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盐

九曲清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盐是人类的必须品,无分西东,无分老幼,人人需要吃盐;盐作为自然界的美味之王,至今无可替代。中国人制盐吃盐的历史很长,大约五千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煮海为盐的技术。中国的盐资源极其丰富,除了海盐,还有池盐、井盐,岩盐等等。海盐中,淮盐为上;池盐中,河东盐居首;井盐中,自贡盐最好。</p><p class="ql-block"> 纵观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盐的影响极为巨大。例如,从炎,黄之战到三国鼎立,无不和盐相关:炎,黄血战,为盐而起,争夺目标是山西解县盐池,得盐者得天下;三国长期鼎立,根基在盐,当时,魏国食池盐,吴国食海盐,蜀国食井盐,三国达成了盐平衡。</p><p class="ql-block"> 自管仲首创,盐的专卖和征税延续二千多年,盐税成为历朝历代的经济支柱。且看下列数据:唐朝的盐税约占财政总收入的2/5到1/2,南宋1/2,元朝十之七八,明朝仅次于田税,民国时期的盐税是财政收入三大支柱之一。直至公元1994年,盐税取消。</p><p class="ql-block"> 甚至,象人口统计这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能以盐为凭。二十世纪初,中国人口四万万这个数据并非来自科学调查和统计,而是由当时的食盐销量和食用量推算出来的。 </p><p class="ql-block"> 在盐的生产和交易中孕育出坚韧不拔、诚信守信、勤俭节约、相互帮助等盐文化的精神品质。辞书中有大量关于盐的成语,民间也有不少关于盐的趣闻轶事,例如,上海人发明了盐的谐音梗,用来吐槽不爱学习的孩子:"儿啊,不想读书就在书包里放两斤盐吧!?盐书包∽现世宝!"(沪语盐、现同音)</p><p class="ql-block"> 盐在医疗上的功效不可小觑。除了消毒、杀菌、防腐,NaCl还是输液的重要成份;上海人管输液叫吊盐水,盐水吊进去,消炎退热,神清气爽。中医对盐的应用可谓精妙绝伦,有些药需要用盐炮制,比如,知母、杜仲、巴戟天等,有的药要用盐水洗,比如半夏、地龙,桔红等,补阴类的药宜用盐汤送服,比如苁蓉丸、滋肾丸等。原来,盐有矫味去毒,增强药效之功。</p><p class="ql-block"> 盐对人类社会最直接的贡献还是在"舌尖上"。有了盐,才会有令国人振奋,让老外惊叹的八大菜系和满汉全席,有了盐,连家常便饭也可以做得有滋有味。如果没有盐,巧妇难为无盐之炊,宴席不见觥筹交错;因为荤素时鲜淡而无味,鱼、肉、鸡、鸭、瓜、菜、豆,概莫能外,腌制食品难觅踪影,无论罗卜干、酱瓜、霉干菜、咸鱼、咸肉、咸蛋、火腿、板鸭,腊味。如果没有盐,古人也潇洒不起来。苏轼的招牌菜"东坡肉""东坡鱼"索然无味,一千多篇美食美文无从写起;袁枚不再是美食家,也不会有《随园食单》问世;李白成不了诗仙。淡得要命,没有胃口,没有激情,又怎么能斗酒诗百篇?</p><p class="ql-block"> 盐虽然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恩物,过量食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顽固的高血压及消化道的一些重症,和盐脱不了干系。于是,对少盐、限盐的宣传逐步升级,雷声大,雨点也大;医学专家谆谆告诫,健康手册悉心呵护,小区居委会还送上专用盐勺。如今,少盐、限盐深入人心,5克用量尽人皆知;也许,用不了多久,那句经典的中式问候语"饭吃了吗?"将更新为:"减盐了吗?"</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