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中元节

芸儿

<p class="ql-block">  老话说早清明,晚十五,意思是清明时分应该早早祭拜祖先,而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则应该要晚一点,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讲究,但在我的记忆中,但凡是有祭拜先人的节日,我们都是在节前的周末提前祭拜,没有节后才去祭拜的。</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中元节也不例外但意外的是今年中元节的前一天,我们姐弟四人居然嫩约会凑齐,更意外的是嫂子和弟媳妇也加入了进来,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去世十五年,母亲去世十二年,这是人员最全乎的一次,嫂子早早就卤好了肉,晚去的弟媳妇临出发前硬是又炒了热菜,身材娇小的嫂子既能言会道,风趣幽默,又豁达热情,行事风格大方得体,向来就是家里的主心骨,有她在的地方,气氛从来都不会尴尬,相反地弟媳妇就显得沉默多了,斯斯文文,只是一边听着我们摆乎,一边傻傻地笑着,偶尔插进来几句,姐姐由于向来都是晚上忙碌,白天睡觉,此刻困倦的她已经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但嘴角上扬着,抑制不住内心的愉悦,这是疫情过后,我们第一次这么齐全的聚在一起前往祭拜,由于他们都忙于生意,我们姐弟四人每年能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真个八经聚在一起,剩下也只有每年祭拜父母的节气,只能是凑几个算几个。由于道路崎岖不平,车子也颠簸,我们也随之左摇右晃,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聊天的兴致,以前都是坐着哥哥的小客货,今天第一次坐上弟弟半越野的小轿车,戈壁滩上新扎的坟很多,路也被车压出了好几个,来一次变一次,这一次我们居然走错了路,最后又不得不掉头回来,在岔路口重新选择另外一条道,在这些弯弯曲曲的戈壁小道上,平常是冷冷清清的,只有到了这样的节头节下,才显得分外热闹,一路上的小轿车络绎不绝,就像赶集一般。</p><p class="ql-block"> 都说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姐妹就变成了亲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兄弟姐妹虽然很少见面,但只要在一起,那种天然形成的一见如故亲情却更浓了,尤其是这些年上坟总是消失弟弟的回归,更是让家的气氛更浓了一些,尤其是节前嫂子一再叮咛我要通知给弟弟祭拜时间,当得知弟弟也能回来时,嫂子的语气里抑制不住的那种喜悦,表示只要弟弟能回来,不管多晚我们都一起去,还说上坟有讲究不能去两次,要去就要一起去!我见过有的家庭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因为赡养父母,或者因为财产分割都成了陌路,甚至是仇人,但我们姊妹几个却从未因此红过脸,都是和和气气,只要大姐发令,我们都是服从。只要是共同参加亲戚的婚宴,我们都要坐在一起。我想,这样一种家庭的氛围,有些人还是羡慕的,父母不在而亲不在的遗憾,我们姊妹的心里大概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我们兄弟姊妹的人生之路只剩下归处!这是一个值得回味的中元节,这是远胜过中秋的团圆节,中秋节我们姐弟未必能相聚,中秋节我们未必能和父母相聚,愿往后余生,年年有今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