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秋之美,在于绚烂与积蓄;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b></p> <p class="ql-block"> 在“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新课堂”征程中,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习作教学的有效策略,解决一线教师在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困惑,更好地将大单元习作教学落到实处,促进教师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开展和提高,2023年8月25日,在第七师教育学会的组织下,胡杨河市共青中学黄红娜兵团名校长工作室与方彬名师工作室携手成功开展了以“大单元教学”系统整合下的习作教学探究为主题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讨活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特邀江苏省南京市“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专家团队来七师现场指导,参加本次活动的单位有: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黄红娜兵团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方彬名师工作室、七师各市、团小学。</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有四项议程: 领导致辞、课例观摩、专家点评、主题讲座。针对教师在践行新课标时的难点、困惑,聚焦“大单元视域下的习作教学”开展研讨,为老师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路径。胡杨河市共青中学黄红娜校长、方彬副校长、七师教育学会小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娟老师、各学校备课组长、理事、教研室主任、七师研培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骨干教师全程参与了活动。</p> 初秋有暖阳,求索在路上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胡杨河市共青中学校长黄红娜首先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团队的欢迎和感谢,同时也表达了对七师全体语文教师殷切希望,她希望老师们通过开学之初的这次教研活动拓宽教科研渠道,引领广大教师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在“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新课堂”的征程中,在平时的业务专研中多下功夫,加强思辨问题引领,提升思辨力,发展思维力,进而推动“大单元教学”集备活动,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让习作在语文课堂真实地发生,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学语文,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语文学科素养,保持真学习、达到深学习、实现会学习。</p> 课例展示,精彩呈现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研讨展示课教师简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邵艳红老师</b> 中共党员,小学一级教师,被评为七师教坛新秀、青年岗位能手、师级骨干教师,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六年实践总结评比活动中,被教育部课程研究所和中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评为优秀教师。获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兵团一等奖,七师信息化教学课程课例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李娟老师</b> 中共党员,中小学高级教师,兵团小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七师教育学会小语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七师教育学会“李娟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师“骨干教师”。从教以来多次被评为师、团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模范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十佳辅导员”,在兵、师、团组织的教师教学大比武、教学论文等活动中获一、二、三等奖,七师第二届“青少年道德标兵”,“党员先锋岗标兵”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方彬老师</b> 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淮安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近三年,在省市级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研究课四十余节,曾获江苏省“杏坛杯”课堂教学评比特等奖。二十余篇文章在《中国德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师》等刊物发表。主持省“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依据中华经典诵读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等课题已圆满结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马金花老师</b> 中共党员,南京市九龙小学副校长,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江北新区语文名教师、江北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李亮博士工作站学员,江北新区领航特后班学员,曾获南京市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全国语文白板赛课一等奖,南京市心理赛课一等奖。工作以来,先后荣获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主持市区科研课题,多篇文章发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王蒙老师</b><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共党员,江北新区杨德</span>铸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学员,201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她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先后获得“江北新区青年岗位能手”“江北新区首届教坛新秀”“江北新区优秀班主任”“江北新区德育优秀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研讨展示课教师风采</b></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研讨课由邵艳红老师执教《夏天里的成长》,课堂上,邵老师立足大单元教学,从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喜欢的季节入手,引导学生联想到夏天成长的事物,课堂气氛活跃,通过具体事例,教学结合,让学生明白了成长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研讨课为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例文,由李娟老师执教,在李娟老师的课堂上,重点呈现的是习作例文的教学策略。李老师的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用《爸爸的计划》和《小站》两篇习作例文组织教学,在高度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步步推进,层层提升,让学生习得习作从不同方面、举不同事例、详略得当的表达技巧。李老师从学生的需求入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和知识给养。</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研讨课是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由方彬老师执教,方老师从单元立意出发,紧扣“语文要素”,理解习作要求,深入体会情感;尝试“读写结合”,细化写作要素,带领学生由感知入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手法,教练结合,现场陪学生一起写作。精彩的课堂呈现内容引发了老师们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学习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研讨课为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由马金花老师执教。马老师首先在“猜一猜”的游戏过程中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引导学生放大人物特点,由一句话到一段话,让从外貌、爱好、性格、优点着手,从而掌握习作方法。在沉浸式的课堂里,马老师很关注学生的学,通过设置情景,巧妙引导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让学生的能力提升于课堂的无形之中。马老师的课让老师们对大单元背景下的习作教学有了直观和清楚的认识,也引发了老师们对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及要求的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第五节课执教的是王蒙老师,执教内容为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漫画”老师》。王老师的课堂环环相扣,通过三幅漫画激发学生兴趣,以支架式、任务型单元统整的策略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认知、在方法中感悟、在快乐中习作。立足学生的习得,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立足拓展性学习任务群,引领学生在听、说、读、想、写中多方面领悟到了习作的要领,课堂氛围融洽活跃,课堂扎实有效,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思维的进阶。</p> 专家评课,精彩剖析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一、特邀专家简介</b></p> <p class="ql-block"><b>卞志娟老师</b> 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副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质量评估科科长,主要从事教师职后培训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习作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主持市级立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读写微课程开发与活动设计》,先后发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文章、习作教学论文、案例五十余篇。</p> <p class="ql-block"><b>狄成艳老师 </b>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南京市力学小学海德北岸党支部书记,校长。江北新区语文学科带头人,江北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江北新区优秀党员,江北新区教科研先进个人。</p> <p class="ql-block"><b>杨德铸老师</b> 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北新区领衔名师,江北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主持江苏省重大立项课题,主持南京市“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课题,主持南京市区域重大前瞻性项目《唤醒儿童的小学语文》,40余篇文章在各级期刊发表,两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收录,2021年出版专著《品质课堂:语言教学新样态》,2022年个人主持的《新样态唤醒课堂“小学语文区域培训项目”》获南京市特等奖。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南京市培训工作先进个人,南京市先进教育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二、专家点评、主题讲座</b></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三节展示课之后,由特邀专家卞志娟教授进行了课堂点评。卞老师围绕大单元视域下的习作教学这一难上加难的问题同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卞老师从“依标据本做研究、单元整合巧设计、学情分析聚目标、夯实知识打基础、提升认知达素养”等几个方面对三节研讨展示课的优点进行了肯定,也指出了每一节课的不足,她进一步强调,新的课程标准不是对过去的一种颠覆式的改变,它是一种积极的、有意义的传承与创新。这需要老师们在“整合、重组、对话”三个关键词上转变观念,大胆研究。作为教师,要不断发展自我,积累专业知识,锻炼教学技能,还必须有深度思考的能力,要能引导和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写作话题,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下午的两节研讨</span>课之后,由特邀专家狄成艳教授做点评。狄老师从大单元视域角度对马金花老师和王蒙老师的课堂呈现做了精彩解读,她对两位老师的习作教学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需求、习作形式,教学活动和评价策略都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习作教学应转变理念,要变“教师需要什么”为“学生需要什么”,并从学习情境、学习体验、方法指引和习作任务几个方面进行了习作教学的阐述和说明,给老师们以启发和思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针对“大单元教学”系统整合下的习作教学,由特邀专家杨德铸老师进行了《习作单元的目标拟订与策略选择》主题讲座。杨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习作研讨展示课活动中,几位老师们对单元整体的关注和篇章联系的思考,然后从“核心素养”出发,把习作单元的目标拟定与策略选择的重要性传达给了我们,指出习作教学要把握住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简而明”,要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调动学生创作需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状态、交流状态、生成状态;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丰富学生的认知经验;提高学生的习作欲望。杨老师还将大单元习作教学与传统的习作教学进行对比,采用“变”与“不变”的方式,提出了课堂的五点建议:核心要素延展化;教学目标精细化;教材内容教学化;教学过程活动化;教学评价个性化。杨老师的讲座有实践,有案例,有深度,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感触。</p> 互动交流,思维碰撞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胡杨河市共青中学承担,学校成功完成了线上直播的任务,把七师12所小学和黄红娜兵团名校长工作室七师辖区外成员校小学语文教师联结在了一起,共话习作教学研究。活动结束后,有的老师从情感体验、语言运用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认为今天的展示课是“富有生命力的习作教学”。有的老师从本次习作主题出发,交流了在活动中的思考与启发。还有的老师立足于习作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收获,强调要“更新观念,打磨教学能力,在自我提升中培养时代新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借教研东风,走探索之路 <p class="ql-block"> 初秋之时,开学之际,老师们借网络齐聚,共研共学共思考。短暂的教研旅程,八小时满满收获,老师们的努力与坚持是为了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灿烂的明天,也是为了下一阶段更好的起步。本次教研活动既是一次思想上的革新,又是一次教学工作的引领。在习作教学的艰难的研讨路上,有待我们全体老师继续探索实践,共画美好的教育蓝图!</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更远,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整个集体的研讨,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237, 35, 8);"> 在“走进新课程、走进新课标、走进新课堂”征程中,习作教学任重道远,让我们借本次研讨活动的东风,一路探索,一路反思,一路成长,让语文习作课堂更生动,生情,生趣!</b></p> <p class="ql-block">编辑:师志荣</p><p class="ql-block">照片:杨甜甜</p><p class="ql-block">审核:文 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