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微信老给我推贾平凹先生字画的视频。想了一下,可能是自己喜欢贾老师的散文吧。顺手点开评论,简直看不成,清一色的一篇骂声,不敢直视。</p><p class="ql-block"> 一类是吐槽价格的。贾先生的字十年前价就猛,而且稳定上行,从来没有掉过。登门求字的,润格费更美。从贾老师文字推测他的性情,网上相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事也许不虚。</p><p class="ql-block"> 价格形成因素有那些?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何?这些经济学的经典问题,教科书里有标准的答案,找度娘也可以方便的网补。在这里copy也无聊的很。</p><p class="ql-block"> 具体到字画这个特殊产品,情况又是怎样的呢?</p><p class="ql-block"> 1.教科书里说,商品的价格是有市场决定的。比如一位书法家的一副字被人用1万元买了,可以说这字的价格是1万元。过了几个月,相同时期相同尺幅的几幅字又被人用1万元买了。这时这位书法家就有了价格锚定。交易就是市场价格锚定的过程。贾老师的字交易频繁,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15年以上)价格硬气稳定,说明市场认定了价格。</p><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2000年左右,曾经爆出一些经纪公司买断年轻画家5年活10年画作,利用市场机制,在拍卖行左右互倒,通过虚假假交易进行作品价格推高和锚定,然后出手获利的案例。按照经济规律,我们可以相信,市场力量会对一时的价格扭曲进行矫正。</p><p class="ql-block"> 在长时空内,自由,公开市场的频繁交易中认定的价格是就是公允价格。即使,网友有意见。</p><p class="ql-block"> 2.贾老师的字是名人字画吗?</p><p class="ql-block"> 严格意义上说,贾老师的字是文人字画。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贾平凹是文学陕军的代表人物,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绕不过去的人族之一。现在以70多岁的“大龄”,仍然保持每2年一部长篇的生产率,堪称文学届的劳模。他的所有作品书写工具都是钢笔,算起来也是一甲子多的功力。</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把贾老师和张铁林等演艺界书法爱好者相比较,算是不懂行情。启功先生说:文史不通,笔下空空。贾老师在文学届的地位是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是被骂出来,被捧出来,中外文学届和万千读者淘洗出来的。他是懂文学的,又是写字的老汉,对汉字是有理解和有体悟的,有发言权的。</p><p class="ql-block"> 3.为什么贾老师的字贵。看到贾平凹字卖的好,有些作家看的眼馋开始卖字的也不少,无论是价格还是交易都上不去。这又反证了市场并不像网友说的全是傻子。</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贾老师是继续路遥,陈忠实之后文学陕军当仁不让的旗帜。他的书,稿,画一定意义上也是这段文学历史和个人奋斗史的标志物,纪念物。这种意义是故事里的意义,其价值会随着时空推移而增长。价格会追随价值变化。</p><p class="ql-block"> 买字的人也分类。有专门的书法爱好者,有书法鉴赏能力。买字是为了赏字或是学字。他们的原则是:字非美不买。这些人里,会有人觉得贾老师的字有特殊的功力和味道。景色虽不艳丽,气度却是不凡。</p><p class="ql-block"> 有专门书法藏品投资者,他们看书法的收藏价值,评估作品价值和市场走向。</p><p class="ql-block"> 有贾粉或者文学爱好者。这一类人的情感比较复杂。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又想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人。类似于你买手机为什么选苹果而不是小米。内心深处是金钱权衡和价值观的表达。我是什么样的人,并不好证明。挂一副某字在书房,就是对个人性情,喜好,经济实力的浓缩且无声的告白。</p><p class="ql-block"> 洋洋洒洒的说文解字,说的可有道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