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来成都的第一天,我们来游览乐山大佛。为了更好的看到大佛的全貌我们选择乘船前往。船行驶一段时间后,我趴在窗子上发现,三江的水汇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分界线,有一艘小舟行驶在这条分界线上,非常有意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各位旅客,现在我们的船转个弯后就可以看到乐山大佛了。”随着讲解员的声音,大佛慢慢出现在我的眼前。哇,这就是乐山大佛,他的做工是那么精细,尤其是他的手脚,甚至连指甲盖也看得一清二楚。再往上看,大佛胸口处有许多小洞,为了保护大佛不受雨水的风化,巧妙设计排水设施,隐而不现,在大佛的发髻与衣襟部分都修建了排水沟,千年来一直保持了他的原貌。这种设计,既保护了大佛不受风雨的侵蚀,又在外观上维持原状,真是建筑史上的一种创举。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话说为什么要建这做大佛呢?刚才说到了,这里是三江汇集处,在当时最让人头疼的是水患,每当发大水时这里都民不聊生。一个叫海通禅师的人减少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并招集人力修建了这尊弥勒坐佛,也就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可是修到肩膀时海通禅师就去世了。后面经过两代西南节度使的努力下,历时九十年,终于修好了。据说当这江水没过佛脚时,说明就要发大水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可小觑的,除了乐山大佛巧妙的排水系统,千百年前的防水工具至今也在被沿用,请关注下一篇《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