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苑幼儿园送给家长朋友的入园准备

🌟Coke Girl💖

<p class="ql-block">  面对即将入园的孩子,许多家长心中充满疑虑和困惑,这是一份幼儿园送给家长朋友的入园准备攻略,请大家查收!</p> 帮宝贝们做好心理准备 <p class="ql-block">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从“家”到“幼儿园”首先是环境上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则是他们心理上的变化,作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积极引导,不做消极的心理暗示!</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园前,家长们可以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个特别棒的地方,有小朋友们可以在一起很开心的玩耍,有许多好玩的玩具,有会讲故事的老师妈妈……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 不做有意无意的消极暗示,家长们焦虑担心的话语不要让孩子们听到,比如:“他这么小去幼儿园能适应么”“幼儿园会不会有小朋友欺负他”“老师不知道咋样,会不会很凶……”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您的焦虑与怀疑也会给孩子埋下退却的种子。</p> 科学认识幼儿入园分离焦虑 <p class="ql-block">  首先请家长朋友们对幼儿的入园分离焦虑有一个基本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与熟悉的亲人尤其是妈妈分离的时候,感到害怕、忧郁,情绪和心理上会出现焦虑,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并且要尽快帮助孩子度过这个时期。</p><p class="ql-block"> 分离焦虑体现在生理变化上,部分幼儿可能会有如下的症状:在没有亲近的人的陪伴下,拒绝上床睡觉;晚上睡眠不好,做梦的次数明显增加;偶尔出现不适,如轻微腹痛等症状;个别幼儿抵抗力略下降,出现上火、发烧等情况。</p><p class="ql-block"> 体现在情绪变化上,可能会有如下的症状:</p><p class="ql-block"> 1.孤独与冷淡:主要表现为不合群,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和游戏,封闭自己,对陌生人表现出冷淡、少说话的特点。</p><p class="ql-block"> 2.恐惧和胆怯:表现为怕黑、怕见人、不敢独处等。</p><p class="ql-block"> 3.固执与韧性:一有不如意的地方就哭闹、打滚,或者用拒不吃饭来表示反抗,一定要大人满足自己的无理要求。</p><p class="ql-block"> 4.暴怒:成人一旦违背孩子意见,孩子便大哭大闹,甚至出现扔东西、咬人等激烈反应。</p><p class="ql-block"> 5.顽固性习惯:宝宝因为精神紧张,下意识会吮吸手指、啃指甲等,这些行为如果任其发展,久而久之会形成顽固性习惯。</p> 多种途径熟悉幼儿园 <p class="ql-block">1.通过绘本了解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园老师是什么人?面对孩子的疑虑,家长可以通过生动的绘本故事向他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学习故事中主人翁的积极心态,让孩子渐渐信赖老师,从而缓解入园焦虑。</p><p class="ql-block">2.在家里做幼儿园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一开始可以妈妈或者爸爸扮演老师,孩子扮演学生,模拟幼儿园上课、游戏的场景。之后可以互换角色,让孩子对“幼儿园生活”有一个大概认知。</p><p class="ql-block">3. 带孩子去看看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的大滑梯,宽阔的活动场,有趣的玩教具……即便是不能进到幼儿园里面,也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幼儿园外面,一起讨论一下哪个玩具可能最好玩,哪个游戏最有趣,哪个舞蹈最动人……给孩子以参与感和期待感,让幼儿园变得可爱而有魅力。</p> 调整作息时间 <p class="ql-block">  调整孩子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保持一致,早睡早起,按时午休,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身体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p> 调整饮食习惯 <p class="ql-block">  假期里,孩子可能出现暴饮暴食等现象,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愿自己吃饭、正餐时间吃不下饭或者身体不适等情况。为了孩子能顺利回归幼儿园,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习惯,三餐分配要合理,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零食,保证饮水量,少喝饮料。倡导家庭分餐;聚餐使用公勺公筷;就餐时不打闹。</p> 自理能力的培养 <p class="ql-block">  入园后,孩子将面对集体生活,虽然面对新入园幼儿,老师会更加关注吃喝拉撒睡的照顾,但毕竟不是家中“几个大人一个孩子”的配比了,所以入园前家长便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诸如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了。</p> <p class="ql-block">  入园后,孩子将面对集体生活,虽然面对新入园幼儿,老师会更加关注吃喝拉撒睡的照顾,但毕竟不是家中“几个大人一个孩子”的配比了,所以入园前家长便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诸如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了。</p><p class="ql-block"> 吃饭训练:不给孩子喂饭,鼓励孩子自己吃;吃饭时间要固定,要求孩子要坐在餐桌旁吃饭;吃饭的时候不要随意走动。</p><p class="ql-block"> 如厕训练:孩子入园时天气还较热,一般穿的是单裤,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p> 帮孩子准备这些物品 <p class="ql-block">  衣服</p><p class="ql-block"> 宽松、舒适、便于幼儿运动、穿脱,不要准备装饰品太多的衣服,尤其是带有易脱落的小饰品,这些对于孩子们都是安全隐患。要给孩子备下足够每天换洗的衣服,刚刚入园的一段时间内,尿裤、撒饭等问题难免出现,要给孩子一段时间习惯成长。</p><p class="ql-block"> 鞋子</p><p class="ql-block"> 准备好跟脚的运动鞋,方便幼儿活动,也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宝宝分清左右。尤其要提醒爱漂亮的小女生的妈妈们,宝贝们的鞋子还是要以舒适、易穿脱为佳,漂亮的小皮鞋、不好运动的小凉鞋对宝贝们都不是最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小背包</p><p class="ql-block"> 带孩子一起准备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背包,用以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吸汗巾、水壶、换洗衣物等。书包不需要太大,可以根据幼儿园要求按需准备。</p><p class="ql-block"> 姓名贴</p><p class="ql-block"> 让孩子认识自己的名字,并帮孩子准备姓名贴,在衣服、被褥、书包等物品上都可以贴上姓名贴,这能够帮助宝贝快速找到自己的物品。</p>

孩子

幼儿园

入园

家长

幼儿

焦虑

吃饭

老师

准备

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