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花有阳光兮,美娇艳;渠有活源兮,清如许;心如良苗兮,得养长;人若学习兮,耳目清。8月26日,缙云县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验中学开启一天的“充电”模式,在四场别开生面的讲座中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  虞淑敏老师讲座的主题是“聚焦学生立场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虞老师先带我们回顾了这一年来实验中学教研组围绕教学评所展开的一系列教研活动,她认为教学评应该叫学教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学为中心。虞老师还分析了学教评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侧重评价任务的设计。所谓评价任务,是指学生学完本堂课后能完成一个什么任务,这也是教学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最后,虞老师还强调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也应体现学教评理念,每个环节环环相扣。</p>  <p class="ql-block">  命题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像一座大山横在我们面前,而樊烨烨老师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者带我们攀登、征服大山。</p><p class="ql-block">      樊烨烨老师强调命题的方向一定是指向课程标准的,要以科学性、规范性和适标性为原则,在内容上要体现时代性和人文关怀。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命题,选择语言地道、文字优美、难度适当的文本是基本保障。樊老师以2022年丽水卷为例,回忆自己当时的命题过程,给我们介绍了很多优秀文本的获得途径。例如:People’s Daily Online,Engoo Daily News,新华网等等。获得文稿后,命题人需删除或合并或补充文本信息,从而产出一篇适应学生学情的初稿。樊老师透露此过程极具考验人的细心和耐心,小到每个插图、每个标点符号都需要仔细考虑和斟酌。总之,以事无巨细的态度,命科学规范的考题。</p>  <p class="ql-block">  “卷入式”教研让教研活动不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每个参与者的心里。每个讲座后楼老师都会抽签决定发言的学校,或许是早已习惯这一模式也或许是讲座太过生动,不少教师踊跃举手发言。</p>  <p class="ql-block">  杜璐老师以“你所向往的实效课堂是怎样的?”开启了讲座的内容。她和我们分享了这学期她接班的经历。在短时间内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这件事上杜老师很有一套,或一起学唱英文歌,或一起制定班级目标,亦或是主动热情的和学生打招呼.......不得不说真诚是唯一的必杀技!在欣赏了杜老师的歌喉后,感叹老师果然是全能的。</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拉近学生距离是实现实效课堂的基础,那么备好课则是实现实效课堂的重要保障。杜老师特别看重每节课的导入环节,一个好的导入除了调动学生积极性外,还应紧扣本堂课主题,并能悄无声息的进入课本内容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研员楼建萍老师对上学期期末成绩作了细致的点评后,也为我们本学期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教研组落实新课标的学习;二、用好省编作业本,落实双减;三、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四、加强尖子生的培养;五、坚持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课为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