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涧镇磁涧小学 董瑞瑞】读《把课改作为方法》有感

游不走的鱼

<p class="ql-block">一、让我受触动的三句话</p><p class="ql-block">1、好的教育不是授之,而是遇见。一位好教师就是不断让学生遇见好的学习方法,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兴趣,协助他们形成自己独有的学习方法。</p><p class="ql-block">2、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不仅需要教师准备好热情共识理念,还需要准备好具体的技术,不仅需要从少数人的研究走向多数人的实践,还需要学校和区域从点到面的推进政策护航。</p><p class="ql-block">3、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理念。</p> <p class="ql-block">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欲。”好的教育是遇见、是唤醒。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因材施教,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还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p><p class="ql-block">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比如:刻意练习、间隔重复、建立反馈回路、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寻求帮助,以上五个方法可以很好的延长知识的留存率。还有有目的的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讲,听重点、听难点,使上课听课更有正对性,提高听课效率;利用艾宾浩斯曲线,及时复习学过的知识,减少记忆的衰退;学生动手构建知识树、思维导图,串联相关的知识点,进行记忆编码,从而建立清晰的知识逻辑;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压力和焦虑,学生可以把适当的压力和焦虑转化成学习的动力;休息也是学习,学习后的合理休息,可以有效提高记忆效果等等。学习方法远不止这些,还有课前预习、纠错本的使用等等,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像上面的学习方法,教师如不作详细的指导,靠学生自己摸索,浪费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学法指导。</p> <p class="ql-block">  众人拾柴火焰高,课改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同体的作用,把在课改实践中遇到难点、痛点,进行共研、共讨,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找到好方法,发现新问题,让课改向纵深处、实处开展。比如:我们这次的共读,就是一群人在前行,通过与书籍对话、与同伴对话、与专家对话,在对话中破解自己课改的疑难点,在对话中不断纠偏,调整自己的课改前行方向。</p> <p class="ql-block">  学法指导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假期收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为以后教学所用。前两天买了褚主任的《立场》和《课改策》已经到货,又找出了以前读过的课改书籍,做课改的深度阅读,希望对课改的认知提高一个新境界,也期盼对以后的教学有更好的提高。</p>

课改

学习

学生

方法

对话

教师

授之以

知识

遇见

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