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周年八一琼崖行(三)

张宝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琼崖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续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七、荣立九大功的战斗英雄强占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在前面已经简单介绍了张友烈士牺牲的经过和寻找的经过。回顾一下寻找的过程,可以从2012年实地寻找算起,到2021年前后10年,才终于搞清楚了墓碑上“张友”烈士的名字,在烈士证上是“张有”,在家的名字是张永江。名字搞清楚了,家乡也搞清楚了,家世也搞清楚了,终于完成了寻访。然而1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当我们搞清楚真实情况的时候,那些熟悉张有和牵挂张有的战友们,都已相继去世。尽管我们一直在跟时间赛跑,跟生命赛跑,但岁月无情,只能留下无尽的遗憾。只有把哀思和这一段历史载入史册,使后人永远铭记,才能告慰张有烈士和战友们的在天之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寻找烈士牺牲地和故乡的10年,最后的句号是由寇金刚、陈犁、姜素贤、崔宏泰等四野后代在哈尔滨完成的,而开始的过程,参加寻找新宅坡这个地方的人很多,最早有琼崖纵队的后代王少林,退役军人王丽丽;之后有刘国庆、杨民、林明亮、胡宬玮、王小卫、王雄、张宝胜、陆清、裴彦、王秋玲、周清秀、靖朝霞、年晓丽、陈兴、祁瑞臻等二代、三代都参与其中。这个过程,历时7年,而这7年若光靠我们二代自己找,根本找不到。最后靠桂林洋分管民政的吴海杰主任亲力亲为,三番五次的找村委会,找知情人,才最后找到战斗牺牲与埋葬的地方。因此,我们首先要感谢吴海杰同志、振家村村委会和新宅坡村的村长,以及新宅坡村老人郑拔超、郑拔权等知情人。下面摘录一段日记,曾详细记载了吴海杰帮助我们最后寻找烈士牺牲与埋葬地的经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视频;陆清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日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019年8月29日,星期四,晴天炎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昨日(28日),我们一行到桂林洋寻找诸烈士墓,得到圆满的结果,了却了多年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先到迈进居委会与曾副主任汇合,桂林洋管委会吴海杰主任9点半也到了。我们这边开了6台车,林明亮、杨民、陆清、陈兴、靖朝霞、刘国庆、祁瑞臻开车,坐车的有马海南、胡宬玮、王雄、王秋玲、裴彦、周清秀。另有与海口电视台相关节目制作的编导摄影4人。我们先到训通岭,再到迈德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到训通岭,发现草已长得很高了。于是把杂草压倒,踏草而上。幸好烈士墓旁有一块石头,我们在才找到了位置。我问曾副主任:从烈士墓这里看过去(朝北),以前去海边是不是有一条路。曾主任回应说:是的,以前从训通村去海边要走这条路,现在的公路,以前是没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训通岭出来,又去了迈德村,看了围墙内的烈士墓。摄影师邵士海跟拍了全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勘察完训通岭和迈德村烈士墓后,吴海杰联系了塔市的张海。于是驱车去了塔市,见到张海后,张海托词说暂时不方便带吴海杰去。我看出来了,张海因为吴海杰是桂林洋管委会的,不愿意带他去,因为桂林洋与他们大塘村有土地纠纷。但表示愿意带我们大军的后代去。我说:那好,我们先去新宅坡村,等一下回头再来找你(午饭后再去找张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吴海杰又带我们去新宅坡。新宅坡村的吴委员、村长、郑拔权老人(76岁),在等我们。这次,我们用两个梯子一起进到围墙里面,用其中的一个长梯子做桥,铺上两块竹排,通过了3米宽的壕沟,进入到新宅坡埋葬张友等烈士的地方。开始是村长回家拿了一把长梯子,领着大家朝前走,他显然是想带我们到上次去的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只有一架梯子不行。于是,走到一户新盖房子的位置时,我发现有一段矮墙,伸头往里面观望,发现这里有一个土台,仅比围墙低三四十公分,若再找到一架短梯子,便可以爬过围墙,再利用长梯子架设一座桥从壕沟上通过。于是,招呼村长回头。这时,村委吴委员,立即又从另一栋新盖房的院子里,找到一个短梯子,架到矮墙处,首先翻过围墙,进入土台。土台离壕沟有3米远,之间还有一个陡坡下的洼台。吴委员下到下面的洼台,把长梯子架设到壕沟上,再在梯子上铺了两块竹排,梯子就可以过人了。我发现围墙边有一块建筑用的废夹板,叫围墙外下面的人传上来,板子很重,站在旁边的陆清立即伸手帮助把板子合力拿了上来。胡宬玮正好站在前面,他接手过去。但他的手里还拿着两把砍刀,于是艰难的把这块板子铺在梯子的一头,垫平了梯子一边的洼台地面,以便大家过梯子的时候能有站稳的位置。壕沟很深,有2米多深,也很宽,沟内的积水和脏污泛着腐臭, 3米多梯子勉强架设过去。于是大家陆续进入围墙内。越过壕沟后,吴海杰带头往右侧走,领着我到上次他进入后拍摄的地方,找到一个坟头。摄影师邵士海也跟随于我之后,进行拍摄我们的寻找经过。当看到郑拔权老人没有朝我们这边过来,而是领着大家朝左侧的方向走去的时候。我意识到吴主任找的这个地方,可能不是。于是,立即转身朝郑拔权的方向靠拢。郑拔权走到有菠萝蜜树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巡视着,对村长说:“这里是符东严家种的菠萝蜜树。菠萝蜜树是一个界限。因为再过去就是埋葬烈士的大坑,他的树就种到坑边上。”我问:“这个方向是新宅坡村的什么方向?”辨别了一会儿,大家说这里是新宅坡村的南边。这时,我们从菠萝蜜树的位置看到,新宅坡南边的土已经被开发商大量地挖掘走了。但截止到离菠萝蜜树边约一米的地方,取土的人就没有再挖下去。郑拔权老人说:那个埋葬烈士遗骨的坑,很大,有半亩地大,看样子是已经被挖掉了。我们有点不死心,就沿着边沿查看。杨民首先发现了有老百姓起墓的痕迹。我过去看了一下,确有两块墓劵的石板和一个墓坑。墓劵的石板和一个墓坑的出现,证明这里原来新宅坡村民的墓地。这个墓券的下面不远,二三米的地方,有一个坑。我们猜想,这会不会是没有挖走的地方。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有人说应该是还没挖走,有人说这是挖掘机挖后堆积的新土。王雄仔细看了这些土,认为是旧土,不是新土。胡宬玮拿着砍刀,把杂草和灌木砍掉,露出了一个坑,但不大。原来的大坑是怎么形成的呢?据郑拔权和老村长及吴委员说:“这个坑,原来是村民清明时节取土填坟形成的。”哦,原来是这样,并不是我脑袋中的“雨沟”。书中所写的“雨沟”是一种判断,以为是自然形成的,并非准确。现在知道,所谓“雨沟”,是人为的。既然这里有个多年形成的坑,便是天然的掩体和战壕,张友他们利用这个地形作战,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因此张友他们便战斗牺牲在这里,后来也埋葬在这里。我们又问了一些情况,关于道路方面,郑拔权老人说这里有一条路去海边,要经过新宅坡村。也就是从训通村、迈德村到海边,必须通过新宅坡。所以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咽喉,是必经之路。大塘村在新宅坡村的东南侧,进据大塘村的3连主力,被向导带到了大塘村南边山。国民党军事先埋伏在道路的两旁,我们的部队没有掌握这个情况,结果遭到伏击,被敌人的火力压制在大塘村的洼地里,使3连和2连的联系被切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迈德村、振家村、大塘村卫星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琼崖魂踩着竹梯拿起相机拍照地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据迈进村居委会干部说:这片地已经被某医学院征用,所以用围墙围起来。我们未能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琼崖魂(左一)采访知情人曾繁兴(中)81岁,曾海(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曾繁兴指认战场旧址和烈士墓。他说:过去都有木牌立在墓前而且有名字,但68年过去了,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面已讲述了新宅坡的战斗和寻找张有烈士的故事。下面再看看迈德村的战斗和寻找强占英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4月1日拂晓的战斗,128师渡海先锋营在接应127师加强团的过程中,打得最激烈的两个地方,除新宅坡外,另一个就是迈德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照片;陆清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8年12月29日上午,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成员来到海口桂林洋开发区迈进居委会(训通村和迈德村都属迈进居委会管辖),开展探访战场旧址、地标定位和寻找烈士墓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排左起:刘伟萍、周清秀、靖朝霞、杨民、曾令叶(迈进居委会干部)、林明亮、曾海(迈进居委会干部)、王小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后排左起:刘国庆、王海燕、陆清、李严、张宝胜、郑永芳、胡成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的同志们为烈士墓立新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南岛解放后,第43军1950年编刊了一本《渡海英雄功臣纪念册》,在纪念册“功臣事迹三篇”的第10页,刊有作者林风的一篇题为《强占英勇猛无敌——三八三团一营二连英雄事迹》的文章,该文记述了强占英的简况和登陆海南岛后的主要作战经过。文章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强占英勇猛无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三八三团一营二连英雄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林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强占英是翻身农民,7岁放猪,15岁下地当半拉子,16岁就干大人活,18岁“打头”,一直干到25岁那年(1948年)参军为止。诉苦以后,阶级仇恨深深地潜伏在他的思想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行军、战斗已立功数次,此次渡海作战,他自动报名当水手,两个月的海练,他学会了掌舵、拉蓬、使风、调帆,海练总结他立了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在383团一营二连当战斗组长。因该营是渡海先锋营,在岛上与敌人作了勇猛的搏斗。强占英参加三次主要战斗,用枪托子打碎3个敌人的脑袋;下炸药打冲锋解决敌团部;固守山头4个半钟头,堵住敌人出水【原文如此,印刷的错误】,配合兄弟部队消灭了敌人;战场上两次挂花不下火线坚持到战斗胜利。战评大会上,大家给他立了3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登陆时打了一仗,他们十班只剩5个人,他动员大家:“要实现海北比武大会上的决心,剩一个人也和别的班比到底,和敌人拼到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文昌西北的潭门战斗中,敌企图趁我们立足未稳,以暂13师两个团来“围剿”。先锋营反击时,强占英带着半个班冲进一个团的防御阵地中,敌人不肯缴枪,强占英一直冲上去,一抡冲锋枪没响,一颗子弹横在弹槽里了;他把枪倒过来,用右手一提,一挺腰冲到敌人跟前,敌人还没来得及起来,强占英“泰山压顶”就是一家伙,打的敌人脑浆崩裂。因用力过猛,把枪把子从贴枪身的地方打断了,但枪背带还连接着;强占英把破枪托又抡起来,像流星一样的砸在第二个敢于抵抗的敌人头上,脑袋又敲的粉碎。枪背带又打断了,前边仍有敌人瞄准他,强占英几步就窜到他的面前,前胸碰到敌人枪口上,敌人吓昏了;强占英用左手推开敌人枪口,右手抡起钢枪身,“噗嗤”一下子,敌人脑壳少了半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战斗还在进行着,强占英抽空排除了冲锋枪的故障,追向溃退的残敌。前面有两个敌人,正在架机枪,旁边树林里还隐蔽一个家伙,正端枪指着他。强占英的冲锋枪先打死这个隐蔽的敌人,冲到机枪跟前又是一梭子,敌人的机枪没有架好,就没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海口市东20多里的迈德战斗,是迎接兄弟部队的时候。强占英班没有担任突击任务,但他又从侧面插上去了。解决敌人团部时,强占英送了一块15斤炸药,俘虏中校作战教官何大出以下十多个军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文昌西部的钟瑞战斗,二连是坚守山头的任务,强占英小组伸在最前面。敌255师两个炮兵连的炮火,向我们阵地排射,强占英头上挂花晕倒了;包扎好了后,排长叫他休息,他一声没吭,提起冲锋枪,向自己组阵地走去,排长在后面喊他,他不回头的急走。找到小组后,一看只剩自己组的一个徐大光和机枪组的何准标两个人了。这时,敌人又是一排子手榴弹,徐大光牺牲了,何准标挂了花。强占英打了几个手榴弹,就端起冲锋枪站起来打,一气打完4梭子。等敌人又冲上来的时候,强占英又抓过何准标的机枪,把敌人压下去,但因为他没使过机枪,也摸不上毛病,当第二次上好梭子时,拉不开了。他急了,狠狠的就是一脚,把杠杆登开了,打了几下很好使,强占英心里像开了两扇门那样痛快,提起机枪又往上跑,这时兄弟部队迂回成功,敌人溃乱了。(林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过林风的这篇文章可以看到,强占英所在的1营2连3排第10班,3月11日登陆作战的时候,只剩5人。3月15日的潭门战斗,他带领这个半班打进了敌暂编13师第37团的团部。4月1日晨,迈德村战斗,他又带领这个半班打进了敌教导师教导第1团的团部。潭门和迈德的两场战斗,两次攻入敌人团部,打掉敌指挥机关,先与战友击毙37团团长,后活捉教导1团团长,他自己活捉中校作战教官何大出等军官,使敌人很快成了无头的苍蝇,迅速被击溃。这就充分反映了强占英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找准敌人的弱点,攻其要害,发挥了无比机智勇敢的作用,首功一件。在4月5日的钟瑞阻击战,强占英的小组在第一线的最前面,他头部受炮伤晕过去后,卫生员把他救下来,包扎好伤口,他醒来后,二话没说,就又到他的战斗组战斗,排长叫他休息,他头都不回,勇往直前。假如他没有再上去,随着组员徐大光和机枪手何准标的伤亡,阵地就会被敌人突破,战场的形势就会改变。因此,强占英在关键时刻再次上到阵地,凭一己之力挡住凶狠敌人的进攻,坚持到最后胜利,在战场上起了决定性作用,被战友们一次评定荣立三大功。整个阵地最后剩下强占英一个人,他的英雄事迹,就像电影《英雄儿女》中只剩下王成一个人一样,成为孤胆英雄。所不同的是强占英没有牺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对于强占英这个视死如归的细节,当我们得知强占英在1948年参军之前,已有妻子和3个女儿的时候(大女儿1941年出生),无不为之震惊,感动,唏嘘!万一战斗中牺牲了怎么办?子弹可是不长眼睛的呀!然而强占英的命却特别硬,宛如有金刚之身,在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子弹都躲着他走,除了炸弹能伤及他以外,好像有命运之神一直护佑着他。每当看到强占英抓起机枪组何准标(挂花)的机枪扫射敌人这一段情节的时候,很自然就联想起解放海南岛后,那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幸存者——机枪手们,如:张宝胜的父亲张广治是382团第1机炮连连长,刘国庆的父亲刘长久是383团第1机炮连的副连长,杨民的父亲杨振发是383团3营的机枪排排长,姚苏南的父亲姚慕涛是379团第2机炮连的指导员,赵海鹰、赵宁的父亲赵国顺是379团第3机炮连的指导员,辛颖辛红的父亲辛德成、宋利宋海琴的父亲宋宪华、朱建平的父亲朱咸才等,原来都是优秀的机枪射手。他们这些机枪手在战争激烈的对抗中,是幸存者。因为他们是敌人首先要消灭的目标。每场激烈的战斗下来,机枪班伤亡几个人是很平常的,有时很惨重,只剩一两个人。幸存者是不是有命运之神在护佑呢?老战士常说,战斗激烈的关键时刻,越怕死越可能会死。只有机智勇敢,巧妙的利用地形地物,消灭敌人,才能保存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一次采访朱建平的父亲朱咸才时,朱咸才老英雄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三打四平的时候,383团3营活捉了陈明仁的弟弟陈明信。而3营教导员纪纲就站在院子里与陈明信谈话,朱咸才的机枪负责掩护。看到纪纲并不隐蔽,朱咸才急得不行,连连招呼纪纲隐蔽。但纪纲似乎没有听见,并没有理会朱咸才的提醒。于是,朱咸才就想扔一块小石头过去提醒一下纪教导员。谁知他一伸手,敌人的机枪就向他扫了过来,说明敌人一直瞄着他的机枪阵地,因此他不得不有所顾忌和防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命运之神有没有呢?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2014年采访渡海先锋营老战士黄生林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一个老船工命运之神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的团指挥船登陆的时候,没有遇到严重的敌情,只有零星的敌人哨兵放了几枪。但就是这几枪,却有一发子弹击中了我们的船老大杨叔。记得船老大杨叔是随我一起跳下船的,我们向岸上冲去,大概离船跑了约50步这样的距离,只见他突然被什么击打了一下,几乎跌到在地,只见他捂住左胸,露出惊恐绝望的目光。我看他的胸口并没有流血,便急忙连拉带拽地把他拉了起来,拉着他追上了大家。等进入岸边的灌木丛后,坐定下来,我才回过神来,急忙问他:“怎么回事?”这时,船老大杨叔从胸前摸出一块光洋。仔细一看,这是一块假光洋,是我渡海前给船工发光洋时,出现的一枚假光洋。船老大杨叔当时就说:“这是一块假光洋。” 当时光洋已经发完,来不及更换了,我就说:“杨叔,你先把假光洋袋起来,以后有机会再换个真的给你。” 于是,船老大杨叔就把假光洋袋在上衣口袋里了。没想到这块假光洋,竟帮杨老大挡了一发子弹,救了船老大的命。原来是有一发子弹射中船老大的左胸,由于杨老大上衣口袋有这块假光洋,子弹正好击中假光洋的正中。随之,船老大杨叔又在口袋里掏出一粒子弹头来。可以清楚的看到,假光洋的正中有明显的撞击深痕。见到船老大杨叔惊魂未定的模样,我就轻声地安慰他说:“杨叔,你命真好,船登陆安然无恙了。登陆后你更命大,子弹会长眼,不穿你的肺,专穿假光洋。这样吧,等把你们船工们移交给琼崖地方政府安顿时,我叫琼崖政府一定换个袁大头光洋给你。”谁知杨老大忙说:“晤制,晤制!” (不用的意思)他手捧假光洋,凝视着子弹头,不无感慨又满心欢喜的说着:“感谢上苍!感谢黄同志你发给我的光洋中有一枚假光洋。当时我还是听了你的话,说暂袋住它,到时再换给我真的光洋。现在多亏了它,救了我一命,挡住了我的灾,就留这个假光洋给我纪念,作我解放海南人民历险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见证,留给我今生美好的回忆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这块假光洋成了船老大的命运之神,可以说是个奇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5年在采访渡海先锋营1连1排机枪班机枪手宋宪华时,他讲述了另外一个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福山战斗,我已经从步兵班调回机枪班当机枪射手了。原来机枪班有3挺机枪,这时,又缴获了一挺,这样我们机枪班就有4挺机枪,火力更猛了。我们连从晚上一直守到第二天。守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股敌人从别的地方退下来,大概一百多人。当时我们是埋伏在那里,敌人并没有发现我们,他们径直朝我们运动过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发现敌情后,我对战友们说了一声:“国民党不靠近不打!靠近了再打!”我想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我既不是班长,也不是排长,只是一个机枪射手,普通战士。没想到我这一句话,竟然被战友们当成指挥员的命令,都按照我说的打法把敌人放到跟前来再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80米,没打,50米没打,30米还没打,战友们都等着我的枪声。直到敌人靠近到10多米时,我的机枪突然开火。太近了,敌人来不及反应便纷纷倒下,我们一下子打死了几十个敌人。这时,国民党兵里居然出现了几个娃娃兵,这些小兵离我不到10米,看得很清楚。我一看是小孩,我扣板机的食指像装了锁扣一样便立即停了下来。正在犹豫,这几个娃娃兵举枪投降了。于是,我端着的机枪就没再打,放过了他们,其他战友也没有乱开枪,这些孩子们逃过了一劫。这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在混乱的战场上,能枪下留人,实属不易。说明我们解放军的战斗极有章法,战斗过程十分清醒,也十分节制,张弛有度,爱憎分明。所以事后我想,如果当时大家都乱打一气,这些孩子怎能死里逃生。也许在这些孩子的心里头,他们是另一种想法,他们以为自己命大,所以才死里逃生,他们不可能知道是我们这些解放军有意放过了他们。因此,一个人的命运,有时是很蹊跷、很偶然的事情,当人们所处的角度不同,理解也就相距甚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因此,天时地利人和,历来是客观存在的,命运也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也,运也。运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存续于冥冥之中。战争的胜负,主要靠战略战术和军队的实力,但有时也有运气的问题。就单兵而言,个人的军事素质,作战经验,灵活机动的程度固然重要,在激烈的作战中存活下来,运气的成分则很大,不可否认。据资料反映,渡海先锋营2连,出征时180多人,解放海南岛战斗结束后,仅剩60余人,这60多人的运气自然不同。2连连长李树亭,屡次冲锋陷阵,克敌制胜,率领全连屡立大功,被评为渡海英雄连。李树亭自己荣立8大功,被评为43军的战斗英雄,1950年9月到北京参加了英模大会,见到了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机炮连副连长刘长久说:李树亭不仅仗打得好,而且口才好。从北京回来给同志们作报告,大家都喜欢听。同志们说,听李连长的一次报告,相当于政治教育3个月。在李树亭连长和模范指导员张家骧烈士(在加岭山阻击战中牺牲)的率领下,强占英迅速成长,平时是模范工作者,战时是战斗英雄。后来,强占英也成长为2连的连长,成为了李树亭的接班人,可谓强将手下无弱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我们看到林风所写强占英在钟瑞战斗就一次荣立3大功时,就很想知道林风写的情况属不属实。因为一次立三大功,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是罕见的战功。这样的战功,在东北民主联军时期,可荣获毛泽东奖章。然而寻找强占英和他的立功证书并非容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广泛搜集解放海南岛战役亲历者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在历次的采访中,一直很注意探寻渡海先锋营著名战斗英雄强占英的信息。然而多年来,一直没有更大的进展。解放后转业的信息完全没有。打听到的几个先锋营健在的老战士,如三连指导员宋占魁、三连连长李庆升、机枪连副连长刘长久、机枪连神炮手郑福、机枪连通讯员刘凤来(后任海南军区警卫排长)等,大家都知道有个战斗英雄强占英。但由于不在一个连队,没在一起搭过伙,并不清楚强占英是东北哪个县的人。什么时间转业?转业到哪里?什么职务转业?家庭住址等,无人知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蹉跎,一晃就过了十几年,突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首先是强占英的儿子“大象”(微信名),被研究会的寇金刚和陈犁找到了。消息传来,真是喜出望外。很快,“大象”就入了群。但“大象”入群后,一直不冒泡。幸好强占英的小女儿强淑英也入了群。2021年8月7日与强淑英取得联系,才知道强占英的家乡是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乡水四村金家屯,父亲名叫强玉林。强占英,1922年生,1980年病逝,享年仅58岁。如果活到现在,已经是101岁。强占英1948年1月参军的时候,他26岁,已经娶妻薛福珍(1923年生人),育有3个女儿(大女儿1941年生)。强占英转业回乡后,又与薛福珍生了2男3女。因此强占英共育有儿女8人,2男6女,加上强占英的父母,这是一个12人的大家庭,人丁兴旺。强占英开始转业到望奎县农业银行工作,后来返乡。原因是强占英的父亲强玉林,在土改时成分略高,村里对他们家有所歧视,没有分到好的土地。强玉林便要求强占英这个大英雄辞职回村务农,才能分到土地,并改变他们家在村里的地位。强淑英还讲到,她的母亲特别慈祥,2008年去世,享年85岁。强淑英在微信中提供了强占英的两张军装照,儿子“大象”后来在群里又提供了一张强占英在签字的集体照。这就让我们看到了强占英的光辉形象。强淑英是强占英的老闺女,排行老八,1965年生。笔者问到强占英是什么时候转业的?强淑英说,不是很清楚。但从强占英的照片来看,其军装是1949式,没有授衔时的着装。估计是在授衔前转业,即1955年,正连级。由于疫情期间,强淑英工作忙,笔者也忙,有些情况一时无法澄清,需要时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时间一晃又过了近2年。2023年6月13日,突然有一位名叫朱美晶的女孩与笔者取得联系,说:她的姥姥是强占英的第三个女儿,强占英则是她的太姥爷,她是第四代人。朱美晶很热情,迅速地把强占英的简历(手写)、立功证书和负伤证等重要证明文件发了过来,还发来她太姥姥(强占英妻子薛福珍)的照片,二姨姥姥小时候与强占英及妻子薛福珍的照片,以及强占英的军装照和强占英后人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啊!看到这么多关于强占英的资料,原来的抽象概念,变得丰满了起来。看到强占英与老伴的合影,看到强占英的后人团聚的合影,看到强占英的第四代朱美晶的照片,禁不住热泪盈眶。十多年的追寻和牵挂,终于有了结果。多年的焦虑释然了。特别是看到朱美晶这样的第四代人,对太姥爷强占英的由衷敬仰,更是令笔者感慨,那些为共和国的建立流血牺牲的先辈们,此时地下有知,定会为红色江山的传承,有朱美晶这样的一代00后,感到欣慰和骄傲。说明千千万万的革命事业接班人在成长,“自有后来人”不是一句空话。毛主席率领无数先烈打下的红色江山,要保持永不变色,就需要代代的传承和“不忘初心”的忠贞守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后,怀着崇敬的心情打开强占英的立功证,荣立九大功的详细记载,历历在目。立功证书证明了林风所写“强占英勇猛无敌的英雄事迹”,属实无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强占英的立功证可以看到,强占英参军后的进步很快。1948年1月参军,1949年3月入党。1948年7月,参军半年后,包围长春时,始立第一小功。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后,进关的行军中立2个小功,合并记一大功。1949年3月南下行军,又累计3小功为一大功。1949年2月20天追击和11月粤桂边作战,第三次累计3小功为一大功。1950年3月以后参加海南岛战役,又接连荣立6大功,其中5大功是个人荣立的大功,还有一大功是集体一大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部别:一二八师三八三团一营二连 职别:副排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姓名:强占英 性别: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籍贯:黑龙江省望奎县林城区金家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家庭出身:贫农 社会成分:农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何时何地入伍:一九四八年一月小孤山参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何时何地入党:一九四九年三月南下四十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二次累计。(第一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一九四八年七月长春行军帮助别人,吃苦耐劳,劳动好,立一小功。(二)一九四八年十一月进关帮助病号,帮助群众,团结新同志好,立二小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二次累计(第二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一九四九年三月南下行军中鼓励大家,帮助同志劳动做饭,立二小功。(二)三十天行军,帮助病住军做,一贯不怕麻烦,立一小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二次累计(第三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天追击,在艰苦情况下,挺身而带头去干工作,不顾一切,立一小功。(二)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粤桂边行军,不怕艰苦,来帮助同志,叫大家休息,他做,立二小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第四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潭门战斗和敌人打在一起,用枪把子打死三个敌人,俘虏三十余名敌人,枪二十余支,立一大功(外加战斗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第五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迈德战斗勇敢下炸药解决战斗,俘虏敌人政工处副处长一名,电台一部,立一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三次(第六、七、八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在钟瑞战斗坚守5个钟头,山头连打敌人反冲锋五次,负伤二次不下火线,完成任务,立三大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立大功一次(集体一大功)(第九个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功绩摘要:(一)渡海先锋功一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上共9大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强占英另有《革命军人光荣负伤纪念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封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革命军人光荣负伤纪念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政治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内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部别:三八三团二连 职别:副排长 姓名:强占英 性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籍贯:黑龙江省望奎县金家村 入伍年月:1948年1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负伤次数 负伤日期及地点 负伤状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 1950年4月谭门 手榴弹打腿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 1950年4月钟瑞 炸弹炸头上,枪打胳膊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根据以上立功证的纪录,结合具体作战细节,可以归纳一下强占英在海南岛所立6大功的来龙去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0年3月11日,强占英当时是渡海先锋营2连3排第10班的战斗组长,随2连副指导员朱文秀成功登岛后,第一大功是集体一大功。4月13日下午,全营在排城村小学的草坪上集合,43军电令嘉奖授予全营集体一大功。1951年,在强占英的立功证书的最后一页纪录在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月15日,在潭门战斗中,强占英荣立了第二个大功,同时被评为战斗英雄,在立功证书纪录在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月1日,在迈德村战斗中,强占英荣立了第三个大功,在立功证书纪录在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4月5日钟瑞阻击战中,强占英战斗组在第一线英勇阻敌5小时,连续击退敌人5次反冲锋,在同组战友牺牲,自己头部和胳膊2次负伤的情况下,不下火线,独自一人顽强地坚守阵地,胜利地完成阻击任务,一次荣立三大功,在立功证书纪录在案。因此,强占英在解放海南岛的战斗中,荣立了6大功,是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大功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这个战斗英雄从海南岛转业后,其去向不明,宛如泥牛入海。一起参军的望奎籍老乡,最后能有几个活着回乡的?不得而知。因此,大多数老战友都不知道强占英转业后的去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与强占英同班的战友,另一个战斗组长李相振,也是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一直追寻的英雄。李相振在渡海的时候,由于船帆的绳索被大风浪崩断,他顶着7级风浪,冒险爬上桅杆,把绳索接好,拯救了船只。在钟瑞战斗中,他与强占英配合作战,最后壮烈牺牲。不知道李相振是不是黑龙江望奎人,仍需进一步追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英雄强占英回到家乡与夫人薛福珍和二女儿的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右一是英雄强占英,下图第二排左二是英雄强占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总之,寻找张有(张友)烈士和战斗英雄强占英这两个渡海先锋营功臣的经过,虽然历时十余年,却能划上圆满句号,这是令同志们十分欣慰的事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张有等烈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仍然英勇不屈,视死如归,战斗中绝不当俘虏,与敌人拼杀到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保持了革命战士的忠贞气节。这些烈士,不仅完全没有享受到解放后的幸福生活,最后抛头颅洒热血,至今连遗骨都未妥善安葬,实在是令人痛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强占英在部队时是战斗英雄,为部队领导和战友们所热爱,所敬仰,所器重。但转业离开部队后,其英雄业绩便无人知晓了,甚至像泥牛入海消失于平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都说历史是一条无穷的长河,可以承载民族的文化和历史记忆,而那些记忆是涂抹不掉的。现实并非如此,随着时间的飞逝,无论当年的烈士和战斗英雄多么崇高伟大,都经不起时间老人的打磨,随着一代、二代的去世,社会就会把他们遗忘。现实无情的教训了我们。我们必须尽快的把丢失的历史找回来,把英雄找回来,把他们的光辉事迹找回来,载入史册,传承下去。否则将往事如烟,追悔莫及。对于人生来讲,时光是无尽的,叹息与唏嘘却是有限的。只有抓住有限的机会,为解放海南岛的英烈们树碑立传,历史才不会忘记先烈与先辈们的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次回海口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在手握方向盘的行车途中,眼帘中首先展现的前途,是宽阔笔直、黝黑明亮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两侧,飞驰过来的是一幅幅秀丽山川美图。极目而望,心旷神怡。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此时,张友、强占英这两个东北汉子的英雄形象,和众多从东北打到海南岛的先辈们的光辉形象,一幕幕地,就像电影放映一般地在脑海中的闪现。本来疫情3年,有1000多天蜗居家中写作,天天面对电脑,视力严重下降,白内障形成的飞蚊成堆的在眼前飞舞,看电脑光戴老话眼镜已不行,还要加上放大镜,仍然混沌不清,看几分钟就要歇息一会儿。原以为这次行车1600里,可能风险很大,中途免不了要在湛江停歇一晚。不料坐到驾驶位后,远眺绿野,风驰电掣中,眼睛忽然明亮起来,40余年熟练驾车经验的感觉,一下子又找了回来。加上身边坐着高宏的老师,一路给笔者讲述着许多令人关注的历史研究成果,兴奋之余,免不了在脑海中更多的联想,是寻找张友烈士和强占英英雄的跌宕经过,经常是“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禁不住的精神亢奋,不知不觉中驶过了湛江,到遂溪休息区加油,买过海轮渡票,一下子完成了驾长车“千里琼崖一日还”的壮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笔者过往自驾返琼崖的第三次壮举。预示着还有精气神去完成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多年来坚持做的一件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写历史只写一角琼崖解放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画江山只画一隅海南阆苑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抚流光一砖一瓦天涯血碧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叹枯荣一花一木海角历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四句话,是海南省渡海作战史研究会成立的初衷——要把渡海先锋营、渡海先遣团、主力部队、琼崖纵队、南路人民和两广地区,在中共华南分局和四野十五兵团领导下的,整个解放海南岛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描绘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个描绘,不是一般军史梗概的简单重复。而是深入到参与战争历史事件的小人物的心历路程,把第一线指战员真实的拼杀经过,具体战斗的来龙去脉和真实的人生命运反映出来;把第一线官兵在长期的作战过程中,积累的无数见招拆招、敌变我变、机动灵活的克敌制胜经验与智慧勾勒出来;把他们在枪林弹雨中鲜为人知的无畏、沉着、淡定和荡气回肠的生存之道,有血有肉的真实细节披露出来;以填补以往战争历史细节的空白。使开国军人顽强革命意志和集体斗争精神得以展现,使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历史画卷得以弘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更多的后人理解和珍惜当今海南岛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建党100周年,80后李姝女士《万疆》歌词之创作,“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吾国万疆以仁爱,千年不灭的信仰,”油然而生。正应那句经典诗句:“先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 抚今追昔,为共和国的建立流血牺牲的先辈们,地下有知,定会为红色江山的传承和有着千千万万的接班人而感到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笔者曾有感于邓华和冯白驹为解放海南岛运筹帷幄的历史贡献填词2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第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思邓华上将平琼崖之功——寄调《千秋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赣州帷幄,风卷残敌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军号戾,神鞭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天涯飞剑远,沧海横流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登陆战,创奇迹是谁戗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袅袅风帆漠,琼纵红歌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盈水碧,连云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木船欺蒋舰,猛虎枪林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千古史,邓华奋笔挥毫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2022年11月4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第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思琼崖革命红旗与冯白驹将军卓越之功——寄调《千秋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五峰绝立,林深红棉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革命起,旌旗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烽吹椰子寨,枪炮横空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琼纵队,抗倭大展先锋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从此天涯碧,南海英雄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擂战鼓,残敌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驭风帆上岛,党政军合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千古岁,白驹妙笔蓬莱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2022年11月8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烽吹椰子寨。”椰子寨是琼崖武装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烽吹”指硝烟弥漫的意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驭风帆上岛,党政军合力。”这里是双关语,指琼崖、南路、大军。开船的人,以南路为主,琼崖和大军为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8月23日(12400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人间奇迹——九十年后的重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