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轻的时候,从电影《庐山恋》中,一次次地饱览庐山的无限风光。印象最深的是,清晨的一缕阳光,照在高耸入云的古松树上,那道道金光透过枝叶,投射在云雾缭绕的松林间,一个年轻的小伙一遍遍地练读:I love the morning of my motherland……当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总会激起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庐山的向往。 </p><p class="ql-block"> 时隔几十年,我终于来到庐山。</p><p class="ql-block"> 这是又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是托了曾姐的福。那天晚上我给曾姐打电话,问她这两天忙什么,身体可好?此时,她的女儿女婿来家看她,要带她去庐山玩。曾姐的女婿,一个孝顺、善良,聪明、能干的70后。听说是我来的电话,就说,叫赵姨和我们一起去玩吧。就这样,应曾姐和她女儿女婿的热情邀请,我踏上了去庐山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早上七点从南京出发,一直是女婿在开车,真是辛苦他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九江市</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时五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九江市柴桑区,裕园路7号的停车场。此时,正值中午,暴烈的阳光凌空倾泻,刚从空调车里出来的我们,如入烤箱。停好车,带上行李,来到只写着“售票大厅”字样的大厅。曾姐的女婿买好了上山的缆车票,我们乘摆渡中巴车来到索道口。</p> <p class="ql-block">乘缆车看风景,高高在上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曾姐的女儿海燕和她的爱人礼文在缆车上</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午12点多,我们入住酒店花经堂。就在我们放下行李,去餐厅吃饭的时候,接到南京同学电话,说我们的刘老师今天上午突发疾病离世!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上午在车上,我和曾姐还聊到刘老师,说好久不见他了,等庐山回去,一定要去看看老师。(难道这是心灵感应吗?)刘老师因身体不好,已经离开写作班一年多了。本来早就有计划去刘老师家看他的,先是因为第二波疫情,后来又是天气炎热,就这样一直拖下来了。真应了那句“来日并不方长!”</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身在千里之外,惊闻噩耗,却不能去看他最后一眼,送他最后一程。这可如何是好!</p><p class="ql-block"> 下午,海燕和礼文出去玩了,我和曾姐无心赏景,回到酒店,联系了在南京的同学,委托她们代为转达哀悼之情。我们沉痛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敬爱的刘老师,是我老年写作的启蒙老师。他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兄长。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活在他为我们批改的文章中……</p><p class="ql-block"> 已经是下午五点了,我和曾姐走出房间,到酒店附近走走。</p> <p class="ql-block">翠林环抱的“如琴湖”,因湖的形状酷似一把小提琴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我们俩在如琴湖畔随便拍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行。本想去仙人洞的,见天色渐晚,即原路返回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小镇,灯光,星星点点地洒落在绿林间,静谧而美好。我和曾姐走进离我们入住的酒店不远处的别墅餐厅。据说,当年的蒋介石夫妇也常来这个餐厅呢。</p><p class="ql-block"> 晚上的气温只有20度左右,我感觉有点冷,浑身无力酸痛,不想吃东西,曾姐也说没有食欲。我们要了两碗青菜肉丝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我还是觉得浑身发冷,这才意识到自己是感冒了,幸好,我带了感冒药,赶紧吃上,喝了几大杯水,冲了热水澡,就上床了。因浑身难受,也睡不着啊!到了后半夜又不停地咳嗽,我们觉得是房间里有病毒。曾姐跑去餐厅要了一碗醋回来,放在烧水壶里烧开,熏房间,但愿能杀死病毒。</p><p class="ql-block"> 让姐姐受累了。值得庆幸的是曾姐没感冒。</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感冒症状没有减轻。为了不影响大家游兴,我隐忍病痛,和大家一起出发。</p> <p class="ql-block">“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的这首七绝,就是写于此地——花经亭。</p> <p class="ql-block">进入悬索桥景区</p> <p class="ql-block">在悬索桥上留下我们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庐山悬索桥,始建于1993年,又称铁索桥,座落在神龙宫地带,横跨于将军河面,悬空险秀。现在我们看到的河一片青翠,只有窄窄的一条小溪,在林草中流淌,发出悦耳的叮咚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台阶下去,不知要走多少级才能到涧底?走到底还必需原路返回,往返大约要近一个小时。从涧底往上,能看到“一线天”等奇妙景观。下到一半路程,我们实在是走不动了,“上山容易下山难”啊!更何况,一会儿还要再爬上去。就在半道拍几张照片,录个视频吧。</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位置感受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从半山腰往山顶看,在山的皱褶里,有一条白色细线,自上而下的流淌,那是山泉与雨水会合成的“一线天”,这样的一线天,在很多皱褶里忽隐忽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石门涧景区有个铁船峰,若要上到山顶,需乘缆车,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隔涧相望。</p><p class="ql-block"> 铁船峰,是庐山五岳中最高的一座山峰,它形态奇特,犹如一艘巨大的铁船,因此而得名铁船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仙人洞,毛主席曾到过这里,并留下举世闻名的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美庐,是一座英式别墅。它曾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夏都官邸,也是毛主席的行辕,是唯一一座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都居住过的房子。</p><p class="ql-block"> 走进这栋别墅,当年的物件还在。物在人去,不由让人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美庐别墅出来,乘景区大巴直奔三叠泉。都说,“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其实,我和曾姐从石门涧上来,那几百级台阶的上下,已经到极限了,腿疼的举步维艰。三叠泉要上下五千多级台阶,我听而生畏,再好的景色也不去看了!肯定是不能亲临了。曾姐也说去不了了。我如不是感冒了,也许想试试,走到哪算哪,就像在石门涧。现在万不能涉足,就在小火车站等俩孩子回来吧。</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只能开到这里,下面的两千六百级台阶,要先下去,再原路返回,就是五千多级台阶,全靠徒步。我和曾姐只能是望台阶兴叹,就在小火车站下面的树荫下休息,伴着穿山而过的清凉溪水等候,也别有一番情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毫无征兆的下起了大雨,瓢泼大雨持续下了40多分钟,好在我和曾姐在下雨前已从沟底回到小火车站等候区,这个候车的地方,其实就是一处大走廊,两头有房子。一头是一个小型超市,另一头是工作人员售票的工作室。中间放着几排简易长桌、椅,两边没有墙,即使坐在这里,身上也还是被溅入的雨水打湿,坐在边上的我们只好用伞挡着外侧。</p><p class="ql-block"> 眼看着就下午五点多了,海燕和礼文还没回来,导游说往返需要两个小时的,现在已经两个半小时了,曾姐有点着急了。我安慰着曾姐说,他们俩是成年人了,会设法避雨的,再说,山上到处都有卖雨衣的,放心吧,不会有事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下来的台阶。</p><p class="ql-block"> 大雨中,大多数人都是穿着一次性雨衣,也有打伞的 。但不管是打伞的,还是穿雨衣的,无一例外的是:鞋子、裤子、裙子,全都像是刚从水里捞上来的。有的小伙子干脆脱了上衣,拎着鞋子,任凭雨水淋浇。一个小个子男士急冲冲从台阶下来,胸前呵护着用白色雨衣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孩子,而自己已浑身湿透。进来后,他把孩子递给和他一同下来的、穿雨衣的老人,那个老人应该是他的母亲或岳母,我泪目了,赶紧用手机跟着他拍下了几张照片。这就是父亲的担当!一个有担当的男人,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高大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海燕和礼文终于安全的回来了,海燕还录下了三叠泉的瀑布,录视频的时候,雨还没有下。</p><p class="ql-block"> 礼文没敢下到泉底,他怕第二天开不了车,这是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上庐山的第三天,今天的第一个景点是含鄱口,下了景区交通车,还要步行十多分钟。</p><p class="ql-block"> 含鄱口是庐山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今天没有太阳,雾气还很大,走在通往含鄱口的山路上,我们时不时就会置身如烟似絮的云雾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段没有雾了。一大片杉树林吸引了我们,把根裸露在地面的杉树,却能长得这样高大挺拔,可见这片土地是多么地肥沃。</p> <p class="ql-block">这棵大树竟然长在石头上</p> <p class="ql-block">曾姐的女婿礼文,总是把妈妈的包背在自己的肩上,走台阶的时候,他总是走在我们的后面,上、下车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每次吃完饭,他总会到吧台取来牙签递到我们手上。</p> <p class="ql-block">含鄱口到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被缭绕的云雾所替代。听导游说,若在晴天,登上含鄱口眺望五老峰,以蓝天为背景,五老峰呈现毛主席的头像剪影,犹如伟人朝天安卧。此时此刻,就让想象来填补吧。</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曾在这个石条凳上小坐歇息,并留下照片。石凳背后就是鄱阳湖,现在看到的只是白茫茫一片,是湖?是天?是云?看不透。</p><p class="ql-block"> 我俩也在主席坐过的石凳上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含鄱亭前</p> <p class="ql-block">雾气蒙蒙,继续缭绕,空气里弥漫着湿湿的清香味,礼文继续背着两个包,我们原路返回,离开含鄱口。</p> <p class="ql-block">形影相随,和睦恩爱的海燕夫妇。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在去“庐山博物馆”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庐山博物馆门前的气象监测仪</p> <p class="ql-block"> 庐山博物馆,建始于1960年,是为毛主席居住庐山而修建的别墅,位于芦林湖畔,称作芦林一号别墅。50—70年代,毛主席三次登临庐山,主持召开中共中央重要会议,前后居住100多个日日夜夜。一个古稀老人,为了国家和人民,夜以继日的工作。看着墙上展示的毛主席在庐山的一幅幅照片,仰视他那亲切慈祥的面容,仍能激起我难以诉说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第一次和谈。“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兄弟联手,一致抗日。</p> <p class="ql-block">礼文在博物馆内认真观览。他很喜欢历史,懂的也很多。</p> <p class="ql-block">芦林一号别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在庐山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庐山会议”会址。</p><p class="ql-block"> 庐山的天气,一会儿太阳,一会儿雨,湿度大,气温也是忽高忽低,加上感冒(回南京新冠测试,我阳了,曾姐也阳了,比我晚了几天),真快顶不住了,好在,我们就要下山返程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庐山,除了让人向往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景观,还有一座叫牯岭的小镇。小镇位于九江市庐山脚下,有常住居民1.5万人。是庐山名胜区管理局所在地,也是庐山游客接待中心。海拔1164米,有云中山城的美誉,这是一个最接近世外桃源的地方。600余栋别墅耸立其间,近20多个国家分割了这些别墅。</p><p class="ql-block"> 这些别墅,是一个英国人骗租一万多亩土地建造的,风格迥异,犹如一座万国建筑博物馆。这些别墅的存在,给阴柔秀美的庐山增添了一份异国风情。</p><p class="ql-block"> 庐山,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避暑胜地;是中华千古名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发源地。陶渊明、苏轼、白居易、李白等4000余名文坛巨匠到过庐山,写下了16000余首诗词歌赋。</p><p class="ql-block"> 庐山,不愧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山。短短三天时间,还有好多景点来不及观览。虽然只看了几个主要景点,却也给我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感谢礼文贴心安排,呵护!</p><p class="ql-block"> 小镇夜景图来自网络,致谢!</p><p class="ql-block"> 2023.8.27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