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爸爸洛阳分校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奔赴抗日前线。但是他说,那段时间让他强烈地感受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悲壮!</p><p class="ql-block"> 保定军训</p><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练总监部下达命令,从4月起,在全国各省(市)举办高中学生集中训练,以3个月为期,实施入伍教育。这是国民政府准备抗日的举措之一。集中训练由各省驻军首长负责。</p><p class="ql-block"> 当时北京和天津两地的学生集中在保定训练。保定集中训练设总队、大队、中队和分队。地点就在原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爸爸任军训队分队长。 当时来参加军训的学生们全部是男生(女生主要学看护),个个热血沸腾,情绪高昂,有一股为抗击日寇、为投笔从戎做好准备的劲头。虽然军训期间生活非常艰苦,但是,这些热血男儿都非常刻苦的学习有关军事课程。军训间隙,他们还常常让爸爸讲打日本鬼子的事情,彼此关系很融洽。</p><p class="ql-block"> 谁知正在军训期间,《何梅协定》秘密签定的消息传来,军训被迫停止。当时参加军训的学生们,个个痛哭流涕,群情激愤!</p><p class="ql-block"> 爸爸回忆说:看到学生们悲愤难抑的情景,心中万分羞愧!作为一名军人,面对如此的丧权辱国行为而无能为力,不能赴国难,战疆场,夫复何言?爸爸说:当时他都无法面对军训的学生!所以,跟学生们离别之时,爸爸一个人躲在宿舍里,蒙着被子独自难过,不忍跟他们告别。学生们就跑到他的房间门口喊:队长,我们走了。还听到一个学生大声的喊:队长,我们战场上见!听到学生们的话,爸爸一下子红了眼眶,好似钢刀刺心!学生们离开后,爸爸起来擦擦眼泪,把每个学生留下的照片和信收起来,还是决定乘车赶到车站送他们一程。爸爸说:离别情景他终身难忘!车上车下,他和学生们相对流泪,挥手告别,直到火车越离越远。第二天,爸爸就赶回赵县原部队。 </p> <p class="ql-block"> 一节“无声课”</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情爸爸印象很深。那是爸爸在长安军官训练团(1936年6月,张学良在西安王曲镇创办了“长安军官训练团”)受训时上的一节课。</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底,蒋介石到军官训练团训了一次话。大意就是要坚决剿共,戡乱是国家的根本大计,“攘外必先安内”等等陈词。有趣的是,蒋介石训完话走后,张学良的参谋顾问就来上课。只见他一声不吭,先在黑板上写出“先安内而后攘外”,又在下面写上“先攘外而后安内”。然后把上面的“先安内而后攘外”打上“X”号 ,再把整句话擦掉,只留下“先攘外而后安内”这一句,然后对我们笑一笑,说声:下课!学员们都会心的笑起来。老师上课不讲话却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p> <p class="ql-block"> 促膝谈心</p><p class="ql-block"> 当时在长安军官训练团,有一个张姓学员,跟爸爸睡一个铺,是东北哈尔滨人,也是连长。他的父母兄妹都被日本飞机炸死了。提起日本鬼子他就咬牙切齿。他经常叹气说:于国不能尽忠,于家不能尽孝,枉为男人!他对“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出东北十分不满。爸爸是东北义勇军出身,也体会过什么是孤立无援,什么是悲愤难抑,被迫撤离东北,东北的父老乡亲是什么心情!所以,爸爸跟他很谈得来,经常促膝谈到深夜。</p><p class="ql-block"> 爸爸还问过他关于红军的事情。因为爸爸驻扎在河北赵县,没有跟红军打过仗,对红军的事很好奇。他说:仗早就没打了,也实在是没法打。红军善于攻心,两军相对,他们会喊:东北军的弟兄们!中国人打中国人不算英雄!要打就打日本鬼子!要打就往东北打,不要在西北打!东北的父老乡亲都在盼着你们啦!而且,他们还优待俘虏,原意回家就放。所以,不少东北军士兵就开小差回东北了。好长时间没有跟红军打仗了,原以为少帅是想保存实力,没想到少帅是想联共抗日了!这下可好了,我们要好好大干一场,为国为民,效忠尽命!</p><p class="ql-block"> 爸爸说:军官训练团结束时,他俩击掌发誓,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可惜的是,此去经年,再也没有了彼此的音讯。</p><p class="ql-block"> 1937年“七七事变”,由此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