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杂记

海棠私语

<p class="ql-block">夜半,本来睡得很熟的,不知突然被啥惊醒,拿起手机看时间,才不到两点,手机一扔,继续睡!</p><p class="ql-block">闭着眼,可是脑子却一改刚才朦胧,渐渐清醒。我知道,想要马上再入睡有点难了。</p><p class="ql-block">拿起手机思索,看点什么呢?想起这几晚睡前正在读老舍的《滇行短记》,每晚读一段就入睡,花几个晚上还没读完,就继续看这篇吧。</p> <p class="ql-block">今晚刚好读到老舍先生大理之行。</p><p class="ql-block">不读此文,不知道老舍先生竟然在抗战时期走过这条有名的滇缅公路,一路艰辛也可从文中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老舍到了大理,没有游览大理古城,对洱海也不感冒,觉得洱海没有多好看。读到这里会心一笑:我也没觉得洱海多美,仅仅坐观光车沿洱海东岸行走了一个多小时,途中连车都没下,沿途看男男女女在水边花式拍照,不禁摇头,除了“到此一游”之意,有啥好拍的?</p><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由大理直奔喜洲拜会老友。抗战时期中南大学迁至喜洲,老舍先生去中南大学造访旧友。</p><p class="ql-block">恰好我六月份才去逛了趟大理。大理老城都没怎么游(大致走了一段,感觉太商业化,都是些商铺,卖着千篇一律的东西,失去耐心,折返住处)。倒是专门坐车去了趟喜洲古镇,在喜洲古街溜达了一圈,感觉比大理古城好些。</p><p class="ql-block">我对喜洲古镇颇有好感。这古镇不大,小街更朴拙些,游人不多也不少,会在某个热门打卡点或者某家食摊前排个小队而已。</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只在主街匆匆走过,没有去细探各处,不知道喜洲有没有遗留老舍踪迹?</p><p class="ql-block">喜洲一游,老舍与我们所见自是不同。先生在文中提到,他除了会友,还游了罗刹阁。读到这里,我差点在黑魆魆的夜里笑出了声:正好《罗刹海市》网络大流行。白天听《罗刹海市》,半夜读文,又“遇见”罗刹阁,白也罗刹,夜也罗刹,这是跟“罗刹”一词纠缠不休了咋的?这日子过的!</p><p class="ql-block">看网络上各种解读,我以为“罗刹”就是个传说中的国名,没想到它还是“恶魔”。“罗刹”到底有几个意思?索性去问了百度,没想到清朝译称俄罗斯也是“罗刹”,这下又证明了自己没文化,佐证读书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不读先生此文,我不知道有恶魔“罗刹”,也不知大理还有“罗刹阁”,不知道老舍看到的罗刹阁现在还在不在?</p> <p class="ql-block">老舍大理一行,主要在喜洲停留,也去爬了一下苍山。在他的描述中,当时的苍山水资源特别丰富,山的每个皱褶都有溪流。我没去爬山,我猜现在肯定没那么多水了。</p><p class="ql-block">老舍还讲,友人告诉他,山下一下雨,苍山上就会下雪。我在那游玩,正值雨季,一天几场雨,苍山顶部云遮雾罩,直到我们快离开的某个瞬间,才见到它露出某个峰顶。我猜,山顶大致也没下雪,可能只下了雨。</p> <p class="ql-block">老舍说他到大理,去得不是时候,没有看到洱海月。我去是在月上旬,加之雨季多云,也没见着。这么说来,大理一趟,上关没去,不晓得花多不多。苍山雪,洱海月,上关花,我都没见着,只在下关换乘时,被风吹得头发散乱,满面尘垢,算是见识了下关的风。</p><p class="ql-block">老舍先生没有描述大理的美,甚或,他没觉得大理有多美。可是,读他的散文会发现,他是爱美懂美的。</p><p class="ql-block">我到过大理,也从文章里借别人的眼睛再看大理,是有差异的。可见,看世界跟读书,都需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