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镇

建军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从苛坝会议中心参观完毕直接来到茅台镇。这里说是镇,就是地方小,可比城市还繁华,这个地方太有钱了,人人出门都靠小轿车,到了上下班时拥挤不堪,北京交通堵塞,这里交通照样。大城市的弊端都显示出来车水马龙堵车就是好几个小时。城市里洋溢着现代气息,映入眼帘里是茅台一厂全貌,老远望去,鳞次栉比,一座比一座高,一座比一座美。顺着汽车缓缓使出高速路口,顺着高度建筑比比皆是,有住宅楼,跟其它地方有很大区别。更多的是商铺,这儿的纵横交错,长短不一,不到高峰时段起,汽车已经行驶不动,走走停停,饭店不远,走的时间不短。都有汽车所造成的后果。到了酒店后,没有停车场,这里真奇怪,人还没下完,手拿的各种旅行包都被一群男女青年把包包全部拿到大堂,后来知道他们都是推销酒的,大堂摆满大缸各种年头的酒都有,而且当面让你品尝。茅台镇大大小小的酒厂有3000多家,家家都跟酒厂有联系。有的在酒店当服务员,她还有一个别名酒厂推销员。类似这样现象在这里很普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茅台镇是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贵州高原西北部,大娄山脉西段北侧,距仁怀市中心城区7公里,总面积8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4、2平方公里,总人口达102412人,其中茅台城区3、1万人。后经贵州省政府批准与二合镇和高大坪镇合并总面积达到224、8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茅台镇位于仁怀市城西13公里处的赤水河东岸,依山傍水。这里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有遐迩闻名茅台酒,它的出世,横扫世界的认可,从一个山村变成大曲酱香白酒的鼻祖,(酒文化,古盐文化,长征文化)走在大街小巷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卖酒店铺,这里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各种酒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初来乍到,不懂行情,最容易上当受骗。到茅台镇想买一瓶真的茅台酒,有几种方法能搞到手。第一种方法就是厂家公群号,第二种方法是居住在茅台国际饭店,第三种是乘飞机到此地,现在,搞到一瓶平价茅台很难,都是加价产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晚上大家吃完饭后,洗洗澡凉快了,大家选择走红军桥。这是一个在杨树浓荫掩盖下的公园,是为纪念红军四渡赤水河纪念园,它虽然紧临喧嚷的街道,但显得非常安静。我们走下台阶就见到浮桥。大家夜里虽然看到各种各样的霓虹灯闪耀着,对此不感兴趣,都围着纪念碑和桥进行拍照。历史时空出现在1935年红军在茅台赤水河东岸。中央军委做出三渡赤水河的决定后,以红三军团13团侦察连为先头部队,向茅台方向侦察前进。乘机占领茅台渡口处,然后掩护工兵架浮桥,以备红军从茅台渡口过赤水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军茅台三渡赤水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全军性的大佯动。因此在于迷惑和调动敌人,特别是调动滇军。此计成功,是毛主席胸才胆略,红军四渡赤水进入古蔺,造成蒋介石的错觉,判断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把重兵向川南周围调动,企图把红军消灭于长江以南,赤水河以西的古蔺地区。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红军摆脱优势敌军追堵拦截的光辉战例。1935年5月上旬,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当敌人大队人马赶到江边时,船只已经全部烧毁了,红军已经远走高飞,从此我军跳出了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茅台镇是见证了,中央红军在毛主席领导下,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从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主席领导下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应36师108团徐求邀请参观该厂,该厂规模很大,酒的口味都很好,希望战友更上一层楼制造出更多更好地酱香可口的贵州白酒。祝战友生意兴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茅台镇在党的领导下,一定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大展宏图把它建设更好。山好,水好,人更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