子作好准备,以便孩子很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