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班任轩佑暑假生物实验

刘丽萍

<p class="ql-block">一、饲养家蚕</p> <p class="ql-block">(一)养蚕节选</p> <p class="ql-block">  欢迎你,蚕宝宝,到家第一天!蚕宝宝身长只有八九毫米,小小的都不敢动它们。</p> <p class="ql-block">  吃着新鲜的桑叶,肉眼可见的在长大!</p> <p class="ql-block">  10多天后,小蚕已经长大到3厘米左右了!</p> <p class="ql-block">(二)蚕的生长过程</p><p class="ql-block"> 蚕的生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期、幼蚕期、蛹期和成虫期。 </p><p class="ql-block"> 蚕从卵孵化出来后,经历了幼蚕期,以桑叶为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白,然后开始脱皮。 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四次脱皮,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五岁幼虫需二天二夜的时间,才能结成一个茧,并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 约十天后,蚕蛾破茧而出,羽化成为蚕蛾。</p> <p class="ql-block">(三)养蚕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调控温度:蚕对温度很敏感,养殖期间注意控温,最好控制在20-25℃之间。</p><p class="ql-block">提供光照:要给它提供适宜的光照,不可长时间放在阴暗处,多接受散光照才行。</p><p class="ql-block">投喂饲料:一般都是喂桑叶,必须保证桑叶干净、新鲜,上面不能有水分,还要切成小块。</p><p class="ql-block">清理残渣:喂养期间要注意箱内的卫生,及时清理剩余的桑叶,清理排泄物等。</p> <p class="ql-block">二、观察鲫鱼的特征,探究腮和鱼尾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一)鱼口的开合与腮盖后缘交替张合,触摸🐠的体表,会有滑腻的感觉,是用来减少阻力的吧。</p> <p class="ql-block">(二)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腮流出,轻轻掀起腮盖,发现鱼腮的颜色是红色,原因是腮丝上布满了毛细血管,腮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呼吸。</p> <p class="ql-block">(三)找来两块长方形夹板,把鱼尾夹在中间,并用橡筋捆绑,使鱼尾不能左右摆动,然后把鱼放入水盆里,鱼不能控制平衡,很快就会发生侧翻。</p> <p class="ql-block">(四)总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鱼尾巴的作用很大:</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作用是提供动力,推动身体前进,在水中游动的时候,身躯和尾巴会摆动,带动小鱼前进。</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作用是控制方向,把控方向, 鱼的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促使小鱼在游动的过程中可以改变方向。</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作用是保持平衡,使小鱼的身体能竖直的向前游动。</p> <p class="ql-block">三、制作孢子印</p> <p class="ql-block">(一)实验步骤</p> <p class="ql-block">去掉菌柄的菌盖</p> <p class="ql-block">扣上玻璃杯,耐心等待</p> <p class="ql-block">完美孢子印</p> <p class="ql-block">(二)总结</p><p class="ql-block">孢子印能反映出真菌种类的鉴定特征,包括颜色、面积、形状和孢子数量。具体如下:</p><p class="ql-block">颜色。孢子印的颜色常为真菌种类的鉴定指标之一,不同种类的真菌孢子印呈现出不同的色泽,如黑色、棕色、红色、黄色等。</p><p class="ql-block">面积。不同种类的真菌孢子印面积也不同,通过孢子印面积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真菌是属于小孢子菌类还是大孢子菌类。</p><p class="ql-block">形状。孢子印的形状也常成为判断真菌种类的重要标准之一,孢子印可以呈球形、椭圆形、卵圆形、心形、楔形等不同形状。</p><p class="ql-block">期待王老师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四、舌尖上的生物学—发酵酸奶的制作</p> <p class="ql-block">(一)实验步骤</p> <p class="ql-block">鲜奶煮沸,实验容器煮沸,杀死其他微生物</p> <p class="ql-block">一号二号密封,三号敞口;一号放入冷藏,二号,三号放在常温环境中,4到6小时后来观察变化。</p> <p class="ql-block">二、总结</p><p class="ql-block">1.酸奶发酵的原理是通过将乳酸菌加入牛奶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培养使之发酵,转化为酸奶。</p><p class="ql-block">2.酸奶发酵要注意设备的清洁,防止被细菌污染。本实验中对鲜奶、容器煮沸以及密封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p><p class="ql-block">3.酸奶发酵要关注温度,一般在40℃左右适宜。</p><p class="ql-block">4.酸奶的制作环节里,最重要的就是发酵。发酵的主角是乳酸菌,由于环境里存在着大量其他细菌,一旦稍有不慎,如盛装酸奶或者牛奶的容器没消毒,或者我们在做酸奶前手没清洗干净,都可能让酸奶混入其他杂菌,造成发酵的失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