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从入党志愿书说起</p><p class="ql-block">1978年12月26日,主席85周岁诞辰。大雪纷飞的下午,在伊宁市红星公社办公室一个低矮的平房里,我坐在火炉边看【伊犁日报】。突然,红字标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定”显在眼前,我急匆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着,我激动,我热泪盈眶,我一滴又一滴滚烫的泪珠滴落在报纸上。看完全文,我走到办公桌边,拿起钢笔,手颤抖着写下“入党申请书”五个大字,35年的人生一幕幕在脑海中闪过。</p><p class="ql-block">1943年我出生在湖南衡阳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18岁时我上高中一年级,我知道即使高中毕业我也不可能被大学录取,我毅然决然地申请休学,勇闯新疆。1961年8月1日在伊宁市红星公社四大队落户,我成为一小队唯一的一个汉族社员。我努力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字,积极参加劳动,在党支部书记赛依提及广大维吾尔族乡亲的关爱下,我年年被评为五好社员、五好青年,我被推荐参加州人民公社土地规划培训班,学了点水利施工知识。我帮助孤寡维吾尔族老人的小事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场录音制作“伊犁河畔的歌声”节目,在【祖国各地】栏目中多次播放。我被吸收为共青团员,我以优秀民兵身份出席过伊宁市首届民兵工作会议……</p><p class="ql-block">然而,1964年冬社教时,因家庭出身,我被强行遣返回湖南老家,我的团籍也因此被取消……在家乡党支部书记和伊犁四大队赛依提书记的帮助下,费尽周折,1965年我再次回到四大队。不久,我被调入公社当水利规划技术员,但不到一年,十年动乱开始,我又重回小队劳动。</p><p class="ql-block">十年动乱结束后,公社书记吐尔逊艾力把我调公社当临时工,负责土地规划、施工的技术工作。我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为公社的土地规划作了点贡献,我被评为优秀科技工作者,出席伊宁市第一次科技大会……</p><p class="ql-block">我的经历让我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有特别的认知和感触。我一口气写完我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郑重地送给公社副书记兼机关支部书记张峻。张书记立即召开支部大会,确定公社副主任依明江和党委秘书满保荣作为我的联系人和入党介绍人。75天后,1979年3月9日,我被支部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3月10日,公社党委开会批准了支部的决定,发给我入党志愿书,并委派公社党委委员、原四大队党支部书记赛依提代表党委与我谈话,勉励我继续努力,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为党奋斗终身。</p><p class="ql-block">一年后,我按时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82年1月10日,我被选举为公社副主任,年底,我有了工人指标,从此以工代干走上公务员岗位。1983年夏,我被推荐报考新疆八一农学院农经系首届经管干部班,我参加应届高中毕业生同题的高考,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破格录取,40岁圆了大学梦。1985年取得大专学历回乡后,被伊宁市委任命为汉宾乡党委书记,同年底转干。后曾任伊宁市委办公室主任、尼勒克县委副书记、原伊犁地区科委党组书记,伊犁州科技局副局长,2003年到龄退休。</p><p class="ql-block"> 转为正式党员后,我复印我的入党志愿书一直保存着,为的是时时刻刻铭记入党誓词,永远作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2001年党的80周岁生日时,我曾参加州科技局的“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我的演讲题目是“从入党志愿书说起”,获得第二名。有领导对我说:“你的演讲最感人了。但因为你普通话不好,又看了一下讲稿,所以是第二名。”我说,我参加演讲不是为了拿名次,我就是为了感党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 回望来时路感党恩</p><p class="ql-block">退休20年了,我时刻回望来时路,永远不忘党恩情。我的入党志愿书上有我的志愿,有赛依提委员代表公社党委与新党员谈话摘要的亲笔记录,有公社书记吐尔逊艾力亲笔写下党委一致通过批准黄瑜为中共预备党员的决定的记录。赛依提、吐尔逊艾力是我的恩人和人生领路人。他们是党的基层领导,党通过他们对我加以培养和关爱,在我心中,他俩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党组织。党的光辉形象就是通过像赛依提、吐尔逊艾力这样的基层领导来具体体现,他俩对我的培养和信任也代表党组织。我永远铭记他俩的恩情,是他们代表党组织把一个18岁自流入疆的公社社员培养成乡党委书记。可以说,没有赛依提支部书记,我就不可能第二次到四大队;没有吐尔逊艾力,我可能现在还是四大队一个老农民。</p><p class="ql-block">我拿什么来感恩党呢?我拿什么来感谢我汉宾乡众多的乡亲呢?退休后我曾经想多挣点钱为四大队和家乡农村作点公益事业,结果投资办企业血本无归,还差点丢了老命。</p><p class="ql-block">哪我还能做点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一)写作发表回忆录</p><p class="ql-block">七年前的2016年9月24日,微信文学平台【伊犁老故事】发表了我的网络文学处女作【我在汉宾乡28年 从自流社员到乡党委书记间的那些人和事】,反应很不错,一周内点击量达7000人次,创下当时老故事阅读量的新高。在读者留言中我受到鼓舞,我感觉把我的亲历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收留、宽容,关爱、信任、提携、培养我的经历原汁原味地献给人民,不是一种很好的感恩方式么?不是一曲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么?七年内,我克服多种慢性病的折磨,尤其是忍受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视力漠糊,坚持在【伊犁老故事】、【伊犁锐角】等微信文学平台发帖近80篇,40余万字。我好像一下子成了“网红”:海外有人打电话来问“这是真人真事么?我是流着热泪看完黄瑜的文章的,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点赞!”伊犁本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蒋晓华先生留言“我们的文章是写出来的,黄老的文章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四师作家群里讨论我的一篇作品时,有作家说:“我们写了几十年文章了,有谁像黄瑜这样的真情流露过呢?”……</p><p class="ql-block">我在回复这些鼓励的留言时说:“我所记录的是真人真事真感情,我不是作家,我也不知道写作的技巧。如果说有感人的文字,那也是当年父老乡亲对我所作的事太感人了,我能写出百分之一感恩之情也就谢天谢地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回忆录也在青年人中有点影响,有青年留言:黄老的故事告诉我们:贵在坚持,世界上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未来就是一片光明。</p><p class="ql-block">我在写回忆录时,更加深了我对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的认知,加深了我对我党的光荣伟大正确的认知,加深了我感恩的廹切性的感受。八月初,我到曾经劳动过的“大果园”去拍照,遇到当年同是一小队社员的吐尔干、帕提曼夫妇,帕提曼已经不认识我了。当知道我是黄瑜时,她当着丈夫和他人的面,伸出双臂一边拥抱着我一边喊着:“歪吔!黄瑜么?巴吗散(你还在吗)?”我们谈了很多往事,知道好多朋友都不在了。回家后,想起许多往事,我对着四大队方向老泪纵横地大喊:</p><p class="ql-block">敏侬四大队 敏侬朵斯多尔拉</p><p class="ql-block">寢巴格达阿勒玛吾拉干曼艾买斯么</p><p class="ql-block">腾勒牙波依达马勒巴干曼艾买斯么</p><p class="ql-block">冰乃木哈曼达阿牙克撒干曼艾买斯么</p><p class="ql-block">依提孜达规划西来干曼艾买斯么</p><p class="ql-block">(我的四大队 我的朋友</p><p class="ql-block">大果园嫁接苹果苗的不是我么</p><p class="ql-block">河畔放牛的不是我么</p><p class="ql-block">旱田麦场脱鞋子的不是我么</p><p class="ql-block">田野里搞规划的不是我么)</p><p class="ql-block">回望来时路,多少往事涌上心头!</p> <p class="ql-block">(二)拍照片和视频 做彩视美篇</p><p class="ql-block">自从有了智能手机,我就迷上了拍照片和视频,做彩视和美篇。自2018年起,我发表了彩视2180集,“粉丝”24.5万,点击量达1380万人次;做美篇1500集,点击量达157万人次;两项合计3500多集,点击量1500多万人次。我没注册公众号,纯粹是以个人发帖,点击量能达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p><p class="ql-block">我的彩视美篇大都讲究新闻的时效性,让人们有种先睹为快的感觉。2020年元宵节,伊宁市在人民公园首次拍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我全程录了视频,当晚作彩视发出,一晚上点击量上万。</p><p class="ql-block">我的彩视和美篇主要内容是用记实的手段介绍伊犁民族歌舞,风俗风光。我用视频和照片告诉人们:在党的领导下,伊犁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90岁的原湖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李时中说:黄瑜的彩视真实反映新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平等融洽,友好欢乐幸福。如果能让美国人看到这些彩视,不正是给他们诬蔑中国新疆维吾尔族人被歧视、被强廹劳动的谎言一记响亮的耳光么?我八月份的两个美篇【凉亭巷】和【九旬老兵结对子 融合宣讲添新丁】点击量几天就超3000人次,伊犁老故事编辑部决定编辑成文九月份在老故事上发帖。</p> <p class="ql-block">(三)参与组建兵地融合宣讲小分队</p><p class="ql-block">2021年元月5日,我去可克达市与闫欣秋老人初次见面,商定由兵团四师和地方各选3人,组建兵地融合宣讲小分队。元月14日在四师老干部活动中心,正式成立了兵地融合宣讲小分队,闫老任队长,四师还有师原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长、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陈茂昌,四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全国妇代会代表、闫老的哈萨克族“女儿”努尔古丽;地方上有州草原监测站办公室主任、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巴合提古丽(女 哈萨克族),州文化局退休干部、老兵木开代斯。木开代斯的外公是我1961年同一小队的社员阿不都扎依提,她妈妈是我的维吾尔族“姐姐”,她爸爸是原伊犁军分区(北疆军区)副政委吾甫尔,我与阿不都扎依提家已是五代“一家亲”了。这样,小分队有父女、有舅甥;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有老兵老军垦战士,有支边青年,也有自流人员;小分队本身就是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的小集体。</p><p class="ql-block">在闫老的带领下,当年小分队集体活动二十多次,其中在中国人寿伊犁保险公司宣讲时,保险公司全体领导自始至终坐在下面听宣讲,作笔记。闫老、努尔古丽和我的宣讲引起热烈反响。宣讲后,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作了总结,给我们小分队高度评价。小分队还与中国农业银行可克达拉市分行营业部和信贷部人员座谈,闫老宣讲了兵团精神;努尔古丽介绍了她与闫老结对子和父女情深的故事;我讲了我在四大队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参加座谈会的银行工作人员会后都加了我的微信,说听了我的宣讲,很感动,一定更好地加强民族团结。</p><p class="ql-block">除了集体活动外,我们六个队员也分别宣讲多次。我以“我在汉宾乡28年 从自流社员到乡党委书记间的那些人和事”为主线,在州广电局老干部支部、喀赞其街道莫依克社区和我所在单位州科技局宣讲过,反应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在小分队,我也学习了不少东西,尤其是四师三位老先进的行为影响我,鼓舞我。闫老今年95岁了,还那么热衷于小分队的宣讲,很感人的;陈茂昌是活雷锋,得癌症在上海医院作手术,拆线后他就坚持到南京路上宣讲。知道留给自己的日子不多了时,他毅然回到伊犁,在公园、在汉人街等人多的场合宣讲,给人民义务理发、擦皮鞋。小分队成立时,他说今年他有个“个十百千万工程”,即为老干部活动中心编辑剪报一本、看望有困难的老人10次、宣讲 100次、义务理发擦皮鞋1000人次、建党100周年交特殊党费10000元。当年的12月,他完成全年计划后在四师医院住院,他坚持坐轮椅给医院青年医护工作者作了他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次演讲,没几天就离世了。遵照他的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在昭苏县境内的74团钟槐边防哨所周边……我在悼念他的文章“我所认识的陈茂昌”中最后写道:</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27日23时</p><p class="ql-block">好人陈茂昌永远地走了!</p><p class="ql-block">我们相识不到一年,</p><p class="ql-block">但榜样的力量无穷;</p><p class="ql-block">生前你把一切交给党和人民,</p><p class="ql-block">走后你还捐献了眼角膜,</p><p class="ql-block">把骨灰撒在钟槐哨所</p><p class="ql-block"> 祖国的西北边境。</p><p class="ql-block">我不断考问自己,</p><p class="ql-block"> 考问良心 考问灵魂。</p><p class="ql-block">我羞愧,我脸红,</p><p class="ql-block">我够党员标准吗?</p><p class="ql-block">我是否忘了初心?</p><p class="ql-block">我不能像你那样奉献一切,</p><p class="ql-block">你的精神你的灵魂</p><p class="ql-block"> 在我心里永存!</p><p class="ql-block">2021年7月,努尔古丽在京参加完党的100年大庆观礼后,被调任77团纪检书记;比我小两岁的陈茂昌2021年12月去世,小分队一下子少了两位大将。今年8月11日,95岁的闫老从可克达拉市乘出租车到伊宁市,看望94岁的离休老兵徐义。两位九十多岁的老兵一见如故,交谈后两九旬老兵结对子,并决定吸收徐义和他的64岁的儿子、也是老兵的徐宏斌参加兵地融合宣讲小分队。我当场给他们父子戴上大红花,并授予兵地融合宣讲小分队标带。这样,小分队又有了父子兵。闫老正在挑选小分队四师新成员,计划再添4名新队员,使兵地各5人共10人的小分队,在宣讲兵地融合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再立新功。</p> <p class="ql-block">(四)敢于亮剑,与破坏民族团结言行作斗争</p><p class="ql-block">前几年,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从不畏缩,敢于亮剑,直面斗争。近期,看到网上有个“肉铁畜”的【我在新疆谈谈民族团结】,拿他在伊宁市遇到些怪事做文章,抹黑伊犁民族团结进步大好形势,影响极坏,有人留言再不敢到伊犁旅游了。我看到这帖后,立即留言:</p><p class="ql-block">仔细看了“肉铁畜”的【我在新疆谈谈民族团结问题】,我想说点意见:我是湖南衡阳人,1961年18岁时高中一年级休学闯新疆,在伊宁市郊公社落户,400多户社员唯我一个汉人。是维吾尔族父老乡亲收容我养育我培养我提携我,21年农民后,快40岁时选举我为公社副主任,从此走上公务员队伍,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集居的农村工作多年。现已80岁,退休20年了。</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作者文章有点片面,也对民族、民俗、宗教不甚了解。各少数民族与我62年友好相处,我感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家。1962年的5.29事件时,是维吾尔族大阿訇保护了我。民族间有隔阂,汉族人各省籍人中没有隔阂么?我的亲历,我在【伊犁老故事】等微信文学平台上发表了70多篇回忆录,我写的真人真事真感情,如有兴趣可以看看。新疆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也遇到过被“歧视”的情况,但只是个别现象,绝对不能代表一个民族。在新疆生活,首先要懂得并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只有互相尊重才能融入。</p> <p class="ql-block">今后,我决心以陈茂昌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铭记党和人民的养育之恩。只要我还能行走,只要我眼睛不瞎,只要我思维正常,我就要继续把我的亲历用文字、用视频、用语音告诉人民。我是党的孩子,我是伊犁各族人民的儿子,我唯有用这种方式来感恩。生命不息,感恩不止,在有限的生命里,不忘自己是个党员,作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