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雨雨半世纪,不离不弃一辈子 -记东塔村孙子思先生厮守照顾病妻20多年之真人真事!

莲花情怀

夫妻是什么?有人说是爱情、是婚姻?那么婚姻是什么、爱情又为何物?若论夫妻之道,东塔村孙子思用行动在这方面做了最好的诠释。 这是发生在东塔村一个真实的不能再真实的故事,用“不离不弃”来形容无疑是最恰当的。在东塔村街道上、田野边,不管在炎热夏天的浓荫下,还是在寒冷冬天的暖日中,您经常看到一个年近七旬的老汉推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载着一个身形佝偻、瘦的如柴般的女人,这就是本文中的主人公孙子思和他厮守不弃的女人,提起这对夫妻,临乡近村很少有人不知道,都能耳熟能详,没有壮举,平凡的静悄悄,却又让人呼之欲出,闻之动容,不觉潸然泪下、心酸不已…… 孙子思今年刚满七十,木纳寡言、憨厚朴实,一个很普通很典型的中国式农民。原先是石门公路站一名二十多年的老公路养护工,忠职勤恳、任劳任怨,一副老黄牛与世无争的形象,与人为善造就了他良好的美德,就是在这个普通的农民身上,发生了一段感动全村、震撼心灵、感动人类的故事,彰写了人间最美丽的一段温情。 与常人一样,没过而立之年,孙子思组建了家庭,有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日子虽苦却也其乐融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妻子兰秀云突然患上了小脑萎缩,这种医学上少见的怪病一下子使妻子卧榻在床,失去自理能力。面对疾病的折磨,本来脾气就不很好的妻子,越发变得古怪,渐渐地不可理喻起来,“爱絮叨、使小脾气”成了家常便饭。妻子的病情求医无门,且又每况愈下,做为丈夫,孙子思默默无言地用他那瘦弱的肩扛了起来,担当起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独自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他不止一次地对妻子说,天塌下来,还有自己为她遮风挡雨。每天推着妻子、哄着妻子,换来妻子舒心一笑,慰藉她那病态般的心理。冬天在暖日下让和煦的阳光流淌在妻子孱弱的身体上;夏天推着妻子倘佯在树底的浓荫下,让清风徐徐送凉;农忙时可以看到田边三轮车上妻子安详地躺着,苦涩而又温馨地大打量着这个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颇有出息,成人后靠着自己的努力,在李村一家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找了工作,各自安了家,生育了儿女。可是工作的忙碌,离家又颇远,使他们无暇顾及母亲,只能偶尔节假日、歇班时回家看看、尽尽孝道。正如一次在市人民医院陪母亲住院时,儿子孙仁召在微信上说的:“病榻尽孝为时已晚,祈求上苍佑母安然。您陪我长大走四方,我陪您慢慢变老去。有母尚在人有来处,母远离人只剩归途。”子欲养而时不予我啊! 你若不离,我定不弃。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贾,无论是疾病还是健康,他们都不离不弃地陪伴着对方。理解、信任、奉献、相守,是处于现实生活中人渴望的神话,而子思这对夫妻做到了。没有豪言壮语,性情老实的他几乎没有倾吐对象,只是默默无言地坦然面对,泪水可能早已干了,真情贵在永恒!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子思的行为不是摆好了一个姿势,也不是舞台上的一个彩排,不是朝朝暮暮,更不是矫揉造作。这一坚持,孙子思就经年累月地坚持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苍驹过隙一瞬间,但对于子思来说,却占了他人生精华的大部分,从洗衣喂饭到端屎端尿;从日出而作到日入而息,从夏天纳凉摇扇驱蚊到冬天偎被暖手驱寒。一年年斗转星移日月交替,从起初蹬着人力三轮车到现今电动三轮车,从青春年华到了日暮之年,唯一不变的是他推着妻子踯躅的那个身影,是他那颗朴实无华的心、永恒的情…… 没有利益驱使,没有红尘诱惑,铅华已洗仍从容!在生活的海洋里孙子思驶出了一艘家庭温馨的帆船,向生活中的惊涛骇浪发出了不屈的口号,他不相信命运,只相信心中那片情义,相信天能屁佑好人。他们这般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值得我们任何人去学习、去效仿,可以让任何人接受一次心灵教育,荡涤出世间喧嚣的尘念与纷杂。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地寒士俱欢颜!谁见犹怜,让我们为这对夫妻助威,为子思喝彩!孙子思向人敞开的心扉总是阳光的,感念着这片情怀,让我们每个人心头这盏明亮的灯,且行且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