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路向北之长春二(8.20)

轻舞飞扬

在长春只停留一天多的时间,时间比较紧,就在携程上报了一个一日游,走马观花看一看,有个初步印象,等以后有时间再好好游玩。这个团也比较轻松,不进店,早上八点长春火车站集合,下午五点左右火车站散团,因为提前做的攻略,我把酒店就选在了火车站旁边,早上退房把行李寄存在了火车站,傍晚游玩完毕,到酒店取行李,坐高铁到敦化。早饭吃的鸡蛋灌饼。<br>  第一站,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东北角的光复路上,是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他从1932年到1045年曾在这里居住。<br>  伪满皇宫早上八点半开门,来得早,可以在门口看马术表演。 开始排队检票入场了,举小旗的是导游,团不大,十几个人,每个人都有耳麦,导游很好,尽职尽责,每个景点都讲得很到位。说实话,到博物馆参观,还是得听听讲解,除非你工作做到位,来之前看好攻略,对景点有详细的了解。 首先来到的是同德殿。溥仪取“日满一心一德”之意命名,是伪满皇宫建筑群中最为宏伟和气派的建筑。为了表达日满同心同德,在每一块瓦当和滴水上都分别烧有“一心一德”的字样。同德殿原是为皇帝和皇后建立的集办公处理政务、消遣、居住一体的宫殿,但建成后,溥仪怀疑日本人在楼内装有监视设备,所以从来没有正式启用过。 这吊灯有一人多高,是1比1复制的。 1943年“福贵人”李玉琴进宫后,二楼的东半部归了这个新贵人。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地砖都是九块拼在一起的,预示着九五之尊。</p> 长廊终点的这个是兽头吐水,水由兽口中慢慢滴出,可以听见叮咚叮咚的滴水声,在这个水池里,李玉琴曾放养过两条红鲤鱼。 这是辑煕楼,溥仪根据《诗经、大雅、文王》中的“于辑煕敬止”命名的,本想以“辑煕”象征前途光明,并效仿他的祖先康熙皇帝,幻想复辟大清王朝,然后却收到了日本关东军的操控和限制,在这里度过了13年4个月零8天。 溥仪的衣食住行许多地方都别出心裁,他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独居,无论皇后、贵人都没有资格到他的卧房来住。 谭玉玲生活区,谭玉玲来长春之前是北京的一名中学生,入宫时年仅17岁,入宫后被册封为“祥贵人”。由于性格活泼,性情和顺,深得溥仪的宠爱。她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据说当时室内的一些装饰物都是她亲自钩织的。 理发室:溥仪厌倦理发,只有在接见重要人物和重要活动时才理发,但是宫中有一个叫津田的日本人专为溥仪理发,每次剪下来的头发都要用黄绢包起来,注明日期,妥当保管,以示对龙发的珍视。 卫生间分东西两间,东为浴室,西为厕所。溥仪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这里消磨一段时间,伪满后期溥仪五公可办,闲极无聊,加之患有严重的痔疮,因此上厕所的时间特殊长,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渐渐养成了在马桶上看报纸、刊物和批阅奏折的习惯。奏事管递上奏折,坐在马桶上的溥仪接过朱笔画“可”,至于什么内容看也不看,一切重要事务都是日本人事先裁决好的,根本不容许溥仪有疑义,更不行更改。 勤民殿取自“勤政爱民”,是溥仪“上朝”和正式接见外国使节,给伪满国官吏颁布委任状和授勋的场所。1034年3月1日,溥仪在这里实行了第三次登基大典。 1932年9月15日,日本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和伪满第一任总理邓孝胥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订了“日满协议书”。这间不大的殿厅之中,却出卖了我国东北的大好山河,之后的东北铁路、航运业发达了起来——日本人用来运走伪满的资源、国宝。 看看当时的双层玻璃。 每逢新年,溥仪都会在勤民楼举行隆重典礼。 天井里一棵树,好像是杏树,还不结果,预示着溥仪困在其中。 飨宴场,是溥仪特地赐宴的场所,每当万寿节或者庆典之日,溥仪都在这里设宴群臣,款待来宾。1034年溥仪第三次登基之后的赐宴活动也是在这里举行的。 这台“派克”牌轿车是溥仪曾经坐过的宫廷四人专用御车,是20年代末由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派克公司制造的。新中国成立之后,该车曾被东北局接收,东北局书记、辽宁省长都坐过此车。 怀远楼,溥仪依据《礼记》中“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而命名,是伪满皇宫宫外廷主要建筑之一,主要用于溥仪祭祀列祖列宗,宫内的部分办事机构也在此办公。 怀远楼二楼的南部为溥仪供奉列祖列宗的奉先殿,溥仪依据《尚书.太甲》中的“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这句话为此殿命名。<div><br></div> 奉先殿设立于1934年,主殿坐北朝南,供奉列帝列后的画像、牌位,东西各有一偏殿,分别供奉王爹爹、王妈妈的偶像及四太妃和两位福晋(溥仪的祖母、亲生母亲)的牌位。每逢重要节日或各位皇帝、皇后的诞辰,溥仪都要亲临祭拜或派最亲近信任的人恭代行礼。清室之所以供奉王爹爹、王妈妈,是因为清朝的祖先努尔哈赤在明末的一次逃亡中,多亏一对王姓夫妇搭救才幸免于难,其后世子孙为了不忘其救命之恩,便在供奉祖先的地方,同时供奉他们二位,并尊称王爹爹、王妈妈。 来游学的高中生。 接下来,来到长影旧址博物馆。长影旧址博物馆位于长春电影制片厂原址上,占地面积37,549平方米,她是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是记录长春电影制片厂发轫、进展、繁荣、变迁的艺术殿堂。 长影旧址博物馆包括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展区、长影洗印车间展区、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电影文化街区。她通过文物保存、艺术展览、电影互动等形式,以电影艺术展、道具展、译制片展、荣誉展、电影工艺展为主题,全景展示了长影的光辉历程和艺术成就。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五朵金花》《上甘岭》《英雄儿女》《刘三姐》《白毛女》《董存瑞》《人到中年》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div>  这栋三层旧楼,应该是长影院里最古老的建筑了。据说,它出现在伪满洲国时期。那时叫做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伪满洲国灭亡后,中共挺进东北,接管了这家映画社包括它的演职人员,在黑龙江的兴山县,成立了江北电影制片厂,简称“东影”,这是1946年的事情了。因此,长春电影制片厂,就被誉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div>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可以买一套明信片,九张,合在一起是一副大的画面,在不同的地点可以盖上戳,集齐九个戳,很有成就感。</p> 老电影院。 卢沟桥。 在这里,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坐下来回顾一下长影的经典影片。 长影电影的荣誉墙。 洗印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