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12-13,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温莎城堡、扫街扫货……,返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餐后出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达格林尼治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詹姆士 沃夫将军之塑像。他是在英法魁北克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将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林尼治大学,始建于1890年,前身是伍尔维奇理工学院。它是英国创办的第二所理工学院,建在18世纪皇家军械库的遗址附近。1992年,正式更名为格林尼治大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伦敦市的扩张及金融业的发达,泰晤士河对岸曾经一片荒芜之地的金丝雀码头,一座金融中心拔地而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O2体育场千年穹顶(千囍巨蛋),被评为世界最丑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O2体育是集体育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室内体育馆, 是欧洲最大的体育馆之一, 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举办场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格林尼治天文台,于1675年创建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皇家格林尼治花园,是世界上著名的综合性天文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有天文台已于1948年迁往英国东南沿海的苏塞克斯郡的赫斯特蒙苏堡,仍叫英国皇家格林尼治天文台。但是迁址后的格林尼治天文台并不在0°经线上,地球上的0°经线仍在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红球曾是个报时球,每天下午一点从高处准时落下,主要是让水手们校正他们的航海钟, 从而确定在海上航行时的经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镶嵌在地面上的铜线———0°经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参观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初子午线(Prime meridian)又被称为0°经线, 是经过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一条经线, 用来作为经度的起点, 以及作为世界时间的标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 以西为西经。而这条本初子午线也是在1884年10月13日在华盛顿召开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时, 才决定以经过英国伦敦东南方格林尼治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这里的游人都喜欢双脚跨在0°经线的两侧摄影留念,象征着自己同时脚踏东经和西经两种经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午线两边还标注出了世界上各大城市所在的经度,我的右脚所在即为 BeiJing 116°25' E。</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跃上东、西半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式天文望远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皇家天文台迁往新址后,该天文台旧址划归国家海洋博物馆,设有天文站、天文仪器馆等,主要供展览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文台内还有一台制造于1893年的天文望远镜, 这个28英寸的折射望远镜是当时在英国最大的此类望远镜了,现在依然可以使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孔成像,照相机原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室着重介绍了人类在解决和制造精准计时器上的一代代努力,各种方法和进步,直至发现越是高频摆动,越可获得精确计时的秘密。直至今天我们已使用了原子钟,计时误差大大缩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砂漏做为早期计时器,时至今日仍然在生活中被使用,比如俺家煮鸡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节拍器也是一种时间计数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代的努力成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英国海上贸易的迅速扩张,一种不受天气、海浪影响,能够准确计时从而判定海船经度位置的计时器成为急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14年,英国经度委员会在伦敦正式成立。经度委员会为任何能够在30英里误差范围内确定经度的人提供2万英镑大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赢得大奖的人是哈里森。他经过毕生不懈的努力,总共设计了5个航海计时器,把奖金收入囊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瑞士发光夜钟,约1800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各式钟表的演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天文台大门外的墙上有一面早期的电子钟, 叫牧羊人时钟(Shepherd Gate Clock)。表盘是24小时制的, 它可能是第一个向公众显示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的仪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初子午线延长至院墙外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初子午线上留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路“扫街”,正在施工的新建美国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军情六处大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德一号,曾是全球最贵的楼盘,7-10万英镑/坪。</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德公园演说者之角(英文:Speakers' Corner)。</p><p class="ql-block">是一个允许民众公开发表演说的地方,位于伦敦西敏区海德公园的东北角,这里是英国民主的标志地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9世纪以来,每个星期天下午,都有人站在装肥皂的木箱上发表演说,因此有肥皂箱上的民主之说。现在,演讲者大多数站在自带的梯架上,高谈阔论、慷慨陈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此除了不允许批评王室和颠覆英国政府的两个话题之外,可以自由地对于其他的议题发表演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卡尔·马克思、列宁、左翼作家乔治·欧威尔和社会主义运动艺术家威廉·莫里斯等人,都曾在这处演说者之角激情放声、纵论天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周六,明天下午演讲角才会有热闹场面。</p><p class="ql-block">我先帮明天热热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转去英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酒店就在它近旁,参观完可轻松步行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何故,与平日相较今日参观者爆满,正门排队估计须耗时一小时,导游带我们寻往侧门,顺利入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室参观导引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博物馆位于伦敦市中心西南部,海德公园旁边的南肯辛顿区。为维多利亚式建筑,形似中世纪大教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总建筑面积为4万多平方米,馆内大约藏有世界各地的7000万件标本,包括生物、矿物、植物、动物、生态和人类等六个方面。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共有4层28个展区,中心为辛兹大厅, 最重要的展品是一件凌空悬吊的蓝鲸骨架。这件标本名为「希望」长约25米,由1891年搁浅在爱尔兰韦克斯福德港口沙洲的一只雌性蓝鲸制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曼特尔龙是唯一出土于英国境内,化石完整度非常高的恐龙化石。</p><p class="ql-block">它是一种禽龙类中的鸭嘴恐龙,诞生于1.25亿-1.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属于大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体长普遍在6.5-7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前肢比后肢短一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渡渡鸟。</p><p class="ql-block">这是英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的镇馆展品之一,毛里求斯灭绝的渡渡鸟标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最著名的灭绝鸟类,这只不会飞的鸟是毛里求斯岛的特有种,在17世纪晚期就灭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渡渡鸟因人类抵达毛里求斯而灭绝。除了捕猎渡渡鸟,人类还把像猪、老鼠和猫这样的捕食者释放到岛上,这些捕食者吃掉了渡渡鸟的蛋和小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灭绝哺乳动物</p><p class="ql-block">直到大约一万年前,巨大的地面树懒一直生活在南美洲凉爽、干燥的灌木丛和草地上。乍一看,它的骨骼经常被误认为是恐龙,但巨大的地面树懒实际上是一种哺乳动物,是现存树獭的近亲。最近在阿根廷发现的脚印显示,它用小脚行走,它的尾巴可从地面上抬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这种巨大的地面树懒没有其他的天敌,它的灭绝似乎与人类第一次抵达南美有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鹦鹉螺化石</p><p class="ql-block">5亿年前停止了进化,分布于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珊瑚礁水域。鹦鹉螺已经在地球上经历了数亿年的演变,但外形、习性等变化很小,被称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在研究物种进化和古物种学等方面有很高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众趋之若鹜的是这只模拟霸王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衡地震仪。</p><p class="ql-block">这是世界第一个地震探测器之一的模型。是中国数学家张衡创建的,建于公元132年。</p><p class="ql-block">当地震发生时,龙的嘴会打开并将一颗球释放到下面青蛙的嘴里。哪个龙把球掉下来取决于地震从哪个方向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然历史博物馆内容丰富、展品繁多,篇幅所限不做过多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徜徉街头寻晚餐,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13号,早餐后退房,前往温莎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是英国王室温莎王朝的家族城堡,也是现今世界上有人居住的城堡中最大的一个。温莎城堡的历史可以回溯到征服者威廉一世时期,城堡的面积大约有45,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伦敦的白金汉宫、爱丁堡的荷里路德宫一样,温莎城堡也是英国君主主要的行政官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已故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每年有相当多的时间在温莎城堡度过,在这里进行国家或是私人的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排队等候入参观区,远处的伊顿公学及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区入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77年时的城堡模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的温莎城堡鸟瞰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世同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蹭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莎堡位于泰晤士河南岸小山丘上,距伦敦近郊约40公里,是一组花岗石建筑群,气势雄伟,挺拔壮观,最初由威廉一世营建,目的在于保护泰晤士河上来往的船只和王室的安全,自12世纪以来一直是英王的行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英王爱德华八世在此向曾两度离婚的美国平民辛普森夫人求婚,为了爱情毅然放弃王冠,由一国之君降为温莎公爵,出走英伦三岛,直到1972年其灵柩才重返温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不爱江山爱美人”的风流逸事,不但使古堡声名远播,也为温莎平添了几分缠绵浪漫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的部分建筑在1992年11月20日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共有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100间房屋遭到严重毁坏。所幸的是,由于当时城堡在维修之中,大部分珍贵的艺术品和家具已被搬走,而未毁于火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有建筑都用石头砌成,共有近千个房间,四周是绿色的草坪和茂密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堡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面的“上区”为王室私宅,包括国王和女王的餐厅、画室、舞厅、觐见厅、客厅、滑铁卢厅、圣乔治堂等。这里以收藏皇家名画和珍宝著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面的“下区”,是指从泰晤士河登岸进入温莎堡的入口处,这里有座著名的教堂。圣乔治教堂在西区中部,始建于1475年,是一座当时盛行的哥特式垂直建筑,其建筑艺术成就在英国仅次于伦敦市区的威斯敏斯特教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这里。自18世纪以来,英国历代君主死后都埋葬在这里。此外,还有许多王后、王子和其他王室成员的陵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年去世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也安葬在此,她的父母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皆长眠于此。现安置于圣乔治教堂皇家墓穴的菲利普亲王,届时将被转移至此与女王合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1070年至1086年间,威廉一世在此修建防卫城堡,那时城围还是木质栅栏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莎保存下来中最早的建筑可以追溯到亨利二世(于1154年登基)时期,他建造石墙来取代围绕在城堡四周的木造栅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玫瑰战争后,英国政治氛围更为稳定,这意味着未来城堡的建筑更重视建筑的舒适与风格,而不是防御性的功能,从此温莎城堡由皇室的堡垒转变成皇室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她登基成为英国女王(1952年)后,决定将温莎城堡作为她主要的休养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在伊丽莎白二世统治期间作了许多建设,不仅重建与保护城堡的结构,而且也让城堡成为英国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每当女王来到的时候,除了山顶上最大的那座宫殿留给她,其余的地方仍然允许参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皇家仪仗队卫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宫参观,谢绝拍照。但不当着她们面照个没完,偶尔拍几张也不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里面主要是王室的会议室、寝室、圣乔治大厅、国王谒见厅⋯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刚入宫便有一个1:12的温莎堡的微缩模型,包括宫内的所有用品,如杯子等小物件,全部按比例缩小复制,工艺高超、十分逼真,但严禁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女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属地国献上的全部用鸟羽毛制作的——羽毛披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赠送给乔治三世的漆器,当时轰动了英国朝野,他们完全不知是如何制做的。</p><p class="ql-block">这直接影响到乔治四世的品味,他继位后收藏了许多中国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亨利八世的甲胄令人忍俊不禁,一看便知其大腹便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大厅。</p><p class="ql-block">圣乔治,传说出生在公元260年前后,后来成为一名罗马骑兵军官。他骁勇善战,屡战屡胜,屡建奇功。公元303年,在一次阻止基督徒受迫害时被杀,年仅四十三岁。到了公元494年,为教皇格拉修一世封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花板布满了名门家族的徽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屠龙(欧洲神话故事)</p><p class="ql-block">圣乔治屠龙是一则欧洲神话故事,传说欧洲有一座城堡,堡主的女儿十分美丽善良。恶龙得知后便威逼堡主要将其女儿作为祭品献给它,就在恶龙准备接收这份“祭品”时,上帝的骑士圣乔治以主之名突然出现,经过一番激烈搏斗,终于将极其凶残的恶龙铲除,同时一地的龙血渐渐形成一个十字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乔治救少女”的传说,娓娓动听,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表达出人性消灭兽性、人间爱护弱者、人心天生圣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只有国王和贴身侍卫才有钥匙的房间,里面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等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快活王”查理二世没有正式子嗣,但有记录的情妇共17个,私生子14个,宫里有若干这样的私密房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纳尔逊将军,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纳尔逊位列第9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指挥的特拉法尔加海战,是以少胜多的杰出范例。同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歼灭了拿破仑进攻英国的精锐海军,彻底破坏了拿破仑征服英国的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时也标志着英国和法国近100年的海上霸权争夺结束,英国获得了绝对的胜利。英国也在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成为了称霸海洋的日不落帝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海战虽然取得完胜,但纳尔逊不幸被法舰狙击手射中,在胜利到来时死在了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42年,军舰上为纳尔逊将军取出子弹的外科医生威廉·比蒂,将一直保存着击中将军的那颗火枪子弹捐赠给了维多利亚女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是图片中坐落在温莎城堡大门廊里的这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丘吉尔家族每年要在安妮女王赐予土地日前,向王室送一面效忠旗帜,否则赐地将被王室收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丘吉尔家族“效忠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出王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出城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告别温莎城堡,告别英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几天的英伦掠影行结束了,坐上飞机,昏昏沉沉中胡思乱想:</p><p class="ql-block">英国为什么能够继一个个大陆帝国之后,从发端于西欧的航海强国手中异军突起,成为海上新霸主,引领海洋文明,鼎盛时期成为日不落帝国?</p><p class="ql-block">自由与创新似乎是上帝青睐它的原因。</p><p class="ql-block">与发端于亨利八世因无子嗣欲与王后离婚,不得罗马教皇批准,愤而脱离与罗马教庭的关系,建立独立的英国国教,自己成为国教的最高领袖有关。</p><p class="ql-block">之后英国因摆脱了受罗马教廷等级制度的束缚,更加的自由了。同时也催生了英国国内限制王权思想的进一步发展。</p><p class="ql-block">英国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迟滞了近200年,但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了铺垫和无缝衔接。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生产力的爆发式增长,需要有足够的资源供应和广阔的海外市场。</p><p class="ql-block">与传统的大陆帝国屠城掠地式的抢劫资源不同,通过航海贸易可以更低成本的获得需求。英伦岛悬于海外的劣势此时转变为优势,为海洋贸易反而带来了较大陆国家更大的便利。</p><p class="ql-block">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中产阶级的成长,王权被进一步限制,国家逐渐以和平的方式转变为君主立宪制,从而政治上更为稳定,反过来更加促进了自由思想下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不受束缚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也许就是大英帝国曾经雄踞天下的主要原因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机落地,回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部十三篇,完。</p><p class="ql-block">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