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山谱新篇

奚星炎,江西(南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美丽富饶的赣南的最南端和粤北的梅岭相毗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梅岭的山脚下,有两支山脉拔地而起,以全新的姿态由西向东一路奔来,如苍龙,似长蛇,中间携带着秀丽的章江,时而高昂起头,时而低俯着腰,一路风光来到江西南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里,芙蓉花开花似锦,的卢马放马平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美丽的景色和雄伟的气势撼动了这正在奔腾的山脉,那如苍龙的山,留下了自己最精华的南山和文峰山,继续东进去汇合长江边上的庐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那似长蛇的脉,伸了伸腰,舒展了下筋骨,突然一跃而起,来了个一波三折,横卧在蓉江边上安家不走了。赤水河迎面走来紧紧地围绕在它的身旁,这就是现在的旭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三山到来,两江相合。气势雄伟,蔚为壮观。每日里南山文峰山翩翩起舞,旭山披上霞光,两江尽情歌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名山大川大聚会,顺风盛水尽彰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这里就是我们南康奚氏家族的家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早在1400多年前,隋朝(公元581一618年)年间,河南的奚永清来到这里站在旭山之巅,发现这山方圆几十里,它地处中央,山势起伏,蜂腰鹤膝,婉转秀气,四周无比开闊,远处群山怀抱,近处河水环绕,南边南山关照,东边尖峰巧妙,西边田野平整,北边两水合抱,大旱之年水充足大水之年水不涝,大有任凭风浪起,稳座钓鱼台之势,早上迎朝阳,晚上抹夕光。风景优美得天独厚,真是伯乐识马,永清识山,我们奚家的奚永清来到这里成为有史以来南康的第一位拓荒者,比北宋元年(公元960 一1127 年)正式建立南康县城早了300多年。西晋(公元280年)设立南康郡还只是个行政规划,南康县城所在地还渺无人烟。所以南康县誌上记载为先奚后城。南康龙华的奚氏在明朝年间是从旭山分居过去的,后又有一部分迁居上犹县黄埠镇埠前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唐朝军师徐茂公南巡路过旭山,叹为观止,兴建宝塔一座,昭示后人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必将成为大气候。</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0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要特别感恩来自中原大地的奚永清,我们的老祖宗,当年披星星戴月亮,披荆斩棘为我们南康奚氏家族,开创了一个旱涝保收风调雨顺温暖幸福的家。数典不能忘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们南康奚氏家族继承和发扬老祖宗的优良传统,为‘’奚"字争光,关爱"奚‘’家大有人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在地方上想享有盛誉的德高望重的奚昂智老先生,十八岁毕业于赣州师范,1951年走上人民教师的神圣岗位,是新中国第一批有资质的公办教师,首任岭背小学校长。一直教书育人到退休,被评为高级教师。他对奚氏家族的事满腔热忱。上世纪70年代初还没有自来水,全姓300来号人的生活用水就靠两口水井,而90%以上的人都集中在旭山岭脚下的那口井,尽管旭山岭泉水不断,但井深不足两米,到了夏天还要供周边菜园子浇水,明显的不够用,大家决定把井加深,不计报酬义务出工。奚昂智老师得知后很高兴,只要有时间都会来这里帮忙,快峻工了,又提笔挥毫写下了"日月星光照,溪淋万代苗‘’十个大字,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为的年代,知识分子臭老九是吃不开的,可是路线教育住队工作组的张贤贵(南康十八塘乡人),看到这潇洒俊秀的行书体时,不禁拍案叫绝大叫好,好,好!并亲自动手把这十个大字拓印在井口上。在奚氏家族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康奚氏家族理事会会长奚学文,办事认真,为操办奚氏祠堂不计个人得失,付出极大,从无怨言。和他的6个哥哥一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大哥奚珍球为减轻父母负担从小学艺做裁缝,二哥奚炳南是新中国旭山的第一位大学生,新中国早期核工业专家,为新中国的核工业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终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三哥奚炳辉大学毕业后选拔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兄弟七人,六个共产党员,五个大学生,三个军人,二名上校。为国家的建设和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后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这样兴旺发达的家庭实属罕见,是我们南康奚氏家族的一面旗帜,也是我们中华奚氏家族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康奚氏宗祠建造的功臣,南康奚氏家族理事会主要负责人奚星昊,为家族祠堂的建成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他是我们家族里不可多得的人材,是文革前江西省重点大学的高材生,是林业局的科级干部。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可以说是当代奚氏南康家族最资深的学者,不信你可以找他聊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和荀子。祠堂对联的敲定,史料的撰写非他莫属。走进祠堂你会感觉到古风而不失时尚,典雅而不失庄重。他弟弟奚星朋和奚星晶也都是读书人,也都是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奚星晶还是市政协委员。一家人书香门第知书达理,俱有典型的儒家风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康奚氏家族理事会秘书长奚立生,这个建筑工程师为家族祠堂既设计又施工,做事最多贡献最大。可是为建奚氏家族祠堂差点把命都搭进去了,在我们南康造祠堂稍有不慎就要死人的,而且死的这个人都是主要参与者。时间还来的很快,有的在刚修好,有的在刚要修好。这决非危言耸听,有很多案例可以作证。奚立生就在祠堂修好不久人感觉不好,原本壮实而肥胖的身体慢慢变的消瘦起来,红润而方正的脸变的尖而黑,医院一检查确诊为肠癌晚期,南康和赣州的大医院束手无策,真是奇怪怎么来的这么快?所有的人包括他的妻子和儿子以及他本人都一致认为这下完了,死定了。他本人也做好了准备,不过他表现的非常淡定,认为我的死是为奚氏家族祠堂而死,比泰山还要重我一点都不后悔!充分体现了他那种为主义不惜赴死的崇高气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为正义事业为江山社稷征战疆场奋力拼杀的忠臣,当大功告成后却要惨遭杀戮,这是昏君所为。难道我们的祖宗也是昏君?不!我们奚氏的祖宗是最圣明的祖宗。奚立生不会死,奇迹出现了,我们的祖宗显灵了。就在他自己准备后事的时候,人好像慢慢的感觉更好点,一天天过去,也一天天舒服起来了,好现象!医生们都惊讶了。一个月之后生活可以自理,二个月之后有心情打牌了,半年之后脸色开始红润,二年后完全恢复正常。玄之又玄,当然,这与他个人的实力,防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是分不开的。大难不死必有后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又从另一个极端回到一个极端,这个问题不是他的钱说明的了的,是我们奚家的祖宗修德的结果。这不是什么唯心论,而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在我们奚家历程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我们祝愿他身体健康,在今后的岁月里,在新的征程上为我们奚氏家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还有奚月云,最早为南康奚氏家族祠堂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还有奚星芳,赣州铝厂的退休职工,对家族的事总是那么热心,不管你叫他还是不叫他,只要他知道了,就一定会来,来了就负责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还有奚星玲,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听到家族有事要办,就象十八岁的人一样,浑身是劲说走就走。他经常教育他的女儿,要记住这个‘’奚"字。他有一句最经典的话:如果你们都不要这个‘’奚"字了,那我还要你们干什么?</p><p class="ql-block">还有奚光旺,年轻有为的国家公务员,为我们奚氏家族的事不惜挤出时间来千里跑单骑。</p><p class="ql-block">还有奚六生奚明福奚天生奚星海奚星辉奚金明奚永忠奚星龙奚星峰奚星佩奚星基奚杨生奚光良奚光晓奚光乐奚登峰奚鼎华奚春林奚光玉奚光西奚光兵奚明蔚奚明聪………………………等等等等一大批热心家族事业的后起之秀,层出不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03</span></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姓小的原因吧,或许是祖传的原因吧,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特别珍惜和讲究这个‘’奚"字,这是我们江西南康奚氏家族的一大特色。人说山东人好客,我们江西人也好客。家人们,我们奚氏家族理事会的秘书长奚立生说的好:来了江西,就回家看看,粗茶淡饭还是有的。象当年驻队工作组那样,肩挎忠字包手拿花毛巾,到每家每户的餐桌上去吃,你将反客为主坐在我们客厅里的上席,席间一杯小酒谈谈国事拉拉家常,餐后付费2角钱。看在‘’本家"的份上2角钱再给你打个8折,如果你实在是拿不出来就用手机发个红包。这才是我们的粗茶淡饭。</p><p class="ql-block">饭后乘着酒兴再去南山看旭山,领略一下好风光。或许你会说南山我已经去过,还在百家姓奚氏家族祠堂开过庆祝大会。是的,但是就在你身后的山顶你就没有上去过。</p><p class="ql-block">当你到达山顶,清风扑面,心旷神怡。极目远眺,你会感到这雄伟的气势,这气势的雄伟。山后延绵起伏的群山象潮水般的涌来,山前一片开阔望不到边,这时你俨然是个威风凛凛的将军,有千军万马在等候你的调遣;当你看清眼前一弯江水缓缓绕着旭山转,旭山頻频向你招手的时候,你又犹如是一个风度翩翩的诗人,脱口而出:</p><p class="ql-block">万马聚首忽停蹄,</p><p class="ql-block">一马平川望无际。</p><p class="ql-block">旭山点头頻招手,</p><p class="ql-block">溪流大海不停歇。</p><p class="ql-block">作者:奚星炎(乳名火生)</p><p class="ql-block">2023.5.5于南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