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涵——青岛之旅(ICC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8.20-8.23)

1

<h3>2023年8月21日,由中国老教授协会主办的高中生创新能力大赛全国决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拉开帷幕。8月20日,我以省一等奖的成绩,代表聊城一中前往青岛参与本届大赛决赛,参赛期间,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最终在学校老师的支持鼓励和母亲的陪伴下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全国参赛学生中第五名(全国决赛一等奖)。以下是我对参赛过程的记录与感悟。<br>首先,我担任聊城一中参赛队队长,协助康老师管理队伍并处理相关事宜,锻炼了社交能力和管理能力。</h3> <h3>其次,8.21-8.22为参赛环节,大赛分为笔试和面试。<br>笔试环节,大赛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自然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素养及学习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申辩能力等。题目新颖,颇具挑战性。在考场内的两个半小时,我深刻感受到了题目对我理科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包括如何根据材料理解相对论与非欧几何(时空距离)以及通过阅读材料使用并拓展平面的点法式方程等。我认为这很好的拓展了我的知识面,发掘了自己的创新潜质。<br>面试环节,以五人小组形式进行,包含回答问题,评论他人,考官提问三个环节。面试题目也是非常考察了我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如谈谈你对未来旅行的交通方式,旅游体验和目的地的畅想。通过此次面试,我不仅了解了面试的礼仪,并且提高了对科技的认知和临场发挥能力。<br>在笔试和面试期间附有专家讲座,大赛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教授向我们展示名校的创新素养和专业能力。</h3> <h3>后是颁奖典礼(8.23),我与同行的张子迈,申泊远同学有幸代表聊城一中上台领奖(全国决赛一等奖)。</h3> <h3>后是颁奖典礼(8.23),我与同行的张子迈,申泊远同学有幸代表聊城一中上台领奖(全国决赛一等奖)。</h3> <h3>后,我再次怀着激动,欣喜与感激去回味这三天的参赛旅程。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节点,它不仅提高了我的创新能力,扩展了我的学习视野,更重要的是增长了我在随后高三一年中再接再厉,迎战高考的勇气和信心。“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将以本届ICC为新的平台向梦想的学府冲刺。最后以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作结:或大或小,色彩斑斓的梦想,在不弃微末,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复一日,一点一滴的坚守中逐渐可感可及。</h3>

大赛

面试

决赛

参赛

创新能力

聊城

一中

一等奖

笔试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