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诗词论丛〈笫54期)

大圣

<p class="ql-block">阜新诗词论丛</p><p class="ql-block">编者按语:</p><p class="ql-block">阜新市诗词学会成立35年来,在各级学会组织领导和广大诗词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如今诗词社团组织星罗棋布遍及城乡,创作队伍如火如荼不断壮大,诗词作品与日俱增累若繁星,出版的集体诗集个人专集数以百计方兴未艾。但是作为诗词艺术之一翼的诗词评论与另一翼的诗词创作比较,显然有些薄弱,对已有的评论队伍和评论成果也没有像对诗词作品那样重视和宣传。为弥补这一缺憾,我们准备收集、整理既有的诗词论文、点评、序跋文字,冠名为“阜新诗词论丛”陆续编发。这是阜新诗词界的工作记录,是对诗词评论者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是进一步发展诗词评论队伍的动员。希望它能够在理论指导、创作导向、汲取经验等方面对诗友们有所帮助和启发 。</p><p class="ql-block"> 何芜 </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10日、</p> <p class="ql-block">邱新野题字</p> <p class="ql-block">无限诗情不胜抒</p><p class="ql-block">——写在《随思集》前面</p><p class="ql-block">艾荫范</p><p class="ql-block"> 我市人大常委会潘(宝余)主任汇总近年写作的诗,准备出个集子,命我为序。这在三十多年的老同志、老朋友之间,原也可以当成“未能免俗聊复尔尔”的事。但当我把手稿从头至尾细细品味一遍之后,一股强大的暖流却在胸中涌动不已,觉得确实有许多话要说,也好象应当说。这几百首诗,以强大的吸引力制导着我,让我情不自禁地读下去,这里的奥秘究竟何在呢?掩卷深思,我以为大抵是一个“真”字:摹写客观世界的真切、真确与真实,抒发内心世界的真率、真诚与真淳。</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为争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我市其它领导人一样,潘宝余同志考查过一些地方,也曾出访。繁忙的公务之余,他以精简的笔墨,作了大量的文字速写和素描,正如他的隽句:“无限诗情不胜抒”。你看那首《马来西亚见闻》:“北部种稻大米香,西方捕鱼耕海洋。东隅香蕉和椰子,南面棕榈割胶忙。已达高速公路化,住宅宽美车停旁。植被丰厚难见土,微风无沙雨水强。”浓墨大笔概括了全部马国的经济与社会现状,可抵该国经济地理提纲。再读《珲春赞》:“三国相交美珲春,南圳北珲非妄闻。长岭开发达欧亚,沙坨过境入朝门。日商投资眼光远,防川建港见识深。莫把未来等闲看,东亚明珠振国德。”这里不只象文字地图一般展示出珲春地利之优胜,而且以经济学的眼光预见了未来的发展前途,更具深层次的涵义,再着《珠海即兴》:“万里南游到国门,珠海特区慰来人。清洁秀丽依山水,澳门环岛惬朋宾。工繁商茂增百倍,科技重奖长精神。天时地利人和美,祖国窗口总是春。”我没去过特区,但这首诗却让我领略了祖国窗口这明丽风光,还懂得了它所以日新月异长足发展的动力之所在,由衷产生了一种古人所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欣羡之情。还有那一幅幅活色生香的山水画,读之足使人大饱眼福。例如《黄果树瀑布》:“天抛白练挂断崖,似静实动雄风采。溅迸白雪千珠落,涛声震响似大海。水帘洞中飞细雨,观瀑台前风满怀。不愧全国第一瀑,明月如砥到何代?”这何尝仅只是一幅工笔画?说它是个风景短片也不够,因为这里面不只有鲜明的视觉形象,还有入耳的涛声乃至瀑雨山风加给触觉的湿润和清凉。</p><p class="ql-block"> 诗人不只用全部官能去把握客观世界的空间展开,而且以他丰富的学识进入了大千世界的第四维-——历史。请读《登秦始皇陵》:“足登四百阶,脚踏始皇陵。极目骊山望,低思六国平。”这是纵贯两千年的雄澜。还有那首《琵琶亭记》:“浔阳江头迹,乐天写名诗。江头无旧影,已经变闹市。名家墨迹多,游观人如织。感念《琵琶行》,万里来寻此。转瞬千年过,沧桑一笑痴。”唐朝诗人白居易贬做江州司马,又听了从前是梨园子弟而后嫁做商人妇的凄楚动人的琵琶曲,引动天涯沦落之感;但自今日诗人观之,谁人不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因此</p><p class="ql-block">总得向前看,吊古就无须那么多的痴情。集中还有多首咏怀古迹的诗是有学术意义的。如《清西陵观感》:“东陵宏大何西陵,奥秘难解说不同。泰昌慕崇四陵苑,祖孙兄弟五帝宗。子随父葬为祖训,雍正立意向西行。易州泰宁山脚下,乾坤聚秀埋大清。”这是考辨的学问。《参观伪满皇官》:“溥仪一生事,区区做儿臣。三次当皇帝,自欺也骗人。”这应该做其人盖棺的定论。</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更有意义的,是诗人从来不忘用诗歌做为教育人民的手段,竭力在诗中高扬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以之涵养自己也鼓舞人们。象《参谒郑和庙》:“读史已知郑和事,来马亲见太监堂。渴饮冷水三保井,留影默立石象旁。华人表率留伟迹,香火旺盛表心肠。千年故史磨不断,共望祖国永富强。”这是由明初三宝太监下西洋而引动的民族自豪感。还有那首《紫藤花树》:“丁公亲栽紫藤芽,百年繁茂增光华。诱逼归降勿宁死,游人欣赏紫藤花。”这又是中华民族近百年屈辱史中惨烈的一页,而紫藤花之常盛不衰,也正如爱国将领丁汝昌精魂之永生。这些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无疑会起到重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艺术创作固然不是镜像,但摹写客观世界之真切、真确与真实,的确要”涤除玄鉴”,靠内在精神之真率、真诚与真淳。我读集中“怡情抒怀”那部分诗,觉得那确实是他平日从政、处事、为人、交友的一片真情的自然流露,以至于我想说,如果哪位尚不了解潘宝余同志,请读其诗就够了。这里我只举两三首,其一,《六十记心》:“稚戏花甲遥远事,曾几何时落自身。忆往未觉时序缓,俯时难认老年心。索求有失也有得,航程顺遂也艰辛。时不我待春难挽,砥砺风流过黄昏。”这真叫做常理常情,和盘托出,不遮不掩,任人评论。其二,《孔方兄》(之三):“生不带来半分毫,死难捎走一两毛。勤劳度日有欢乐,何必苦求失逍遥。”大约就因为持着这样一种价值观,他的消闲多在读书、写作、练字、打球之中,这种“消遥”我以为是得了人生真谛的,因为去掉了身外之外与世俗之累。最后是《秋游》那后四句:“野餐贪杯身脸热,归去筐空使人愁。拦住村姑殷哀告,买得蘑菇遮面羞。”这同相声《钓鱼》恰恰成了对照,那里是在妻儿面对老好汉,由“二斤还饶一条”露了真相,而这里,诗人干脆说蘑菇是央及村姑买的,直率得近乎天真。……我不想再例举下去。总之集中的每一首诗,读起来都让人感到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甚至如同其感。因之话题就又回到开头诗中的“真”。</p><p class="ql-block">“真”是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是它能够完成鼓舞人、塑造人的历史使命的必要前提。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p><p class="ql-block">议》,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又召开了第六次和第五次代表大会,江泽民主席做了重要讲话。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是与我国社会现代建设事业同命运、同兴旺、同发展的,是建设</p><p class="ql-block">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潘宝余同志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我们时代绚丽的画卷,灿烂的篇章,这些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精品,必将赢得广大诗歌爱好者的喜爱,在读者中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诗人多年艰苦耕耘所期望者如是,做为老同志、老朋友由中分得一份成功的喜悦,自然也欣赏万分。我期望不久再读到他下一部诗集。</p><p class="ql-block"> 序于阜新西山寓所</p><p class="ql-block"> 1996年10月</p> <p class="ql-block">总目录:</p><p class="ql-block">第1期:同襄盛举,雅韵流芳——序大漠笔会结集《玉龙吟》</p><p class="ql-block"> 谈立人</p><p class="ql-block">第2期:“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序毕振东《近体格律新说》(上) 潘志旻</p><p class="ql-block">第3期:“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序毕振东《近体格律新说》(中) 潘志旻</p><p class="ql-block">第4期:“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序毕振东《近体格律新说》(下) 潘志旻</p><p class="ql-block">第5期 让旧体诗适应新时代的实践 舒邦炳</p><p class="ql-block">第6期 《转型颂》序 李国强</p><p class="ql-block">第7期 运用当代新语汇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必由之路——赏读王建国诗作的点滴体会(上)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8期 运用当代新语汇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必由之路——赏读王建国诗作的点滴体会(下)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9期 用诗词拓展玉雕艺术的潜在魅力 张正典</p><p class="ql-block">第10期 《盘长今韵》序 王广利</p><p class="ql-block">第11期 《阜新诗诗词》2006年刊首语</p><p class="ql-block">第12期 读张红的《送君远行》 裴洪印</p><p class="ql-block">第13期 政治热情是诗词创作灵感的催发剂 ——《阜新诗词百家 》一卷·胡玉章作品选》读后 闫奎平第14期 读邓世广《咏牛》 一鸿</p><p class="ql-block">第15期 罗瑞洲新作《党颂九歌》赏析 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16期 万水千山总是情——孙洪文纪游诗作读后 闫奎平i</p><p class="ql-block">弟17期 读刘静《诗缘》:读l王鹰〈漏雨》 一鸿</p><p class="ql-block">第18期 读诗隨笔二则 裴洪印</p><p class="ql-block">第19期 赏古应用古韵 赋今应用今韵——关于诗韵改革之我见(上) 毕振东</p><p class="ql-block">第20期 赏古应用古韵 赋今应用今韵——关于诗韵改革之我见(中) 毕振东</p><p class="ql-block">第21期 赏古应用古韵 赋今应用今韵——关于诗韵改革之我见(下) 毕振东</p><p class="ql-block">第22期 王维阁诗集序 艾荫范</p><p class="ql-block">第23期 自改《在大清沟水库暗渠出口处》一诗的体会 刘锡军</p><p class="ql-block">第24期 小诗有味似连珠——王景春绝句三首赏析 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25期 吟坛八病刍议 邓世广</p><p class="ql-block">第26期 浅谈王子江《军旅诗抄》的艺术特色 李葆国</p><p class="ql-block">27期 《双拥之歌》出版发行感言 何芜第</p><p class="ql-block">28期 诗有韵味才能发人深思 张正典</p><p class="ql-block">第29期 诗词的生命在创新 常占儒</p><p class="ql-block">第30期 半瓢居诗话 邓世广</p><p class="ql-block">第31期 《中华诗人一百家》序 一邓世广</p><p class="ql-block">第32期 古郡流霓 小城春好</p><p class="ql-block">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33期 麻殿海《三农四首》赏析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34期 拜读舒邦炳以煤矿为题材的诗作之后 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35期 游踪处处尽诗章 闫奎平</p><p class="ql-block">第36期 应当用现代语言写现代格律诗毕振东</p><p class="ql-block">第37期 格律从意境界至尊毕振东</p><p class="ql-block">第38期《马长青林下养鹅歌》赏析 一鸿</p><p class="ql-block">第39期 读刘洪涛的《登天津电视塔》 裴洪印</p><p class="ql-block">第40期 读单国儒《柳水吟》孙洪文</p><p class="ql-block">第41期 序《桑榆咏怀》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42期 读王宝林《三大爷毛驴车》一鸿</p><p class="ql-block">第43期 序《昌山毓秀》 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44期 序《博浪游子吟》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45期 序《牛水扬波》 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46期 序《王义田诗集》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47期 创作出更多的阜新好诗词潘志旻</p><p class="ql-block">弟48期 全国第一个成为诗教先进单位的教育部门 晨崧</p><p class="ql-block">第49期 序白国文《吟苑留痕》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50期 喜看小镇泛诗潮 胡玉章</p><p class="ql-block">第51期 赏读诗友李宽长调词的两点体会 鲁西翁</p><p class="ql-block">第52期 一派煦和昭万象 策马扬鞭又远征 潘志旻</p><p class="ql-block">第53期 农民诗人麻殿友诗集三篇序言 王利光 李宽 兰花</p><p class="ql-block">第54期 无限诗情不胜抒 艾荫范</p> <p class="ql-block">主编:何芜</p><p class="ql-block">配图:网络</p><p class="ql-block">编辑:大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