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典的传承</p><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音像工程赣剧《荆钗记》(青阳腔)</p> <p class="ql-block"> 弹指一挥间,赣剧《荆钗记》从首演至今,转瞬33年过去。</p><p class="ql-block"> 话题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1983年,时任剧团团长的石慰慈(赣剧之父石凌鹤之子)率领领导班子及全团演职员工,以"基于传统,着力创新‘’为思想指导,积极创作,排练剧目。短短时间里,先后创作,移植排演了《唐伯虎下南昌》《当代保尔》《药王庙传奇》《绣花女》《徐半仙》《双狮图》《难咽的苦果》《崽呀崽》《邬飞霞》等剧目。他们意识到,赣剧要重新崛起,必须"移步不換形,着力锻造精品,"于是沉下的来打造精品,首部剧目传奇清唱剧《还魂曲》,用弋,青合流的音乐,把汤显祖《牡丹亭》用清唱的形式搬上舞台,到到了观众认可,特别是青年观众。该剧参加第二届北京合唱节荣获表演艺术二等奖。赣剧也开始被国家的专家们关注。</p> <p class="ql-block">戏剧泰斗郭汉城先生题词</p> <p class="ql-block"> 嗣后,全团干群更是焯力同心奋发前行,精品剧目不断涌现,《送饭斩娥》《夜梦冠带》是涂玲慧荣膺第四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专场演出剧目。《拒绍扑火》《盗草》《雕窗投江》《书馆夜读》《張飞祭马》《选马出征》等剧目先后在京展演并应邀参加首届,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和第一,二届中国戏剧节展演。</p><p class="ql-block"> 剧院的精品大戏,一般首先从折戏开始焠练,《窦娥冤》來自《送飯斩娥》,而《荆钗记》则出自《雕窗投江》。1989年岁末年尾,应中国戏剧家协会邀倩,《荆钗记》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展演,同时我团还在京举办陈俐,李维德二位青年演员的专场演出。那时我是剧团艺术室主任,负责打前站安排大家在京的食,宿和做好宣传工作。本来说穷家富途,子女在家可以节俭点,而出远门则应让他们稍微宽裕。但我们是老区,经济不发达,没钱,我们只能住在首都剧场的地下室旅馆,每天发点钱让大家在外吃盒飯,拉面。可外省参演团都住着宾馆,吃着自助餐。三场演出下来,赣剧继86年之后再次轰动京城,文化部和戏剧节组委会的领导来驻地看望大家,他们感动的说:你们工作,生活的条件和环境是最差的,但你们的演出是最棒的。我团不仅荣获了戏剧节优秀剧目奨和优秀演出奨,而且荣获了文化部首届文华新剧目大奖,黄文锡获文华剧作奖,涂玲慧获文华表演奖。文化部点名该剧参加第三届中国艺节云南,昆明展演。香港联谊娱乐,新加坡敦煌剧坊邀请参加"首届神州艺术节‘和"狮’城地方戏展演"。首都专家纷纷题词庆贺。</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省赣的二次辉煌均返凭自己的内在功力,而非借助外力因素。我院人才济济,有自己的编,导,音美等主创团队,有行当齐全的表演团队,演奏团队,合唱队和舞台工作队。这样才能在打造精品剧目时得心应手,配合默契,否则外借人员一走,剧组也散了,剧目也扔了,何谈精品的打造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开局之年。从《还魂曲》到《送饭斩娥》《拒诏扑火》《盗草》《雕窗投江》《荆钗记》《窦娥冤》《还魂后记》等精品剧目的不断涌现,省赣的赣剧人,用自已的拼博和好努力,铸就了赣剧的再次辉煌。十四年间我院开创了无数个第一,为我省实现了文华,梅花大奨零的突破,成为我省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地方剧种,在全国率先把戏送进大,中,小学课堂。为江西的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涂玲慧版《荆钗记》</p> <p class="ql-block">这張《投江》的动感照片,是我当时用傻瓜照相机抓拍的。当时团里很穷,连相机都没一台,幸好我们艺术档案得了全省先进集体,厅里奖了一台傻瓜相机</p> <p class="ql-block">杨凯珍版《荆钗记》</p> <p class="ql-block"> 2014年,为配合我省在京举办的《江西风景独好》文化月活动,由青年新秀杨凯珍传承,复排《荆钗记》。在京演出再次产生轰动效应。又一次应邀赴香港,新加坡展演。</p> <p class="ql-block">中国戏曲音像工程</p><p class="ql-block">張钰版《荆钗记》(以下照片,视频均为手机抓拍)</p> <p class="ql-block"> 看了张钰传承,复排的《荆钗记》十分欣慰,有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张钰及所有参于传承,复排的演职员们,你们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和汗水,愿你们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创造赣剧的第三次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庆陶作于2023年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