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朋友们听说我要去伊朗旅游,无不惊讶的问道:去那里安全吗?有什么好玩?说实在的,我对伊朗也没有特别的了解,只知道他曾是波斯古国的一部分,那里信奉伊斯兰教,如今与外界的交流也多受制约。出于好奇和谨慎,所以选择了跟团游。<br>看到出团行程表,才发现此行属于伊朗历史文化之旅。对于我这个缺乏历史知识的人,为了不致届时两眼一抹黑,赶紧去图书馆借了三本有关伊朗的书。但面对书中不断出现的战乱和那些拗口的人名、地名,最终还是放弃了阅读。回国后复盘才发现是我的阅读次序有问题。 我们此行走的是伊朗中线。搭乘马汉航空W5076由上海直飞德黑兰(住一晚),转飞设拉子(住3晚),换乘1人两座的大巴前往亚兹德(住2晚)、伊斯法罕(住2晚)、卡尚(住1晚),最后回到德黑兰,搭乘航班W5077返回上海。沿途还去了三个景点:波斯波利斯、帕萨尔加德、梅博德(Meybod)。整个行程是12天9晚。应该说是个比较休闲轻松的旅程安排。<div>行前仔细阅读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2023.4.18发布的《中国公民伊朗旅行手册》。《手册》中提到:“各航司机型较老,偶有发生事故。”想到我们在伊朗国内还有一次搭乘其国内航班的长距离的旅程,心中不免微微发毛。联想到上世纪发生在波斯湾上空的空难,不禁吓出一生冷汗。</div><div>惊吓之余特意查看了我们此次的执飞机型和机龄:空客A340宽体机,机龄20.5年。但想到那里不食猪肉,喜欢牛羊肉的我就只想着快快成行了。<br></div> D2:<div>经过约9小时25分钟的飞行(航程约7200多公里),于6月7日伊朗时间凌晨3点半多(与北京有4.5小时时差,上海此时应该是早上8点多)飞临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舷窗外的灯光还是有些出乎我的想象。<div>虽然飞机内饰有些陈旧,座位前的视频系统也多有故障。但空乘服务态度很好,飞机起降也非常平稳。飞机刚停稳,我就赶紧激活了行前购买的一带一路套餐,向家中报个平安。</div></div> <div>海关检查很简单,也没出现东南亚某些海关索要小费的情况。但是过关的设备多有故障,换了两个窗口才顺利出关。</div><div>伊朗美女导游和翻译早已等在出口了,见到我们的第一件事是给我们献上红玫瑰,起初以为是只给女士的。后来发现是为了能在人堆中快速定位我们这个23人团。真是个巧妙而浪漫的好办法。<br></div>伊玛目国际机场的建筑和环境很现代。我手持着玫瑰跟随大家来到路边等大巴,不料却引来了三位波斯美女的关注。她们嬉笑着走过来指着我的玫瑰,我想这一枝玫瑰也无法送三人呀。意识到这是一个伊斯兰国度,我不免有些局促。听不懂她们说什么,只感觉到她们很热情,很开放。她们坐上出租车后还打开车窗比划着喝一杯的手势。哈,又是一个出乎意料。<div>乘车前往德黑兰埃文酒店(Parsian Azadi Hotel ),办完入住就前往酒店餐厅自助早餐。<br></div> 原本上午应该安排休息,但心急的伊朗导游便带着大家出游了。<div>首站去了德黑兰北部的【萨德阿巴德王宫】,看示意图王宫面积不小,里面有18栋建筑,需要乘坐交通车。</div><div>来伊朗短短十几个小时,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缺水少绿,城市建在荒漠中。但步入王宫园区却是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草坪翠绿,烈日之下行走其中感觉格外的神清气爽。<div><div>翻译介绍说这里是伊朗最后一个王朝——巴列维王朝的夏宫。我们只参观绿宫和白宫。</div><div>这两座建筑外形为西式建筑,内部家具和装饰也是古典欧式的,这与它的主人推崇西化有很大关系吧。为了摆脱列强欺压,礼萨·汗(巴列维一世)在1921年发动政变。巴列维一世登基后将波斯改称为伊朗,并在伊朗实施西化,到其儿子后更是全面世俗化,女子禁止戴面纱,提倡穿西服。是否有些像民国剪辫子呀。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女子重新被要求戴头巾。遵纪守法的我也时时注意提醒夫人戴好头巾。</div></div></div> 绿宫——是因为外墙用了偏绿色大理石,(据说巴列维一世喜欢这里)。说实在的很难为这栋建筑外观所吸引。 绿宫内部还是很豪华的,家具摆设都是古典欧式的。最奇特的是不少房间的墙面和顶棚装修是用众多不同角度的细小镜子镶拼而成的。据说有个镜厅是这栋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房间,不过语言不通的我也搞不清楚,楼上楼下稀里糊涂地逛了一圈。<div>这张照片拍的是一间卧室,很难想象住在里面是啥感觉,尤其是半夜醒来。不过还是很感叹他们的制镜工艺,至今依旧闪亮不发黑。</div> 白宫——因为外墙是用白色大理石装饰。<div>白宫外观更是简洁,有西方近代建筑的风格(据说巴列维二世喜欢这里),而内部装饰与陈设也是帝王家的奢华。台阶下两条近3m高的穿着靴子的铜雕很扎眼,一问才知这原来是巴列维的全身铜像,伊斯兰革命时上部被砸,现在就残留了两条腿。</div> 正对白宫是一尊阿拉什雕像,这是波斯神话中的人物,故事说因他的神勇奠定了波斯的疆域。 <p class="ql-block">从王宫出来坐车25分钟到达【伊朗国家博物馆】游览约1小时;</p> 德黑兰伊朗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很多很多考古发掘物品,有人类头骨、石器时代的器物、青铜器时代的器物。看着古朴的陶罐,惊叹人类文明发展的相似性。看到中国的精美瓷器不禁让你拉近了与伊朗的距离。丝绸之路真不是吹出来的,两个文明古国早就有了交往的历史。 <p class="ql-block">大约13:30左右我们开始在伊朗的第一顿正餐(伊朗餐),由于是自助餐,贪食的我什么都想尝一下。拿了黑乎乎的牛肉糜条、油炸鱼、鸡腿、蔬菜沙拉、伊朗大饼、彩色米饭。后来发现这几乎是我们此行的标准餐食,不管是在酒店还是在餐厅。好在我是个杂食者,什么都吃的惯并津津有味。但部分考究的同行伙伴不是拿出行李中珍藏的榨菜、方便面,便是规划着回国后要吃的菜单。甚至在酒店早餐厅看见其它其它游客还拿出国内带来的生抽、辣酱等调味品。怪不得我的行李箱比别人小很多。</p> <p class="ql-block">约14:30左右前往格雷斯坦宫,游览约1小时。格雷斯坦宫很大,其实走上2小时都不够完全领略。</p> 我们的伊朗翻译喜欢大家围着她听她说,人少就懒的说。但由于每个景点往往内容很多而给的时间又很短,所以大家很容易走散。翻译虽然能说中文但感觉语法好像有些西化,并且会用的词汇也很有限,无法表达伊朗博大悠久的文明。最终只能是随便走走看看。行程单上说至少参观镜厅、大理石宝座大殿、太阳宫和王宫花,但无知的我也搞不清哪是哪,这张照片是镜厅吗? <p class="ql-block">从格雷斯坦宫出来,导游带我们步行来到大巴扎。从6日早上起床到此时已经将近40小时没上床了,疲惫不堪我们决定放弃大巴扎回酒店休息。</p><p class="ql-block">感觉这里的手机信号不是太好,就来接了酒店的WiFi,没想连上后我的微信就掉了,提示说账号有异常需要重新认证后登录,还好我试了几次终于验证通过。有同伴因此在此后的时间里就上不了微信了。</p> D3:<br><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没安排内容,说是让大家休息(其实这安排在昨天就好了,由于第一天的疲惫导致好多天后才恢复正常),10:30在酒店大堂集合。</p><p class="ql-block">退房后前往美国大使馆遗址参观,没想就是看一下使馆围墙还被里面的管理人员要求不得在大铁门外停留。随后去参观【古地毯博物馆】。这里陈列着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毯,据说多为王家藏品,大多为民间百姓献给国王和王后的。</p><p class="ql-block">午饭时我的邻座有两位伊朗美女也在用餐,她们好奇的与我打招呼,一起合影,并留下了Email地址以便我将合影发给她们。但回国后发现无法向她们的gmail邮箱发送邮件。很遗憾,感觉失信了。<br></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听说我们同期的另一个团进入了【美国大使馆旧址】参观。在大家的要求下,导游经多方沟通,午饭后带我们进了使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离开使馆前往参观【自由纪念塔】(约 1 小时),搭乘电梯登顶,在上面可以俯瞰德黑兰全景。在那里我们遇到一对伊朗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也在游玩,他们对我们很感兴趣,父母让他们略懂英语的大女儿做翻译,与我们交流,并愉快的与我们合了影。导游说国家珠宝博物馆关闭,不能安排游览。</p> 按照行程我们今晚22:20将搭乘伊朗国内航班,飞往我们此行最南的目的地设拉子,然后乘坐大巴一路向北最后回到德黑兰回国。为了消磨时间,导游带我们来到Iran Mall闲逛并用晚餐,据说这里是全球最大的购物中心,但估计那是2017年投入使用时的评价吧。由于购物中心太大,导游怕我们走丢,所以带我们穿行了商场直接进入购物中心的一个餐饮店,给我们品尝了伊朗的冰激凌并在那里用了晚餐,我们从17:30一直熬到20:00离开前往机场。 <p class="ql-block">德黑兰的国内机场与国际机场简直天差地别,就像我们小城市的长途汽车站。飞机航行约一个半小时后于凌晨0:30左右入住设拉子当地五星zandieh hotel。我们将在这里住上3天。酒店WiFi依旧是护照号+房间号,但我不敢上了,宁愿没有网。因为我的一带一路还是没有恢复,所以我的微信依然上不了。<br></p> <p class="ql-block">D4:</p><p class="ql-block">时差还没倒过来,4:00左右又醒了。9:00我们集合出发,先去参观【莫克清真寺】由于多用粉色面砖装饰,故也称粉红清真寺。清真寺是提供庇护、安全和新生之地。</p><p class="ql-block">时间关系,阳光角度太高,没能透过彩色玻璃在室内投下美丽的光影。另外游客众多,很难见到如网上美图的那样的纯净画面。对我们匆匆一游的团队客,只能说来过了。</p> 10:26来到【哈菲斯陵墓】,参观约30分钟。景色并不惊艳,但经翻译介绍,才知这位哈菲兹是设拉子的骄傲,是位世界知名的抒情诗人。怪不得昨晚在酒店客房中看见除了必有的古兰经外,床头还摆放着一本厚厚的书,书名:The Divan ofHafiz。唉,没读书的我!<br> 11:18来到【天堂花园】,花园看着很简单。中间有座过去国王的夏宫,但进不去。建筑前有个喷水池,连通着还有蓝色瓷砖铺贴的水渠。周围是方方正正的一块块种着树或草地的绿化。没有介绍实在是不知道她还是波斯园林的代表之作,有着900多年的历史,并入选了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在这里我们遇见了一群来举行毕业典礼的伊朗女学生,她们非常高兴的与我们一起合影,似乎还邀请我们一起去观礼她们的毕业仪式。可惜导游要我们走了。大约11:59分结束花园游玩。 午饭在一家叫HAFT KHAN的网红店(是设拉子一间外观和造型很新奇的餐厅,也是设拉子最大的餐饮城),我们品尝了伊朗特色的羊肉泡馍。饭店有乐队演奏曲子和唱歌。由于来了中国游客,乐队演奏了中国乐曲,我们一位来自上戏的老师上台和着音乐演唱了中国歌曲,获得了伊朗食客的一片掌声。13:50后回酒店稍做作息; <p class="ql-block">下午3:00出发去参观【马哈尔鲁湖】,也称粉色盐湖。路上车程45分钟,游玩马哈尔鲁湖45分钟,大约17:00点多便回到设拉子了。我们另外一个团的导游选择了日落前带队去那里玩,我们记住的是骄阳下的火热,他们见到的是美丽的夕阳。当然当我们抽完水烟吃完饭正在悠闲时他们才饥肠辘辘的回来。所以导游也是跟团游的重要偶然因素。</p> 回归设拉子的途中。 <p class="ql-block">回到城里时看见一个规模很大的露天集市,有点像我们农村的赶大集或者像过去城里的跳蚤市场。导游介绍说今天周五是休息日,所以集市规模比较大。原来伊朗的双休日是周四、周五。</p> <p class="ql-block">18:00左右,我们来到酒店边上的水烟馆去体验抽水烟。没想到到从不抽烟的我竟然在异国他乡破了戒。在烟馆我们看见不时有伊朗人来此抽上一壶,有男有女,有单人也有结伴的。记得伊朗是禁烟禁酒的,但依旧有很多水烟馆,超市里也有水烟壶及其配件售卖。</p><p class="ql-block">翻译为我们点了四种口味的水烟,苹果味、薄荷味、橘子味,还有个是啥我忘了。只记得薄荷味最好,吞云吐雾的刹那真想买个水烟壶回家。</p> <p class="ql-block">热闹一番后,确定晚餐也在水烟馆吃。大约19:30左右端上了今日大餐,伊朗这边酒倒是没见到,酒店或饭店只供应无醇啤酒。据说有百姓在家自己酿酒自己喝,售卖是违法的。</p> D5<div>时差依然没有调回来,6:10出门在周边溜溜。围着不远处一个城堡样建筑转了一圈,看到了伊朗人排队买早点和伊朗大饼的制作。翻译介绍说,设拉子是伊朗第六大城市,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曾经当过国都。<br></div> 酒店早餐后9:00出发,先去【圣祠清真寺】参观。与昨天参观清真寺一样,女的都要再套上一件寺院提供的罩袍,另外大多寺院要求男女分门进入。但这里入内后男女也不可相见,寺中有个隔断。 镜面装饰的穹顶和墙面。 <p class="ql-block">10:30来到【光明王之墓】参观,该景点禁止携带相机,但可以用手机照相。清真寺入口大门金光灿烂。</p> 内部也是采用镜面饰墙。伊朗的墓与我们理解的墓不完全一样,对于他们会建一座清真寺作为圣人的墓,墓室直接放在大厅内。同时这里也是信徒门做祷告的地方。 中午11:40来到一家中餐馆,老板带着儿子从广西才来三个月,因为语言关系,雇了个伊朗人当餐厅经理。清蒸鱼、炒牛肚、红烧牛肉,这才是中国的美食做法。这是我们此行的唯一一顿像样的中餐。13:00回到酒店休息。 <p class="ql-block">下午 16:00出发去参观【卡里姆汗古城堡】。翻译说城堡在维修内部不开放只能参观外观,没想到了景点发现就是我一清早绕过一圈的城墙。见此时大门开着,一问只要一百万伊朗里亚尔(大约两美元吧)就可入内参观。自费进去后发现还是有些可以参观的。在这里又遇到热情的一家伊朗人,坐在台阶上与他们合了影,16:50结束参观。</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来到附近的【瓦基尔大巴扎】,在集市中又遇到一位波斯美女邀请合影。</p> 逛完大巴扎,18:20来到一座浴室改建的餐馆用晚餐。伊朗有很多浴室,现在都不用了,大多改成了餐厅或改作它用。 <p class="ql-block">19:00吃完,回酒店途中去了一家超市。超市规模很大。</p> 大超市与国内的差不多,估计全球都一样。 <p class="ql-block">D6</p><p class="ql-block">8:00整,告别住了三天的zandieh hotel,开启新的一天旅程。从酒店出发约十分钟车程便来到亚兹德城北的【古兰经门】,停车拍照。据说此门能保佑进出者一路平安,他有着千年历史,经历过波斯帝国的兴衰。</p> 这是途中难得一见绿色田野 离开设拉子,行车约1小时,便来到了【波斯波利斯】。这里曾经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都城,可惜被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征时一把火给烧了,如今就剩下了一堆巨大的石头遗址,翻译带着我们1小时领略了万国门、阿帕达纳宫和阶梯及南北部浮雕、百柱宫、宝库和墓穴、32柱厅。 古波斯曾经也使用方块字,学名叫契形文字。 <p class="ql-block">烈日下感受不是很好,这里必须是自由行,才能在合适的时间感受那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车行大约1.5小时,来到了【帕萨尔加德】。这里也曾经当过阿契美尼德王朝的首都,但如今感觉很荒凉,只有那巨大的居鲁士大地的墓,一个放在地面上巨大阶梯状台座上的一个墓室。据说墓室中曾经非常豪华,但如今也是空空如也。</p> 这里有些遗址,但相距较远必须搭乘景区的电瓶车。只有40分钟时间,因此仅看了居鲁士大帝陵墓和居鲁士宫殿铭文柱。 下午1点多在公路附近的饭店午饭,14:00继续乘车赶往亚兹德(360公里,约4.5小时)。沿途虽无绿色,但景色很是壮观。 <p class="ql-block">傍晚18:12来到亚兹德,这里被称作是风塔之城。所以趁着太阳还没落山赶紧先去参观【多莱特阿巴德花园和风塔】。这是一座神奇的建筑,据介绍中心如烟囱般的叫风塔,可以接纳来自各个方向的微风。风被纳入风塔后会逐渐下沉并会渐渐降温。这风塔在进入建筑后是悬空并开口的,对应的下方有个浅水池,下沉的凉风会裹挟着水气送向四周的房间,给炎热干燥的房间降温。听说很多风塔还与地下水渠(类似我国新疆的坎儿井)相结合,送出的凉风更是清爽。我们这一众学者围在“烟囱”底下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说烟囱是拔风的吗,这里为啥气流会从上而下呢?词汇贫乏的翻译也解答不了大家的困惑。回来后上网一查,原来这个原理在我们的中学教科书中就有。回想当年口号:“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实在是错误至极。</p><p class="ql-block">这么好的绿色环保降温技术为啥没在全世界发扬光大啊?仔细一想实在是它对自然条件的要求太高了。</p> 这是多莱特阿巴德花园?估计水池有水的话或许为为她增些色。正要离开时,一对伊朗夫妻邀请我们合个影,没想刚照完,待在一旁的两美波斯女也要求一起合个影,愉快的接受。拍完照赶紧跑步赶去大门追赶团友。<br> 19:25入住亚兹德当地四星 dad hotel酒店。先去酒店露台吃自助了晚餐。 20:20来到我的客房,发现有三张床,房间长度竟然有14~15m。 安顿好行李出门看看酒店内景,这才发现酒店虽然沿街门面很小,但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四合院。<br><br> <p class="ql-block">D7:</p><p class="ql-block">用完早餐后就去参观寂静之塔。山顶上那个圆形的就是一座琐罗亚斯德教的天葬台,下面那些破败的建筑就是远处村民送葬来到后的歇息场所。这座天葬台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仅用来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波斯人用拱建造房屋的艺术确实精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寂静塔后便去了不远的【拜火庙】参观。建筑没啥特别,不过翻译介绍说神庙中供奉的圣火已经燃烧了千年以上。神庙门头上的图案寓含着很多意思,翻译解释说,简单的讲就是要做到三好,既想的好、说得好、做的好。这个图案好像在波斯波利斯的遗迹中也见到过。拜火教也称袄教,就是古波斯自己的教派,琐罗亚斯德教。虽然拜火教在伊朗已经成了一个小小的教派,但亚兹德却是拜火教的中心。</p><p class="ql-block">古波斯在被阿拉伯人占领后就改信伊斯兰教了,不过伊朗的伊斯兰教多为什叶派,全世界伊斯兰教中90%却是逊尼派。</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回到酒店休息,同伴住的一个房间很有特点。房顶上有个圆拱,上面留了好多装着彩色玻璃的圆洞,太阳投射下来想睡懒觉都不行,何况这里天亮得特别早。</p> <p class="ql-block">休息到16:00出发,翻译先带我们去了一家饮品店,请大家享用藏红花冰激凌和玫瑰花冰激凌,特别甜。随后来到了亚兹德旧城游览。</p> <p class="ql-block">旧城里有座【亚历山大监狱】如今成了个小学,所以只能看看外观。之后穿过一家地毯店,到其屋顶鸟瞰了亚兹德旧城。天台下来后,老板请大家喝了茶并展示了他的地毯,不过最终生意没做成。</p> <p class="ql-block"> 18:04赶去参观聚礼清真寺(也叫居麦清真寺、礼拜五清真寺),路遇一群军人,大家一紧张。没想军人们对中国人很热情,还热情的与大家合影。</p> 18:40来到阿米尔乔赫马克建筑群广场,在这里又遇到了好多喜欢合影的波斯人。19:00结束参观去饭店用餐,然后回酒店睡觉。 D8:<br>前往伊斯法罕的途中先去了梅博德。首先参观了奈林(Narin)城堡遗迹。据介绍这个有着5~6千年历史的城堡梅博德古城的一个要塞,百姓和士兵住楼下,官员住楼上。 这是一座五层的夯土建筑,用土坯和粘土建成。历经几千年依旧没有烟消云散,真是个奇迹。 11:06来到【鸽子塔】参观。这鸽子塔内部很奇特,介绍说它屋顶上有5座塔楼,其赭石色鲜艳夺目,可在塔楼的主体上吸引鸽子。内部有4000个20x20的孔,是让鸽子来此拉屎的。鸽子粪是最好的有机肥料,同时鸽子的粪便也被用于皮革鞣制和火药制造。伊朗的鸽子塔大多建于萨法维王朝,古人真是聪明的很。如今这种奇特的建筑是用来参观的。 不远处就是【梅博德冰屋】,圆锥形的屋顶下面是个大大的圆形深坑,是用于存储冬天的冰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50年前。这是如今仅存的少数几个土坯冰屋之一。<br> 午餐安排在一个漂亮的四合院。<br> 趁着还没开饭,团友们争相在入口门楼下追逐光影。 午餐后来到一座免费的废城堡——奈英城堡参观,之后就上车赶往今天的住地伊斯法罕。<br> 18:30夕阳西下时终于赶到了伊斯法罕,来不及入住先来到【鸠鸣大桥(也称哈鸠大桥、郝居大桥)】,奇怪的是桥下没水,太扫兴了。难不成是大旱了? 时间紧迫,赶紧赶往鸠鸣大桥上游1.5km处的三十三孔桥,由于正是下班时间车开到时太阳已经落山。伊斯法罕城横跨朝因达鲁德河两岸,因此有不少大桥。这两所是比较有名的旅游观光桥。<div>在桥洞下遇到正在唱歌跳舞的伊朗人,他们见到我们热情的拉着我们一起跳,但不允许我们拍照。回来后我们兴奋的告诉翻译,结果被导游严厉的警告了一番,要求我们以后遇见唱歌跳舞的一定不允许参与。因为说不定就是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比如说反对女子带头巾。据说断流是人为的,就是为了减少他们利用这里人员聚集而闹事。<br>在桥上又遇到了波斯美女邀请合影。</div> 直到19:53才入住桥边的parsian kowsar hotel,这是伊斯法罕当地 5 星酒店。酒店晚餐后自行来到三十三孔桥,沿河遇到坐在草地上聚会的伊朗家庭,他们会热情的邀请参与。在桥上还遇到与我同龄的一对伊朗夫妇带着女儿来此旅游,通过他们的女儿我们做了简单交流并合影留念。 D9<div>三十三孔桥就在酒店的对面,趁着早餐还没开始过去拍了张照。</div> 桥底中央。横向是大桥的一个个拱形孔,水大的时候可以过水,没水的时候可以在下面聚会,就像我们昨天遇见的那帮唱歌跳舞的伊朗人。 早餐后乘车经过一个很大的底下交通枢纽中心,9:20乘坐自动扶梯上到地面,然后进入了一条长长的带有枝杈的拱形通廊。翻译介绍说这是凯亦萨里耶巴扎,由于时间尚早,店铺还没开门。<br><br> 出得大巴扎便来到了【聚礼清真寺】又称“礼拜五清真寺”或“贾玛清真寺”。它是,城里最古老清真寺,建成于公元11世纪末或12世纪初。是伊朗拥有最大庭院(65x76m)的清真寺。是伊朗清真寺的典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div>入口门头两端高高耸起的两个圆柱名为宣礼塔,用来呼唤信众做礼拜的。入口凹进去的那个半圆拱名为伊旺,是众多清真寺建筑常用的装饰手法,也能提供宽大的空间。<br><div><br></div></div> 厚圆柱子和灰泥装饰的巨大祈祷殿。 这清真寺在两伊战争中部分被轰炸,不知在修的是否还是那战争损毁的部分。10:09参观完毕。 10:40来到伊玛目广场,参观国王清真寺也称沙阿清真寺或伊玛目清真寺。翻译介绍说清真寺正门上有一方釉砖镶嵌细工装饰的铭文,作者是阿里·列朝·阿保西,日期是公元 1616 年(正门完工日期),在下面还有另一方铭文,上面写有建造者的姓名——阿里·阿克巴尔·伊斯法罕尼,建筑工程监督者是穆希布·阿里·贝伊格阿劳。原来那时就有建筑质量终身负责制啊。<br>据说1616年正是伊朗清真寺上千年建造历史的高峰期,因此它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br>按宗教规定,所有清真寺的轴心(米哈拉布)必须正对麦加方向(亦即是该清真寺的东北至西南向)。<div><br></div> 这个穹顶不仅漂亮,而且由于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半球体,在升高过程中由多个不同直径的球面平滑过渡而成的,因此站在中心的下面说话时声音能清晰的传向大厅的所有角落,并会有种回音,感觉像是从天上传来的声音。其声学技巧堪称完美。 国王清真寺出来我们便去了广场东侧的谢赫·劳夫清真寺。它是由肖·阿保斯国王为敬重伟大的黎巴嫩学者谢赫·卢特夫劳而建。由于它没有宣礼塔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个礼拜堂。 午饭前去看了一眼四十四柱宫及花园。所谓四十四柱并不是说它有44根柱,据说是包含了倒影。来在这里更要欣赏大厅墙壁上的6幅壁画,它们是波斯绘画(西方人称之为细密画)革新的代表作。 午饭安排在伊斯法罕浴室餐厅,吃了羊肉大餐,每人四片烤羊排。味道真不错,可惜只有这一次。记得那次在大超市看见羊肉很贵的,每斤要合人民币90元左右。 午饭后又回到伊玛目广场,参观阿里卡普皇宫。 在皇宫的平台上俯瞰广场,对面那个圆顶建筑就是谢赫·劳夫清真寺。四点结束参观。 由于伊斯法罕是伊朗伊朗轻工业发达的省,纺织业位居全国首位。故翻译带着大家去她朋友的商店购买地毯,几位团友在仔细比对及讨价还价后拿到了自己喜爱的波斯地毯。之后又去了藏红花商店,听毕业于中国的伊朗商人详解藏红花的常识。这里的藏红花比国内便宜很多。但这一连串的集体行动也闹出了一次误解。 行程中有在伊玛目广场逛大巴扎的活动,但伊朗标价用的不是阿拉伯数字而是波斯数字。关键是即使你拿着对照表当看见潦草的手写价目是也是彻底懵圈,况且大多数伊朗人还不善英语。所以集体逛巴扎也挺不错。 翻译说晚上会给大家品尝一下中国餐,但是饭店比较忙需要排队等待。所以大家从日落时分就在伊玛目广场上闲逛,期待着美味。<div>伊玛目广场也是伊朗人喜欢的休闲场所。在这里我又遇到了好几位邀请合影的姑娘小伙。有趣的是我们在这里又遇见了昨晚在三十三孔桥上遇见的一家三口,又愉快的在国王清真寺前合了影。</div> 晚餐在一个只有一开间大小的伊朗人开的小饭店吃了一顿搞笑的中国火锅,也是此次伊朗之行最糟糕的晚餐。四个人给了三个鸡蛋,两小盘鸡肉、牛肉拼盘,两大盘蔬菜。火锅底料就在小碗中放了一小块,没有蘸料。 D10<br>8:45退房后前往阿巴雅尼(Abyaneh),据说是一个有着1500年历史的古村落。 <div>翻译说这里的村民至今还在用连她也听不懂的波斯语。你说我是如何与这位波斯老太太交流的?我们在说些啥?<br></div> 15:50来到卡尚,先去一个废弃的米尔扎.阿里汗驿站,其实它的历史不足百年,感觉是个凑数的景点。 16:32来到【费恩花园】,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000年前。据说它是伊朗同类型庭院中保存最好的一座。一年四季有喷涌的泉水(苏莱曼尼耶泉)。院内种植着用泉水浇灌石榴和无花果。在这里一位10岁左右的伊朗小孩抓拍了我们,并试了多种办法最终将照片传给了我们,他的父母一直在远处微笑着等他。<div>17:41入住卡尚当地四星negharestan hotel并在酒店晚餐。<br></div> D11<div>早上9:16我们先去参观了布鲁杰尔迪古宅,他是一位地毯商人。此建筑建成于公元1876年(伊斯兰阴历1293年),用了18年时间。<br></div> 然后去了艾哈迈德苏丹浴室,听说屋顶很奇特,我爬了上去。 浴室出来后又去了塔巴塔巴依宅院,翻译讲述了这个院子的主人与布鲁杰尔迪古宅主人的一段故事。爱情的力量就是大啊! 12:00出发前往德黑兰,16:08来到霍梅尼墓参观,这里不允许带照相机入内。大约半小时后结束参观前往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搭乘晚马汉航空W5077(空客A340-642宽体机)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飞行时长8小时,里程6456公里 D12<div>回归途中,在空中浮想联翩。</div><div>1、此次伊朗之行让我最惊讶的是,竟然有那么多外国人要与我合影,我做梦都没做到的明星梦就这么轻易的降临了。</div><div>2、伊朗的文明曾经非常辉煌,可惜我的历史知识太过贫乏加之准备工作不足,没能很好的欣赏她的历史和拍出理想的照片。</div><div>3、伊朗人民渴望了解世界,他们热情友好。但是如今他们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被严重剥夺了。</div><div>4、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当今世界的真理,愿我们的国人同心同德牢记国歌歌词奋发图强。</div> <p class="ql-block">附《中国公民伊朗旅行手册》链接如下:</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wxbFapPO_pk8b1Q2A8dq1A</p> <p class="ql-block">伊朗导游证很难考,导游在伊朗的收入和地位据说不错。但是很多伊朗导游中文不行,所以就需要配备能说汉语的伊朗翻译。就像我们的翻译,她自我介绍说在中国读书、工作过十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