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幼暑期安全宣传】第八期——呵护童心,从“心”出发

而我向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家长们重视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3-6岁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刻,我们要抓住儿童期心理教育的黄金阶段,科学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家长们的理解却不太一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们通常会有这样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孩子太内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家孩子胆子太小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孩子太好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孩子太好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好动的,我们希望他安静一点;太乖的,希望他再活跃些…在我们成人的脑海里,不停地对孩子追求不偏不倚的完美……想一想,这未免是过于苛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未来人才素质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让我们来共同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为促进幼儿健全心理与健康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1.焦虑</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问题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惶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2.攻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3.不良的人际关系</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幼儿与父母、教师及同伴间的关系。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总是表现为相互排斥、猜疑、攀比、攻击或独处,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粗暴妄为、任性霸道或不合群、怯懦孤独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4.过度害羞</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害羞纯属正常,但如害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从一出生,就进入了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之中。父母能够做到的最好的教养,就是帮孩子去做真正的自己。不比较,不强求,倾听孩子的需求,给予必要的支持,帮孩子找到自己的特点,打开认识自己的大门,肯定、欣赏并爱自己,这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最佳途径。</p><p class="ql-block"><br></p> 教育方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帮助我们培养孩子的心理健康的方法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鼓励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儿童有一种需要承认、需要鼓励的心理,他们喜欢成功,喜欢得到大人的认同和赞扬,因此要经常鼓励孩子,孩子通过不断的被鼓励和赞扬,自身的行为才能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心理升华。</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反问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语言是沟通儿童心灵的工具。因此,和孩子谈话时要试探、反问、发问,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儿童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讲故事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儿童都爱听故事,应该抽出时间给孩子讲一些健康向上的故事,一个好故事能使孩子进行一次心理上的调试,还能鼓舞孩子上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兴趣引导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要根据孩子的气质和性格去发展其兴趣和爱好。</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宽严结合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对孩子过宽过严都是不正确的,要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既需要严教又需要宽容。既有组织纪律又有个人的爱好。</span></p> 注意问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不过分地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不要过于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养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最好的归宿其实是喜欢自己,不在意别人眼光并尊重自我价值。不论如何去追求、学习、模仿,最终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踏上最靠谱最值得过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呵护童心,从“心”出发。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种子,用心呵护,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p>

孩子

幼儿

心理

心理健康

儿童

健康

鼓励

自己

表现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