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乌兰察布市刘江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父亲离开我们三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中等身材,瘦瘦的,走路非常快捷,常年穿着一身蓝色的中山装,一辈子不善言辞,老老实实的做人,不求大富大贵,在生活上,考虑的都是孩子们的温饱,在学习上尽可能的给我们提供和创造条件,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倾其所有,给与我们兄妹。</p><p class="ql-block"> 打我记事的时候,父亲每天早上粗略的吃上一口早点,别急匆匆的上班去了,对自己从来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奢侈!</p><p class="ql-block"> 父亲出生一九三零年六月初十,在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一个小山村名曰-岳岩庄。村的四周被大山环抱着,在国家遭受外侵内乱,动荡不安的年代,父亲就在温饱不暖的时间出生了,但是爷爷还是就当时情况,寄予父亲极大的希望,让父亲读了乡里唯一的一所私人私塾房。这为以后父亲参加工作打下了文化基础。父亲也成了乡里乡亲同辈中唯一的文化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这样环境中长到十二岁的时候,他的母亲突然病逝了,在他年少的心里遭受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年少的心里失去了母爱,从小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到十七八岁的时候参军当兵了,在部队中锻炼几年,又回到了他出生的小村庄,这时爷爷拼着自己的经济情况,给父亲在乡里找了媒人,把母亲介绍给了父亲,成家立业。</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代,走西口成了养活一家人的唯一生路,父亲也不例外,跟随村里的堂兄堂弟出口外谋生,他们的路线是从山西老家一路北上途经大同,集宁,二连,去了现在的蒙古国乌兰巴托,五十年代初,中苏关系正是铁的时候,蒙古国也和咱们是兄弟,大批的援蒙工人来到了乌兰巴托,父亲带着新婚不久的母亲跟随乡亲,克服路上的千辛万苦,历经数十日,经过浩瀚的沙漠到达了乌兰巴托,做了一名种菜的农民工,在那里一待就是八年,直到中苏关系破裂以后,五八年,蒙古国跟随苏联开始大批遣返在乌兰巴托的中国人,这个时候父亲又随着被遣返的人员往国内走,这个时候父亲和母亲已经有了我的哥姐。</p><p class="ql-block"> 在途径集宁的时候,母亲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回到出门就是那贫瘠的黄土地和大山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当时集宁也是一个四周黄沙漫天,集二线从中穿过,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县城,从西到东就有一条马路,路上跑着唯一的一辆公交车,西起现在的气象局东至集宁最大的肉类联合加工厂。</p><p class="ql-block"> 环境条件不好,比起老家的四面大山和那贫瘠的黄土地要强好几倍,在母亲的坚持下,同乡亲商议后就留在集宁,重新找生活的出路。留下集宁另外一个原因是,在集宁东有一个小小山村叫半个井,那里有母亲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姨妈,她早年随着夫家出来成家立业,这也是母亲执意要留集宁的俩个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集宁是留下了,但是在那个年代,土地是一切生存的根本,没有土地意味着没有饭可吃。父亲带着一家大小四口人,到那里去找可耕之地,就这样,母亲在租住的家里照看我的哥姐,父亲每天骑着从乌兰巴托带回来的自行车(小时候我们管这辆自行车叫做牛头把自行车,也是我的启蒙自行车)出去找工作,每天往返市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集宁市商业局找到了工作,前面提到父亲是一个文化人,在我记忆中,父亲的毛笔字,钢笔字写的非常漂亮,而且算盘打得行如流水,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爬在炕上的小桌子,写写算算,算盘打得趴趴的作响,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父亲做什么事都是认真的样子,尤其干商业工作更是认真负责。</p><p class="ql-block"> 每月也有了固定的工资收入,在艰难的生活中,用了一年多的积蓄买了一套属于自己房子,直到父亲离世,也没有离开他辛勤付出所置办下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一生坎坎坷坷,就在我们兄妹陆续长大的时候,又赶上文化大革命,内蒙古掀起打内人党除内奸的运动,父亲有出国蒙古国的一段生活经历,被锁定是内人党,进行隔离审查,不让休息,站在烧着通红的炉火旁,身体弯成九十度,进行热烤,再就是炉子上放上一公分的铁板,温度在四五十度,让你站在铁板上,可想而知。在那动乱的年代,人人自危。在我记忆中,父亲被隔离审查期间,我哥给父亲送饭,当时看管的人非常严厉,我哥小心翼翼从围着的铁丝网往里钻,被看管人员发现,当时我哥也就是十四五岁,心里害怕,让铁丝网在后背深深的划了一拃长的大口子,留下了深深的的伤痕,回来母亲也是伤心的落泪,父亲知道了也是难过的说不出话!</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工作,但是烙下终身腰疼的残疾,一遇到天气变化及阴雨天气,腰疼的厉害!</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父亲的年龄也到了退休的年纪,我们家里的生活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父亲在当年也是极尽所有,为我们兄妹置办的应有尽有。因为父亲准备着给我们兄妹开始成家立业,挣多少钱,也不舍得给自己花一分钱,陆陆续续我们兄妹都成家了,生活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了,父亲也辛苦的累到了,在一次感冒进行体检,父亲被查出绝症,这就是我那可怜不幸的父亲,一生没有好好享受生活,在和病魔斗争十多个月不幸离开了我们。</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倾其一生呵护着我们从小到大的父亲,一生无怨无悔的父亲,一生没有活在自我中的父亲,把一生献给了我们家庭的父亲!这就是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在这个吃糖都不甜的年纪,我失去了唯一能替我遮风挡雨的天与地!</p><p class="ql-block"> 一声父亲叫的何其简单,他却甘为你做一辈子的靠山,一声母亲叫的何其容易,却为你倾其自己一生!</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祭奠我远在天堂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 编辑 </p><p class="ql-block"> 刘江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