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拓宽视野谋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近日,大板党支部书记高海燕带队到巴林左旗柴达木村和哈拉哈达全胜村、哈拉哈达镇北房身村药材种植大户刘学礼处进行考察学习,大板村村两委、小组长、党员等一同参加考察。</p> <p class="ql-block">考察组首先来到了林东镇柴达木村,实地察看了青少年研学基地、五谷艺术中心、红格尔培训中心、小广场等。</p> <p class="ql-block">柴达木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勇介绍柴达木村开展“三变”改革和“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以及项目的设计思路、建设规划及运营模式等情况,向大家传授了他的工作经验和运营理念。</p> <p class="ql-block">考察组走进大棚、走进千亩果园、走进玫瑰庄园看柴达木村的发展。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组一行认真听、仔细看、用心学,学习美丽乡村建设、学习产业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理思路、找差距。</p> <p class="ql-block">千亩果园、特色民宿、道路平整和村民的欢声笑语是柴达木村村民安居乐业的写照;文化讲堂、乡村文化墙、文化广场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以农牧文化为主线,以田园生态为依托,以乡村振兴人才教育培训为核心,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以农为本的原则,建立以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的发展路径,将柴达木村打造为集生态旅游、文化创意、人才培育为一体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示范村,看到柴达木村的发展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随后考察组一行又来到了哈拉哈达镇全胜村,乡村致富带头人李艳垒带领大家参观了胜隆笤帚工艺坊,展厅里的每一件活灵活现的笤帚制品,李艳垒都如数家珍。</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笤帚制品远销国内外,2018年李艳垒牵头成立了巴林左旗胜隆养殖专业合作社,2019年注册成立了巴林左旗胜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建立了笤帚制品研发基地。胜隆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股份”的运营模式,带动农户共同致富。</p> <p class="ql-block">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哈拉哈达镇全胜村采取“公司+景区+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设了2000米长的高空漂流玻璃水滑道和110米长的彩虹滑道旅游项目,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在哈拉哈达的考察,对大板村乡村振兴有了很大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是到哈拉哈达镇北房身村药材种植大户刘学礼家,这里也是原巴林左旗万合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那边农业合作社。</p> <p class="ql-block">刘学礼最初的创业理念是搞旅游开发,阴差阳错后来改种苍术和桔梗等中药材,也为刘学礼开辟了一条不错的致富路。据刘学礼介绍现在种植苍术130亩,桔梗50亩,预计2025年秋季收获。苍术平均亩产4000斤左右,现在市场价是13元每斤,这样预计一亩地在五万元,五年期的话年均一万左右,除去人工一亩地大约在六千元左右。而桔梗两到三年收获,亩产3000斤,按三年算,现在的市场价,三年期毛收入9000元左右,平均每年3000元,去掉人工种子化肥等相关费用,一亩地年收入也有2000元左右,但是种植桔梗有一点好处,时间短,收益快。</p> <p class="ql-block">通过此次考察学习巴林左旗的产业化发展的先进经验为大板村提供了发展思路,拓宽了视野。考察组成员表示此次考察学习开拓了眼界,拓展了思路,增强了信心。大家边看边议,找差距、谋发展,表示要学以致用,把好的理念和思路带回家,坚持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研究制定有效举措,提升大板村发展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