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瑞意之行(三)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法瑞意之行(三)</p> <p class="ql-block">6月17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7点半钟,我们吃完早餐就离开美丽的布鲁嫩小镇,出发去乘坐金色山口列车观光游览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  金色山口列车是瑞士旅游局专门为旅游设立的铁路线路,特别使用观光列车,顶棚有天窗。金色山口快车是将日内瓦湖、图恩湖、布里恩茨湖和琉森湖等瑞士风光最美的湖泊连接在一起的引人入胜的线路。它连接了瑞士中部德语区的古老城市琉森和西南部法语区优雅的湖畔城市蒙特勒。明丽的湖水,雄伟的阿尔卑斯山,悠闲的牧场,美丽的葡萄园,你乘坐在金色山口快车上,可以尽情享受这多彩的迷人风景。</p> <p class="ql-block">  卢塞恩火车站(德语:Bahnhof Luzern)是瑞士铁路网的一个重要车站,位于卢塞恩州卢塞恩市中心卢塞恩湖南侧。</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卢赛恩火车站,现在时间才刚8点20多点,离我们的乘车时间还有30多分钟,我们就在车站大门拍照。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  车站公路的对面就是卢赛恩湖,也就是美丽的琉森湖,趁着还有点时间,我们赶紧跑过去拍了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宁静的湖边停放着一辆自行车,已然是一幅悠然美丽的画面,我们也以此为道具拍下这剪形似的照片,这画面确实很美吔!</p> <p class="ql-block">  湖边柳柳成荫,也是拍照取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湖水波光粼粼,水上亭台倒映水中,天空还有小鸟飞翔,美吧!</p> <p class="ql-block">  这边隆队已在催促我们,要我们赶紧返回要进站上车了。</p><p class="ql-block"> 站内来来往往的人真不少,哇!看到红色列车了,大家都拿出手机来拍火车、和红色火车合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坐在列车上,看着窗外那美得让人陶醉让人惊叹的美景连绵不断,唯一的就是拿着手机贴在窗玻璃上,对着窗外的美景一直拍一直拍!</p> <p class="ql-block">  在列车上向外看,入眼便是漫山遍野的绿意,有被修剪的齐齐整整的草坪,也有大片的绿树,放眼望去还会看见散落在草坪和树林中的小木屋。随着列车的开动,景色开始变幻。碧蓝的湖泊犹如姗姗来迟的姑娘一步步走进你的视线当中,远处的山峰上还有着连绵不断的雪山。</p> <p class="ql-block">  ′金色山口快车沿途风景犹如一张张的明信片,连续不断的梦幻美景,让人舍不得眨眼,舍不得放下手机,生怕错过了任何一幅美景。</p> <p class="ql-block">  一片片的青葱牧草,一间间别致的小木屋,连绵不断的山脉,好似人间仙境,让人目不转睛惊叹连连。</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湖面配上蓝天白云和岸边青草地上错落有致的木屋,瑞士的风光如同画卷向我们一一展开,让你真真切切的体会什么叫做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应该是清肃兄弟拍的,站着的黑裙美女是小梅,着重介绍一下中间这位戴着墨镜的酷姐,她就是充满活力的林芝妹妹,此次旅游全靠她带了一个2G的充电宝,全程为我们的手机补充着电量,我们大家戏称她是我们的供电局长,正好借此篇幅对她说声谢谢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的画面很美,远景有雪山,湖里有游艇,湖岸小路上一位年轻的母亲推着一辆婴儿车,走在她身旁的可能是她的母亲或是婆母,这祖孙三代在这美丽的画面里,更显得那样的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  这条铁路线经过两个大湖,沿途风光旖旎,极具阿尔卑斯特点,完全诠释瑞士风光的精髓,蓝天白云湖泊草地,错落其间的小屋,还偶有牛羊在山坡,湖里有游船游艇,岸边有行人……,好一幅幅人间美景…。</p> <p class="ql-block">  一路领略着这美到极致的美丽风光,不觉间听隆队提醒我们“快到站了,准备下车了!“,“因特拉肯“作为金色山口列车途中最值得停留的城市,不少游客都会选择在这里下车。我们也不例外,虽然意犹未尽,但能够亲眼目睹这美得令人心醉的瑞士风光,已算此生有幸,不虚此行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车前往位于少女峰脚下的瑞士小镇“因特拉肯“,因特拉肯是瑞士伯尔尼州的一个城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因特拉肯是瑞士一个由于“欧洲脊梁”少女峰而闻名于全球,拉丁文的原意即是“两湖之间”,位于图恩湖及布里恩茨湖之间,又名湖间镇,是一个标准因观光而兴起的城市。因特拉肯在地理上是伯尔尼高地的中心。小镇静静坐落于图恩湖及布里恩湖之间,有人把这两条湖泊称作“维纳斯的双眼“,两湖之间,依山傍水,湖光山色,明净雅致……,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赋予因特拉肯浓厚的童话色彩。</p><p class="ql-block">这个小城市的风光更像是童话世界,著名的“欧洲脊梁”少女峰就位于此地。因为云雾常年笼罩在山顶,看起来像是羞涩不敢见人的小姑娘,所以才有了“少女峰”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  这会儿已近中午11点半,隆队给我们1个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来到因特拉肯镇中心的荷黑马特广场,这里是一大片绿地广场,是昔日修道院的庭园,视野开阔,可以眺望到少女峰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宽敞的宽绿地上建有喷泉,还点缀着很多凉椅,适合散步休闲。荷黑马特广场还是滑翔翼的降落地。</p> <p class="ql-block">  这里好美!远眺有少女峰雪山,近处有绿草野花。</p> <p class="ql-block">  看着五彩的滑翔翼飘在蓝天下,再慢慢的降落下来,好美的风景,让我们好开心哟!</p> <p class="ql-block">  看着天空不断飞翔降落的滑翔翼,我们在草地上欢呼雀跃,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好像是回到了那充满憧憬的少女时代,连从来都沉稳内敛的柏智也举着双手扭起了腰,特别是李晖,更是一手拉着裙子转了一圈又一圈的停不下来,唯有小梅,还有点放不开,很多时候都是清肃催促她,“快点进去、快点进去噻“,其实小梅是一个很矜持的姑娘,可能在这样场合下有点羞涩顾忌?总之不像我和李晖这样的忘乎所以。</p> <p class="ql-block">  少女峰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阿尔卑斯山区的著名山峰,海拔4,158米(13,642英尺)。俯瞰劳特布伦嫩谷地,位于因特拉肯旅游地东南18公里处。这座风景秀丽的山峰把伯恩州和瓦莱州隔开,是伯恩阿尔卑斯山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她的山峰下,似乎已经感觉到了她的气息,我们还想再靠近一点儿,直至伸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少女峰”山脚下,完成了午餐,时间也差不多了,现在原路返回去集合地点。</p><p class="ql-block"> 下一个景点,是去参观瑞士首都“伯尔尼”,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世界上最低调最不像首都的首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伯尔尼别名伯恩、钟表之都、熊城,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位于瑞士伯尔尼高地,是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也是伯尔尼州的首府。伯尔尼始建于1191年,1848年成为瑞士联邦的政府所在地。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面积51.6平方千米,人口13.5万。</p> <p class="ql-block">  伯尔尼也称“熊城“,据说,1191年,查‬宁‬根‬王朝的贝尔托德五世公爵偶然路过这里,并受到堡垒的启发,于是他决定建立一座城市,以此‬作为讲德语的阿莱曼尼人与‬讲法语的勃艮第人之间的边境军事哨所。 贝托‬尔‬德‬公爵想‬给这座新建立的城市起一个响亮的好名字,但又缺乏创意,思来想去,他准备出城打猎,然后决定用打到的第一个猎物来为城市命名。结果他打到了一头棕熊,“熊城”就此得名。从此伯尔尼的州徽、市徽皆以熊为图案。</p> <p class="ql-block"> 坐车来到伯尔尼后,隆队带我们参观的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去观赏与这座城密切相关的“熊”,这熊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的,而且常年就这样供着养着,估计养尊处优的生活让它早已丧失了“熊”的野性,性格可能也温和多了。</p> <p class="ql-block">  请看这地上,这是清肃偶然发现了人行道地上的每块砖都刻有不同的字母,随即问隆队这些字是什么内容?隆队回答说“这是捐赠者的名字,因为这座城因“棕熊”而得名,市民们都很喜欢这代表城市的“棕熊”,因而纷纷捐赠捐款,而地上每块砖就是一位捐赠者的名字,让他们的爱心和名字与这座城与“棕熊”一起长存在此。</p> <p class="ql-block">  伯尔尼位于中欧瑞士的日内瓦和苏黎世之间。她坐落在阿勒河一个河湾环抱的石岗上,正对阿尔卑斯山。在莱茵河支流阿尔河的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 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至18世纪建成如今的规模,已有800年的历史。伯尔尼是欧洲中世纪城市风格保存最好的一个,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古城源始于中世纪的砖瓦城墙,亭台楼阁,建筑外墙几乎未变。圆石铺就的光亮街道,街道两旁彼此相连的拱廊,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彩柱喷泉,使伯尔尼老城显得古香古色,充满中世纪的神秘色彩。站在老桥上远眺,不远处高高耸立的是尖顶大教堂,翡翠色的阿勒河水好似一条腰带,在老城区蜿蜒流淌。</p> <p class="ql-block">  伯尔尼 老城建在阿勒河的大转弯处,一条长长的主道纵贯老城,而主道的两侧是中世纪时期建的一种拱廊式的步行街,行人在拱廊内行走,不受日晒雨淋的影响,主街由鹅卵石铺成的光亮街道,上面还有轨道列车,也行驶汽车。</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街道两边供行人行走的拱廊!</p> <p class="ql-block">  看这辆公交车在公路右侧驶过去了!</p> <p class="ql-block">  这条贯穿全城的主道上,有无数个喷水池,每个喷水池上都有一根雕刻着精美人物塑像的立柱,据说每根立柱都有着它不同的历史典故。</p><p class="ql-block"> 我来到这个喷水池前拍照,看见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一个小男孩儿在池子边玩耍,我试着走过去,给小男孩打招呼,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笑得好甜好甜!</p> <p class="ql-block">  看这娃娃好乖好可爱哦!</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个喷水池的立柱又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我们加快脚步向前面的钟楼走去。</p> <p class="ql-block">  伯尔尼钟楼是伯尔尼城最古老的建筑物,已经存在了800年,13世纪建造伯尔尼城时,它是作为连结伯尔尼城和外界的一个出入口,是伯尔尼城的门户。尽管经历了多次整修,仍是伯尔尼最知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钟塔中的小人会在每一整点前的4分钟旋转着从华美的 钟塔中出来报时,吸引游人驻足观赏(我们正好也欣赏到这精彩的时刻)。这钟楼的外形、数字、钟面和天文钟是到1530年才正式完工的,而里面13世纪就有了的精湛的机械工艺则实在让人感到惊讶!</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刚走到钟楼前,就看见路边这群人在唱歌?他们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站成一排,其中一位老者坐着,有个年轻小伙子胸前挂着吉他在弹奏,三个人手里拿着歌本,他们很欢快很投入的在唱着,那情景那情绪感染了我们,我们也加入到队伍中,和他们一起唱起来,虽然并不知道唱的什么内容。</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的加入,他们一张张的笑脸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友善,真的很高兴有机会和他们这样近距离的接触,虽然我们之间语言不通,唱的内容我们也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在一起的开心兴奋劲。</p> <p class="ql-block">  时间不允许我们停留过久,当我们正转身准备离开时,这位女士上前一步紧紧拥抱亲吻我,我也赶紧伸手抱着她,两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两个女人就这样亲密的拥抱在一起,这场景也正好被同行的李晖拍了下来,看着这照片上的亲热劲感觉好温馨,这也将是我此次旅行中难忘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们在伯尔尼城中心的路口时,小梅给我们拍的。</p> <p class="ql-block">  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们在原路返回时,又拍了以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瑞士首都伯尔尼!这座古老美丽的城市,虽小巧精致却韵味十足,真不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城!</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结束了,我们乘车前往法国的“贝桑松”小镇(雨果的故乡)住宿,伯尔尼距贝桑松有100多公里,估计要两小时左右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6月18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一时兴起,顺便拍了下早餐,其实今天的早餐也并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把果酱涂抹在吐司上后,就是看着这餐盘食物的颜色搭在一起,特别的好看。</p><p class="ql-block"> 早餐后又在酒店周边拍了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车了!应该是清肃兄弟给我拍的这张照片,刚好把我在前面介绍过的,我们这位很爱干净的丹尼尔师傅,在我们上车的踏脚板上,放置了一条白毛巾的事做了印证。</p><p class="ql-block"> 7点30分我们准时出发了,今天的第一站是去参观巴黎的“凡尔赛宫”,从小镇到“凡尔赛宫”约有300公里左右的路程,我们预约参观的时间是下午1点30分,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中午前赶到凡尔赛宫的附近,吃了午餐刚好就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两张照片和视频,是路途中给大巴车加油时,李晖给我拍的。</p> <p class="ql-block">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979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当时的行宫拥有26个房间,如今拥有2300个房间,67个楼梯和5210件家具。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1682-1789)。</p><p class="ql-block">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一路顺畅,我们按预定的时间到达目的地,午饭后即来到“凡尔赛宫”外等候。</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凡尔赛宫”外宽阔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  看这黄金般灿亮的就是“凡尔赛宫”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趁等候时间,隆队给我们拍了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进官上楼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参观“凡尔赛宫”时,从窗口往下拍的后花园一角。我们的行程里没有后花园的游览。</p> <p class="ql-block">  1个半小时的参观时间,只能跟随地陪导游走马观花式的匆匆而过,连拍照片都是快速进行,无法讲究质量,想多拍几张都难以实现,记得就这样还被这位地陪女导游催促,说我们耽误了别人的时间,想到这里心里都不痛快,算了,别提她了,还是赶紧去集合地点,准备去下一个景点吧。</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视频,是我们快到塞纳河时,远远就看见“埃菲尔铁塔”,隆队就给我们讲这“埃菲尔铁塔”的由来,是因为世博会需要有一个让世人瞩目的建筑,而提出修建的,没曾想会遭到巴黎各界人士的一致反对,却最终成功修建,成为巴黎人民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塞纳河是法国的五大河流之一,更是法国的母亲河,塞纳河发源于勃艮第科多尔大区朗格勒高原,当流水缓缓流经山区时,她虽是一条小溪。但在流经陡地时,溪水不断奔腾,平原溪水慢慢汇聚,而到了巴黎时,她的流速减缓,形成曲河,凝聚于此。巴黎市沿塞纳河十多公里都是石砌码头和宽阔的堤岸,有数多座精美的桥梁横跨河上,高楼大厦排列于两岸,似是守卫塞纳河的勇将,庄严,肃穆,古典,景色十分美丽壮观。塞纳河孕育了巴黎,巴黎也因塞纳河边逐渐繁华。塞纳河甚至被称作是巴黎的水上香榭丽舍大道。塞纳河涤荡了城市的浮华与喧闹,创造了宁静而空灵,从而美妙与蜿蜒的展现在巴黎,将巴黎的历史、人文、艺术、浪漫体现的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船游塞纳河,游的不仅仅是一条河,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巴黎80%的最著名景点,几乎都集中在塞纳河两岸。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市政厅、圣母院、圣日耳曼德佩教堂、奥赛博物馆......这些古老又具文化气息的建筑,与惯看秋月春风的塞纳河相映生辉,将悠悠岁月与万象浮生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岸上的建筑物,就是明天我们要去参观的“卢浮宫”。</p> <p class="ql-block">  看下面这张照片,岸上围着的就是正在维修的“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  巴黎广场方尖塔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地标一。</p><p class="ql-block">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之一。协和广场长360米,宽210米,总面积84000平方米,建于1755年,设计建造,工程历经二十年,于1775年完工。 协和广场在18世纪时期,最初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广场中央建有路易十五的雕像,取名“路易十五广场”。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雕像被革命人民推倒,并改建成了断头台,易名为“革命广场”。在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1200多人在这里被送上断头台,包括断头台的设计者路易十六(Louis XVI),后期积极推行者丹东(Danton)、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这三个曾经把握法国命运的人,都先后死于同一个刽子手手下,死于同一个广场之上,死于同一个断头台,是不是冥冥之中天注定?</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这方尖碑有着这样血腥的历史,所以我们没在此下车观看,只是让师傅开着车在这里转了一圈就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巴黎凯旋门是巴黎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凯旋门之一。它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一座巨大的拱门,高50米,宽45米,深22米。凯旋门的建造始于1806年,是为了纪念拿破仑的胜利而建造的。但是,由于拿破仑在1815年被推翻,凯旋门的建造工作也被迫中断。直到1836年,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继续建造凯旋门,以纪念法国军队在拿破仑时代和路易·菲利普时代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  因为凯旋门建成后,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纪中叶,环绕凯旋门一周修建了一个圆形广场及12条道路,每条道路都有40~80米宽,呈放射状,就像明星发出的灿烂光芒,因此这个广场又叫明星广场。凯旋门也称为“星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大巴车绕着凯旋门行驶了大半圈,才进入返程的路上,从这个角度看夜色中的凯旋门依然宏伟壮观,但仍然被南来北往的车辆围着。</p> <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当我们的大巴车刚驶上返程大道上时,一场大雨倾盆而下,看着车窗外躲避不及的人们,好庆幸我们这会儿坐在大巴车这个保护神里,不然会比那天在圣彼得广场淋得更惨。</p><p class="ql-block"> 大巴车载着我们到达住宿地点时,雨也停了,周边很清静,这应该是个偏远的不知名的小镇。隆队带我们办理了入住手续后,分别拉着行李箱去房间时,才知道没有电梯,这还是第一次遇到,看着这比较狭窄还有小转弯的楼梯,正愁怎么把行李箱拿上去时,我们的隆队赶过来了,叫我们都别动,他一个个的帮我们提到了平台处,哎呀,这场景让本来有点小怨气的我们连声说“谢谢“!真是难为我们的隆队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游览项目全部结束了,明天等待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呢?但愿精彩不断欣喜不断!</p><p class="ql-block"> 法瑞意之行第三集到这里就结束了,又要和给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各位的耐心等候,阅读分享,并请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