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九龙瀑

严隽圻1833478

黄山九龙瀑 中国十大名瀑之一,安徽黄山九龙瀑 <p class="ql-block">九龙瀑位于黄山云谷景区。</p> 2021年11月12日中午在汤口镇新世纪大酒店用完午餐后我们就上车来到黄山九龙瀑景区。 黄山九龙瀑景区大门位于龙源谷口,大门匾额“九龙瀑”,外面系著名作词家乔羽书,里面为原安徽省旅游局局长张脉贤书。 <p class="ql-block">黄山九龙瀑是中国10大名瀑之一,‎1995年8月24日我第一次去贵州黄果树后就想走遍中国10大名瀑,由于忙于工作,只是在2005年11月11日和海南中学的老师们去过浙江诸暨五泄瀑布,一直到‎2012年1月退休后 才有时间开始实行我的计划。</p> 2005年11月11日和海南中学的老师们去了浙江诸暨五泄瀑布; ‎2011‎年‎7‎月16‎日我和海南中学的老师们去了广西大新德天瀑布; ‎ ‎2012‎年‎6‎月‎2‎日我去了山西壶口瀑布; ‎‎ 2013‎年‎7‎月21‎日我去了贵州黄果树大瀑布; ‎2013‎年8‎月16‎日我去了四川九寨沟诺日朗瀑布; 2019‎年6‎月22‎日我去了江西庐山三叠泉瀑布; ‎ <p class="ql-block">2020年5月14日我去了浙江雁荡山大龙湫瀑布,</p> 2021年4月22日我去了西藏卡定天佛瀑布; 2021年10月15日原计划去黑龙江镜泊湖吊水楼瀑布,由于哈尔滨疫情而退款了, 所以今天我一定要来安徽黄山九龙瀑。 九龙瀑瀑水源于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为云谷溪,然后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崖上奔流而下,长达300米,整条瀑布共分九折,一折一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龙潭”,也称“九龙瀑”。古诗这样描写了九龙瀑:“飞泉不让匡庐瀑,峭壁撑天挂九龙。”瀑潭双胜之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的旅游大巴停在位于黄山东大门205国道1555里程碑旁的停车场,距黄山南大门仅3公里,黄山九龙瀑位于云谷西路上山处,进入景区有块大石头,上面有“黄山九龙瀑”五个大字。 我们经过“许愿池”进入“龙源”。 “龙源”是“黄山九龙瀑”的第一景,凡是来“黄山九龙瀑”的都会在这里拍照留影。 我不但在这里留影,还在往上走的山路上留影。 这条路一直往上走就是“轩辕宫”大门, 大门里面就是龙禅院,相传该龙禅院是黄帝派云阳先生在此养龙所筑的一所石屋。乾隆皇帝微服游山后在此坐禅祭天,后人为了纪念之而建的集儒、佛、道为一体的寺院。 寺院门口香烛高擎,香雾缭绕,两旁的树枝上挂满红布条,给人以一种特别的感觉。 看了旁边的“世界文化遗产--龙禅院简介”的大木牌后才有所了解。 在龙禅院的后面有座烟波桥, <p class="ql-block">此桥最初是独木桥,雨季山洪暴发,过桥时如履烟波而得名。后为游客安全,改为水泥平板桥,现在成为仿古大石桥。</p> 过了桥就是“民间信仰馆”,这是个新名字,我想也就是原来的寺庙或者道观吧。 “民间信仰馆”的旁边有青龙喷泉,我和丁慧新过去洗了洗手,有人就把我们拍了下来。 青龙喷泉的旁边是“九龙壁”,这个“九龙壁”和我曾经见过的各种各样“九龙壁”都不同,因为它是在“九龙瀑”下的“九龙壁”。 和“民间信仰馆”相对的是天人书院,门口有楹联“朱夫子承前启后兴理学,孔圣人周游列国著春秋。” 而不知道天人书院里供奉着孔圣人,还是朱夫子。 梅林书屋遗址据考证是清代歙人父子丞相曹振镛、曹文植在此苦读而建的,书屋以土围墙,树皮为顶,塌毁于清代末年,现所见的只是一堆乱石。 我们来到“九龙瀑喊泉”,扫码支付10元,可以畅玩2分钟。 看见还有家没有人的“酒馆”,我们也进去逛了一圈。 然后经过索桥, 我还留了个影。 就到了青龙涧, 青龙涧又称卧龙涧,涧底百余米长的青灰巨石,水落酷似闭目修练,水涨如同狂龙戏潮,大有腾云出山之势,上有卧龙图石刻。 我们在涧旁的廊上休息了一会, 继续沿山路前进。 一直走到峡谷穿越起点, 我在此留了影后就前往第九瀑了。 第九瀑,长120米,飞珠溅玉,底部若扇形展开,壮美迷人。 第九潭潭中有一冰臼,直径2米,色若翡翠,明艳照人。 往上走是“第八瀑”长5米,潭圆形,直径20米,水色艳丽,潭边有冰臼。“第七瀑”长15米,潭圆形,直径25米。瀑后有一洞穴,瀑布覆挂其前,形成水帘洞。 第六瀑长10米。第六潭,潭中有潭,内潭深不可测,形似心,翠美异常,又名龙心潭,潭边有松,一枝下伸,水大时,抚水摆动,名抚龙松。“第五瀑” 长10米,第五潭鱼形,又名鱼龙潭。 “第四瀑” 长20米。第四潭,椭圆形,长径30米,潭边有大冰臼,直径5米。“第三瀑”长100米。第三潭,圆形,直径20米,位于峭壁间,深不可测。瀑边悬崖有台,名观瀑台。 “第二瀑”长20米。第二潭,卵形,长径30米,宽径15米。潭中两端又各有一深潭。里潭深18米,外潭深10米。传说,为龙母孵化卵处,故又名龙母潭。“第一瀑”长100米,若银河垂悬,极其壮美,瀑顶五个直径为1米的冰臼,名为五星洞,瀑水漫其上形成水帘。第一潭圆形,直径50米,三面石壁各高百米,形成一个大壶天。潭边峭壁上更有一大丹井,直径8米,非常奇特。 我们在“第二瀑”拍照留影后就下山了,回到大门口。 在停车场上了旅游大巴回汤口镇,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汤口镇下车了,应旅友的邀请在镇上的农香居聚餐,</p> <p class="ql-block">举杯共庆2021安徽黄山行快乐完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