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陈仓)一一之周公庙,五丈原

三陶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钟到达周公庙,不知为什么司机带我们从南后山门进,我,良英,小青,只我们三人进景点,其余五人为省门票,不进,让司机将她们拉到前门等我们。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七公里处的鳳凰山麓,是上古周朝初期的重臣周公旦晚年归隐的地方。周公旦去世后,即建祠祭祀。历朝历代都进行过增建,整修。周公旦者,姓姬名旦,周文王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两次辅佐武王战伐商纣王,因其封地在周,官至上公,故称周公,周公一生功绩在&lt;尙书&gt;中概括为: 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候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他完善了井田制,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特别是嫡长子继承法沿用了三千多年,直至解放后才陆续被弃去。汉朝大政治家贾谊评周公: 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唯周公一人而已。这就是周公的大概情况,故亊很多,无遐一 一道出。我们从南后门入,经一小广场见一白色的山门照壁,进山门即上数十级台阶,就到了元圣殿,周公就是元圣。进去拜元圣,转入殿后即是元圣周公姬旦墓,墓后山顶见有鳯凰展翅的高大雕塑,慢慢顺石阶爬上山去,是一片平台,至雕塑前,红色基座上阴刻金字: 鳳鸣岐山。转过雕塑后,山根处又一碑上书” 鳯鸣崗” 。平台周围围栏上雕塑一些个和平鸽子,这就有点现代的味道,总觉得不太协调。在上面呆了几分钟,直接走正路下山,因我们是从后山来往前山门去,走的是相反的路线。半山腰有吐哺亭,这是周公吐哺的故事。说的是周公正在吃饭,忽来客人,周公怕慢待客人,忙将口中饭吐出,赶忙出来待客,天下的贤人知周公如此的礼贤下士,粉粉赶来投靠的故亊。亭旁石碑有曹橾题字: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后经程潜别墅,润德泉,唐碑亭,哪吒太子殿,大成殿,直出前山门,因怕她们等的太久,不好意思,有些景点也是怱怱而过,用走马看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