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焦虑抑郁最好的方法:动起来!

梁宽婷心身咨询文化工作室

<p class="ql-block">  2010年我国第3次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率为17.5%,据此推断全国有1.73亿成年人患有某种精神障碍;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在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将位居第一。</p><p class="ql-block"> 运动、身体觉知和放松状态是所有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基本条件,目前世界精神医学界一致肯定药物治疗、咨询干预与运动治疗是治疗精神障碍的3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其中运动治疗在促进精神康复的同时也提高了身体健康水平,被认为是治疗精神障碍必要的辅助方法。</p><p class="ql-block"> 运动治疗的类别多样,恰当使用均可有利于心理健康与精神康复,其中在精神康复领域具有特定设置、操作规则并且应用效果明确的是精神运动统合治疗(psychomotortherapy,PMT),目前我国对此方面的报道较少。</p><p class="ql-block">心理学机制</p><p class="ql-block">从心理学方面,以下几种理论可以解释 “精神运动统合治疗”促进精神康复的原因。</p><p class="ql-block">第一是“注意力转移理论”,精神障碍患者常对自己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症状过度关注。比如,抑郁症患者过度关注自我消极认知,身体活动时可以使患者从对症状的关注转移到对运动与躯体动作的关注,使其忽略精神症状,从而减轻症状带来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第二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动作与运动量目标,此过程可以使患者运动能力不断提升,完成了自己原本认为不可能的动作与运动任务,自我效能从而得到提升,促进自我评价向积极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第三是“掌控理论”,患者体验完成运动任务的成功感与掌控感。如抑郁症患者常认为失去了对身体与情绪的控制能力,这种失控感会加重情绪低落。运动可以提高个体的自我掌控感,从而缓解抑郁情绪。</p><p class="ql-block">第四是“应激理论”,已经证实外界应激事件是精神障碍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且精神障碍患者的应激处理能力普遍下降。运动可以提升患者应对应激的能力,改变患者对刺激事件的认知,从而达到促进精神康复的作用。能够解释&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效应的理论还有社会互助理论等,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对运动与心理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解释。但由于&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过程中融入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从整体的角度影响与改变患者,目前仍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解释其机制,这也是未来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生理学机制&nbsp;</p><p class="ql-block">第一,“单胺假说”。此假说提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内神经递质的含量,大脑内的主要单胺递质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5-HT),抑郁情绪与这些单胺递质的减少有关。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内去甲肾上腺素、5-HT等递质的含量,同时外周血液的多巴胺水平也有提高,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p><p class="ql-block">第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假说,运动可以调节HPA轴的内分泌,虽然短暂急促运动可以提高糖皮质激素(如可的松)水平。会激起情绪反应,但研究显示长期的运动可以使机体的这种反应趋于平衡,使个体耐受由于激素改变而引起的情绪变化,从而有利于情绪的稳定。</p><p class="ql-block">第三,“内啡肽假说”,运动可以使脑脊液和外周血液中的内啡肽水平升,而内啡肽可以减轻疼痛和增加愉悦感。因此,持续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情绪的调节。</p><p class="ql-block">以上3种假说分别从神经递质、内分泌与内啡肽的调节解释了PMT中身体运动对精神状态的影响。</p><p class="ql-block">“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不同精神障碍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在抑郁障碍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短期运动目标,并让患者能够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功感。通过掌握运动技巧、有效的自我管理和不断地在运动方面达到自己满意的成绩,使患者的运动动机逐渐增强。在团体治疗中运动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团队动力,每例抑郁障碍患者在团队运动的项目选择时均有发言权并得到充分尊重,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每次治疗结束时,给患者提供表达自己的运动体验与身心感受的机会。治疗师不仅关注治疗效果,还要运用恰当的策略提高患者的躯体自我感知。</p><p class="ql-block">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1)舒缓压力。舒缓压力是治疗的前奏,可以用音乐放松疗法、想象放松、瑜伽等压力处理训练。</p><p class="ql-block">(2)激发运动动机。在动机激发这一部分中,干预可以分两个步骤,第一步“走起来”活动,激励、引导、带动患者开始走路;第二步进行运动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使患者(包括家属)明确知道养成运动的习惯并适应有运动的生活,可以促进康复并维持其社会功能。</p><p class="ql-block">(3)心理社会功能干预。这是&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最主要的部分,患者参与设定的团队运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与他人互动并达到每项活动的既定目标,在活动中给患者提供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交互使用的机会,激发患者的运动兴趣,使其体验运动的愉悦感和成就感,增强患者与他人交流的愿望,从而起到维持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功能发展和预防社会功能残疾的作用。</p><p class="ql-block">&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进食院碍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针对体象障碍、过度运动、害怕失控3个方面进行干预。在进食障碍者的症状表现中有过度运动,但这种过度运动不是作为一种休闲放松的工具,而是消除热量、减轻体质量的方法,并且强迫性过度运动是其调整情绪的习惯性方式。因此,针对进食障碍患者的&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要关注患者多方面的躯体感受(感觉、知觉、态度、行为),并且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目标,帮助患者重新建立现实的自我体像、控制过度运动、冲动与紧张,训练社交技巧。</p><p class="ql-block"> 需要注意的是,此外的运动治疗与患者的体质量偏低并不矛盾,相反,在控制以症状为表现的过度运动之后,能把运动控制在适度范围内的自控能力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过度运动与坐立不安的症状以有规律的适度运动替代,是治疗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学会如何通过休息与放松来控制运动量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较好的方式是渐进式运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运动的改变要循序渐进,这样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但是对于体质指数(BMI)低于16kg/m的患者要严格限制活动量,尤其要慎用高耗能的体育运动。这类患者可以采用休闲娱乐式的运动,这些活动还具有改善患者的体象认知提高幸福感的作用。</p><p class="ql-block">&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人格障碍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在健康的运动模式框架下引导患者重新体验自己的躯体感受,使患者在包容、无强制、自主性强的安全环境下产生恰当的情感体验。运动治疗在人格障碍的干预中,不仅是“动起来”或“做娱乐性动作”,其更是一种让人把大脑中的想法具体化的训练工具,使患者能够感受并解释自己的需求、愿望、感觉、信念、希望等。运动场所更像是患者处理情绪的空间,治疗过程促进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并提供了患者语言表达的机会。</p><p class="ql-block">&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其他精神障碍中的应用</p><p class="ql-block"> 此方法还可应用于双相障碍、儿童孤独症、多动与注意缺陷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或痴呆等精神障碍,&nbsp;“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均要考虑精神障碍诊断、心理状态、身体特点而制定综合的干预方案。</p><p class="ql-block">参考文献</p><p class="ql-block">张瑞星, 李丽, 耿耀国. 精神运动统合治疗在精神康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J]. 中国全科医学, 2017, 20(20):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