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访前朝无字碑(北镇庙无字碑传说)

风雨一度

<p class="ql-block">造访前朝无字碑(北镇庙无字碑传说)</p><p class="ql-block">文/风雨一度</p><p class="ql-block">碑中无字俏尊容,</p><p class="ql-block">造访前朝女圣名。</p><p class="ql-block">功过何曾青玉案,</p><p class="ql-block">熏心自诩四条屏。</p><p class="ql-block">明空难能同日月,</p><p class="ql-block">青史悠然共风行。</p><p class="ql-block">正道无间传百世,</p><p class="ql-block">是非善恶后人评。</p> <p class="ql-block">北镇庙古称“碑子庙”,有历代帝王祭山东巡时所立的石碑共56通,历朝历代的皇帝对闾山都倍加尊崇,或是亲临祭奠,或是派遣官员代祭,北镇庙祭山活动曾持续一千余年。而神马殿中,有一通无字碑,却显得与众不同。似乎与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异曲同工之处。是非成败转头空,功与过无从说起。历史的丰碑,也包含着多少政治的不得意、和满腹愁苦无奈的声情内涵,只不过,都想把人生那利欲熏心的“四条屏”展示给后人看。</p> <p class="ql-block">武则天为自己精心打造的“曌”字,和她千年的“无字碑”一样,想强调的是自己帝王的功业,可惜哪有日月同天的道理,最后还是把帝位还给了李氏。那通无字碑也成为世人的笑柄。无独有偶,北镇庙神马殿中的无字碑,虽然无字,却传播着贪名爱利的条条罪恶,历史的车轮依然无息的法转,是非善恶,大道无间。</p> <p class="ql-block">《北镇庙无字碑传说》</p><p class="ql-block">文/风雨一度</p><p class="ql-block">光绪十八年(1892年),左宝贵请示朝廷,拨款重修北镇庙,命马晓昌监修。要求正殿七间,偏殿五间。结果,马晓昌把正殿修了五间,偏殿修了三间。并为自己做了一通石碑,准备给自己立传,可还没等往石碑上刻字,就已东窗事发,立斩马晓昌于北镇庙前。但庙已修成,也就形成现在北镇庙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而那块还没有来得及刻字的石碑却安然的躺在那里,直到解放后,北镇县委在万紫山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在扒掉北镇庙行宫时,把这块碑用作纪念塔的基石</p> <p class="ql-block">话说北镇庙有56通石碑之多,石碑下面都有一个龟驮(赑屃,龙生九子,其六子,平生好负重)。上面也都有一个鱼龙纹的碑首(负屃,龙之第八子,平生好文)。</p> <p class="ql-block">由于,无字碑被用做纪念碑的基石,两位龙子在北镇庙内亦没有个安身之所,寂寞难耐后野性大作,终于在一天雾雨迷离的清晨,借水雾远遁至四十里以外的中安镇北杨台村与吴家乡高台子村交界处,也是沈山铁路,青堆子与大虎山(以前叫打虎山)中段的一处水滩。从此,此地就多了一个黑鱼精(负屃所化)和一个乌龟精(赑屃所化)。</p> <p class="ql-block">却说光绪二十一年,在济南府阎家庄逃难至此的阎姓一族十六口人,在此地落户。因为二龙子终年在此行雨泽田,方圆十几里都水草丰盈(就现在讲,也还是鱼米之乡)。但毕竟是野龙难伏,经常出来吃些牛、羊、猪、狗之类,后来,有时也吃些过往的客商。因为阎姓人与当地的孙姓近邻经过繁衍,由以前的十几口人逐渐的形成村落,但阎姓为大户的。所以把离他们最近的这个大河滩取名“阎大卧子”,又名“卧龙滩”。</p> <p class="ql-block">1931年9月18日晚上,日本帝国主义强行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预定的阴谋,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和锦州一段(即阎大卧子桥一段)路轨炸毁,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以此为借口,日军当即向沈阳进攻,6小时后,将沈阳全城占领,酿成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p> <p class="ql-block">“九·一八”事变后,关东军占领东北,对满铁的军事运输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大,满铁又全力修筑铁路复线工程。于是,日本关东军对沈山铁路自然也在修复之中,因为“阎大卧子”水深,且淤泥层雄厚。</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派出精良的工程人员到此架桥。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几个桥墩立在了水面上。可是在工人们第二天早上准备铺设大桥桥体时,骇然地发现,桥墩不见了,而且看桥的工人们也没有了踪影。日军军官也感到非常疑惑,调查无果,无奈迫于上级工期有限,再次下令修桥。</p> <p class="ql-block">这时听翻译官说,这里有黑鱼精和乌龟精作怪的故事。军官不信。待到桥墩再次修好,派二十多日本兵在此看守,没想到次日清晨,有兵士报:桥墩又不见了,二十多人全都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而且没有半点的可疑迹象。军官大惊失色,到了施工现场一看,果然平静的水面上什么都没有了......。就这样,反复修了三、四次,都是一样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这时建桥的工人和士兵们都懵了,当地人说:这是王八精它驮不到石碑,就把桥墩都驮走了。军官也将信将疑,但没有办法,只得派人另选一处地方建桥,绕过“阎大卧子”。</p> <p class="ql-block">于是在“阎大卧子”的二百米开外,修起了大桥,这时驻沈阳城的日本关东军也知道了消息,怕延误了工期,在新民府派兵日夜赶工修建大桥,也就是现在,在阎大卧子的河滩两岸,还有残留的“没被王八精驮走的俩个桥墩”。如果你从沟帮子坐火车去沈阳,到了这里时还会看见这一奇观的。</p> <p class="ql-block">自从沈山铁路复线起,“阎大卧子”方圆几十里常年内涝,水灾使百姓几近颗粒无收。有人说,是二龙嫌这里水太浅,作法要把这里变成龙宫了。百姓们都慌了,都纷纷捐钱要给二龙子修庙,给他们建一个能够受香火的地方,百姓们才好安生啊!可是在哪修呢?</p> <p class="ql-block">正在人们讨论的时候,村长阎荣说:“不用修了,有现成的。在我姑爷那屯有一座神殿,都荒费多年了,只要收拾下,再塑俩个金身像就行了。”原来,在离此十五里的的地方就是阎荣女儿的婆家,在那里有个建有嘉庆年间的一座无梁、无柱的神殿,叫“无梁殿”,已荒费多年了,因为年代久远,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建的庙,供的什么菩萨,又因何荒费了。</p> <p class="ql-block">于是,正好以“无梁、无柱”,取“无拘无束”之意,来供养二位龙王。阎荣的姑爷陈红臣和乡亲用捐来的钱开始重修大殿。等大殿焕然一新的那天,在乡亲们敲锣打鼓地迎请二位龙子金身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本来塑的是两尊神像,而在“请龙仪式”的时候,赑屃(王八精)的神像却突然不见了。但没有办法,只有一尊神像的龙王殿(无梁殿),从此享用着人间的烟火。百姓也有了风调雨顺的好年景,真正的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了。于是,“无梁殿”改为“五粮店”,也就是现在的五粮乡。</p> <p class="ql-block">却说,本来两尊神像为什么剩下一尊了呢?原来在乡亲们商量为两位龙子修庙的时候,这哥俩儿就知道了。八弟负屃挺高兴,是因为终于有个可以受人间烟火的地方了,总比在这个水滩做妖精强啊。但老六赑屃却不以为然,心想:我堂堂龙子,怎能在那小庙屈身,不如在这一水滩修身养性,所性就做个妖精,等到时机成熟,总会有出头之日。于是潜入龙潭,不再惊扰百姓,一心修行去了。</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感动上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83年3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维修北镇庙大殿,置一通新无字碑立于神马殿内。但是只有一个龟趺驮着“无字碑”,而碑首却少了好文的负屃(有人说负屃好文,但因为碑上没有字,所以没了它的身影。岂不知,它已在五粮乡尊为龙王,保佑着一方的平安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