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连续七天的家访终于画上了句号,45位孩子、45个家庭,从离学校最近的金沙阳光、东沙铭城到离学校较远的义蓬、海宁、临平,除了三位家长因为个别原因到校到老师办公室来面谈,剩下的42位孩子的家,老师全都踏入,看了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环境,和家长浅谈一番,和孩子交流几句。如今,再来复盘这一路的家访,只想到了一个句子:如果爱,请深爱。</p> <p class="ql-block"> 说“爱”,这第一层爱,首先肯定是源自学校、源自老师对每一位孩子的爱。学校按照区教育局工作部署,要求所有教师在开学前“家访百分百”,这是疫情三年来,家访工作的正常化回归。也是我们作为老师可以有正当的“理由”和不可推卸的职责,走进每一位家庭的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和副班主任作为新接手班级的老师,更有必要对孩子展开全面了解,便于后期因生施教。还记得,上一次来到海宁,还是上一个604班,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夜里,我驱车一小时来到海宁的小解同学家,从那之后,海宁的四位同学如果早上迟点到校,我再也没有追究或者批评过,因为真的路程是太远了。同样的,这个503班,义蓬的两位同学、临平的一位同学我也会如此对待。几乎是每一家,我们都保证了30分钟的谈话时间。虽然家访的途中时有波折,比如和副班主任倪老师走遍了七格小区、爬楼爬得气喘吁吁、烈日炎炎全身是汗、深夜家访到近凌晨、中午结束错过饭点;但这样的过程如今想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也是附加在这一个503班班级之上的一段美好而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最厚重、最无私的爱,父母之爱子。父母的爱,就是奋力托举你的未来、送你远行。在家访过程中,我看到了这样的父母:有的老家在外省,河南、江西、安徽,或举家搬迁,或携子来杭;有的租房为家,即便条件一般,也不愿孩子留守农村,也要陪伴孩子一路成长;有的本地有房,可为了孩子上学更方便,更是舍得花每月4000的租赁租房在学校对面,父母两头跑;也有的家庭,本地人,经济条件相对宽松,也有双方四位老人帮忙带孩,即便如此也坚守“一胎”,愿意集万千精力于一孩,助ta成长......所有的所有,都折射了所有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的深爱。这一次的家访中,我更看到了家庭教育中爸爸的占位,不得不为这一群爸爸们点赞:思彤的作业都是爸爸负责辅导,梓彤爸爸尽自己所长助力孩子的学习,华峰爸爸全程陪伴孩子,钰泽爸爸全力参与孩子所在班级的事务、梓逍爸爸严格中而不乏关爱、静文爸爸充分尊重和不释放压力、藤文爸爸全力以赴......这么多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位甚至占主导,是前所未有的,我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我们班孩子的幸运和幸福。我相信,父母共同关爱下的孩子,成长得会更阳光、健康而向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句子:父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母爱却是与生俱来的。所以,未来可期,爸爸们再努力,我们一起努力!</p> <p class="ql-block"> 因为有了这些爱的滋养,我们的孩子可以说是“茁壮成长”,更多地表现在性格的养成和兴趣的培养上。记得我刚接手这个班,能够不断地听到不同的老师、家长对于我们班孩子的评价:性格安静沉稳、班风不错。我原本以为那么这应该是一群安安静静内向的娃娃,走访完,孩子们的才艺完全颠覆了原有的“以为”:宇泽是男孩子中为数不多的拉丁舞选手;昊檩和莘妍的画作水平出神入化;夕诺家门口的架子鼓彰显着实力;羽辰的羽毛球水平很高,是校队成员;佳美优美的形体展现舞蹈功底;一航、明旭和思逸一直在街舞学习路上......换句话来说,也许我们的孩子学习不是最好的,但是能全面向上发展。当然,假期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在坚持学习,或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或坚持阅读,或外出旅游增长见识,或补习薄弱学科,或者刷题冲刺。如此种种,都是学习。</p> <p class="ql-block"> 家访过程中,也听到了家长和孩子很多真实的声音,总结整理不外乎三点:第一,高段,请老师严格要求,让孩子更专注学习,提升学习素养;第二,希望老师可以多反馈和沟通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和知道,便于家庭教育的再跟进;第三,希望老师可以帮扶和促进家庭教育,利于父母之言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如果爱,请深爱;现已爱,可更爱。综于此,鉴于班级的学情、家长的诉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给家长们以下建议:</p><p class="ql-block">1.让家成为温暖的港湾,成为孩子们身心释放的天堂。作家林语堂说过:家庭是世界上唯一可以不设防的地方。时有家长抱怨:“我的孩子在学校很听话,在家就不一定了”“老师,您的话往往胜过我们父母的十句话”。“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宝盖头遮住了外面的寒风冷雨,一横三撇是家中人的期盼,一个竖钩把全家人紧紧的系在一起。毕淑敏曾说:家啊,是理解、奉献、思念、呵护。所以,请爸爸妈妈先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理解孩子的辛苦,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静文爸爸所说:每天7:30出门,每天傍晚近六点到家,孩子一天的学习时间甚至超过了外面家长的工作时间,这还能说不辛苦吗?!理解孩子情绪回家的释放,在校你的孩子要扮演一个学生,上语文课听语文老师的话,上体育课听体育老师的哨声,下课了他要扮演同学心中的好朋友、身边的好同桌;只有回家,回到你们的身边,回到这个地方,才是ta所有剩下情绪的宣泄,或者闹腾、或者调皮,抑或甚至有点嘴馋。如果连爸爸妈妈都不能理解和体谅,那这些情绪孩子们又该到哪里通过何种途径宣泄出来呢?你说对吗?</p><p class="ql-block">2.爱ta,就要“营养保证、锻炼跟上”。如今我们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所有差别,但是“衣食无忧”却是每一个家庭都可以达到的水准。所以,我希望我们的父母可以确保每天孩子的营养:牛奶、鸡蛋、苹果,不可或缺;如果你的孩子很瘦,更要注意营养的跟上,吃得好、吃的多,才能长得好;如果你的孩子有点儿小胖,请控制糖分和脂肪的摄入,尤其晚饭后睡觉前的零嘴,一定要戒。体育锻炼一定要保证,跳绳、跑步是最简单、最容易坚持的运动;如果可以,每天确保不少于五组的一分钟跳绳量,每日跳绳累计数不少于1000个。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才是后面学习和生活的基础。</p><p class="ql-block">3.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上学的日子杜绝一切电子产品的使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电话手表的界面上也是一样。因为上学期间,我们的孩子在学校,上课有时会用到的课件和媒体已经让孩子们的视力疲劳。周末和节假日严格控制不超过30分钟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p>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用一片树叶摇动另一片树叶,家访是用一颗心灵去感动另一颗心灵”,在我看来,家访更像是一场教育的旅行,穿越星夜与晨曦。一直觉得“班主任是教师工作的灵魂”,而家访则是灵魂的羽翼,乘上ta,我们能直达孩子的心灵,知道ta的需求。然后,深深爱t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