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探访明朝洪洞大槐树大移民经典传说故事

🇨🇳墨韵丹青

<p class="ql-block">←为了您下次能及时看到您喜欢的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及时为您更新不同的故事、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p> <p class="ql-block">全国各地的人们,都知道流传于民间几百年,这几句话“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妇幼皆知的民谣。</p><p class="ql-block">来到洪洞大槐树探访时,查询《洪洞县志》这样记载:在洪洞县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西面二三百米是汾河。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院,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自唐宋以来,便在这里设置了驿站,常住着驿官在这里,处理四方往来的公差事务。在广济寺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树,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的老鹳窉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年长日久,特别是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老鹳窝在古树上星罗棋布,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明初移民时,官府在今天我站的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旧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与老鹳窝成了一代又一代人传承梦绕魂家乡的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p><p class="ql-block">据说,明初大槐树移民时人们谁都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这时的官府在大槐树上贴上告示,欺骗善良的老百姓说:“不愿意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必须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都纷纷赶往古大槐树下,晋北人来了,晋南、晋东南的人也来了。</p><p class="ql-block">第三天,古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间,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一个官员大声宣布道:“大明皇帝救命,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把人们惊呆了,不久人们才醒悟过来,我们都受骗了!</p><p class="ql-block">人们开始哭喊叫骂,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者脱掉鞋,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漏跑。至今啊!只要祖先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迁移的后裔脚小趾甲都是复形(两半)。</p><p class="ql-block">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移民先祖离别洪洞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能忘记故里,特意量了一下树身,当时的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还差一段空当,当时正好有一个年轻媳妇站在一旁观看,人们就让她站到空当处,正好接上,就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流传至今的“七庹零一媳妇”经典传说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