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游多倫路、山阴路、鲁迅小道

沈玉林

<p class="ql-block">多倫路建于1912年,呈L型。由四川北路進入,先由东向西,转弯后由南向北抵达东江湾路,全長550米。</p> <p class="ql-block">刚進入多倫路就看到多倫现代美术館。它主要举办中国当代艺术的展演活动,展示当代艺术创新成就,促進中外文化艺术交流。</p> <p class="ql-block">在不远处可看到一个醒目建筑,它叫鴻德堂。那栋飞檐斗拱,青磚黛瓦的建筑不是宫殿庙宇,而是中国式基督敎堂。</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曲折且环境幽静,是男女青年幽会的好場所。</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93号建于1920年,帶有巴洛克特征独立住宅。原是英商洋行买办住宅。后为民主革命先驱,七君子之一,王造时的旧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119号(拐角处)乃:“夕拾鈡楼”。整幢钟楼用花岗石砌成,它是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四层楼高,鈡高18.15米,大气典雅,是多倫路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夕拾钟楼”隔坒是“老电影咖啡馆”,是一座颇具旧上海石库门风格的銀灰色小洋楼,藤蔓缠绕,绿荫下显眼处的卓别林雕像,一个由犹太人开设经营,楼下卖糖果点心,楼上喝咖啡。傍晚洋房中的老虎窗前望亱色中的行人、复古风格的老式电唱机和悠悠的卖乐曲,飘渺浮动的浓咖啡,循环播放的黑白电影…</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145号,是上海市社会文物行业协会</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239号是近松楼歺厅-海派雅宴。多倫路二边的小楼别墅,色彩鲜艳、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250号孔公館是一座二层楼建筑,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平方米,伊斯兰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210号是白崇禧白公館,湯恩伯湯公館。20世纪20年代由广东商人李氏兄弟建造,法國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随着年月变迁、时代更換三个公館早已几经易主,闭门谢客。</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二侧,有很多古玩字画,书屋文菀,烟斗茶具,錢币邮票等店铺</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卧虎藏龙之地,是二十世纪初文化界重地,是许多文坛名流曾经工作,居住和聚会的地方。其中包括鲁迅、茅盾、郭沫若、瞿秋白、丁玲、叶圣道等文学巨匠。</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近旁景云里是鲁迅1927年到上海后第一个居住地,在這里鲁迅与许广平這对情深意笃的伴侣建立了小家庭,并迎来了儿子周海婴的诞生。景云里也是茅盾,瞿秋白,陈望道,周建人等居住和工作過地方。是鲁迅和中国左翼文化名人柔石等人聚会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201弄2号是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是一幢坐北朝南假三层花园住宅,鲁迅先生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与柔石等革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成立大会在这里举行,出席会议盟员有40多人,大会推举鲁迅、夏衍等三人为主席团,鲁迅作了演讲,大会通过了联盟纲领,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左翼文艺运动。</p> <p class="ql-block">左翼作家联盟纪念館内的左联五烈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多倫路251号是多倫文化艺术客厅,经常展现鲁迅在上海期间的文化足迹。故多倫路也被称之为鲁迅小道。</p> <p class="ql-block">拉摩斯公寓是鲁迅在虹口第二个住所,位于四川北路2079-2099号,英式的高档四层住宅楼。期间鲁迅与瞿秋白,陈赓,陈云等共产党人有很多交往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四川北路2050弄是内山书店,它建于1928年,由日夲友人内山完造夫妇创建。鲁迅常来此购书、会客并一度在此避难,郭沫若也曾在此避难,书店成为中日文化交流桥梁。</p> <p class="ql-block">山阴路南北走向,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祥德路全長651米,道路二旁公寓洋搂、花园别墅居多,马路二侧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山阴路也是历史人物、人文荟萃之地。</p> <p class="ql-block">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的大陆新村乃鲁迅故居,是“鲁迅小道”的最后一处场所,也是鲁迅生活最后的停留之地。弄内6号是茅盾旧居。</p> <p class="ql-block">山阴路69弄老恒丰里,弄内90号是中共江苏省委(兼上海市委)旧址,省委领导人有陈延年,赵世炎,邓中夏,王若飞等人。</p> <p class="ql-block">山阴路133弄东照里建于1920年,弄内12号是瞿秋白旧居。</p> <p class="ql-block">山阴路165弄(兴业里)17号二楼是大道剧社旧址(左翼戏剧家联盟),有田汉,郑君里,安娥等。</p> <p class="ql-block">鲁迅纪念館:1950年筹建,1951年正式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館名。1956年鲁迅纪念館迁入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毛泽东主席为其题写碑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