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3年8月13日,我在今天晚上的8点观看了新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最关注的内容是:西安喂子坪村山洪泥石流,已发现21名遇难者,仍有6人失联。累计转移安置群众186人,855户居民已提供用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预防泥石流我们可以这样做: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