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赛场上常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跑者刘楚楚

<p class="ql-block">1. 运动极限点</p><p class="ql-block">长跑中出现运动极限点,简称“极点”,通俗地说,就是比赛进行中,人体感受到最难受的阶段,心跳和呼吸加快并感到肌肉无力,意识中会出现放弃比赛的念头。</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放慢跑速,调节呼吸或行走一段,一般2-3公里后可以缓解。如果难受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最好放弃比赛,“咬牙坚持”可能是危险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岔气</p><p class="ql-block">运动性腹痛的发生率颇高, 有时甚至占比赛人数的一半之多。引发原因有很多,比如:</p><p class="ql-block">(1)准备活动不足, 内脏器官的机能跟不上剧烈运动的需要而引起腹痛;</p><p class="ql-block">(2)准备活动不充分, 突然加速跑,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和牵扯肠系膜而产生腹痛;</p><p class="ql-block">(3)还有可能是,肠道中的粪便会刺激肠道和邻近脏器, 引起腹痛;</p><p class="ql-block">(4)运动员在运动中过度紧张,呼吸节奏不均匀, 动作不协调, 也会引发运动性腹痛。</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轻者,可自己手按住疼痛部位或弯腰跑一段距离, 应减慢跑动速度, 调整呼吸, 一般可得到缓解。如果无效,就应停止运动,口服止痛药。如果疼痛剧烈, 应立即停止运动,做彻底检查。</p><p class="ql-block">【温馨提示】参赛前2小时完成进食。少吃易产气和不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太饱。此外,清除残留肠道中的粪便是防止腹痛的有效手段。</p> <p class="ql-block">3. 抽筋</p><p class="ql-block">在马拉松运动中最易发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其次是大腿肌肉。运动员肌肉长时间连续快速收缩,形成疲劳,容易造成抽筋。</p><p class="ql-block">此外,炎热的天气进行运动时,大量出汗排出的钾、钠、钙、镁过多,也会引起抽筋;在寒冷的气候中进行运动,如果准备活动不足,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也是引起抽筋的一大原因;运动员在身体状况不佳时参加训练或比赛,也容易引起抽筋现象。</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小腿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伸直膝关节、勾足尖,按摩小腿肌肉。用捏揉小腿肚子中央,即可使抽筋部位得到缓解,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过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运动型低血糖</p><p class="ql-block">马拉松跑由于时间较长,运动时体内的血糖会大量消耗,因而有时会发生低血糖症,这种低血糖症称为“运动性低血糖症”。</p><p class="ql-block">轻者出现无力、饥饿、出冷汗、烦躁不安等情况;重者可能会出现神志模糊、语言不清,甚至惊厥和昏迷现象。</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饮用糖水并吃甜食,一般可恢复正常。如果症状严重,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浓溶液,提高血糖浓度,症状一般即可清除。</p> <p class="ql-block">5. 扭伤</p><p class="ql-block">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会造成扭伤。</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肌肉拉伤</p><p class="ql-block">肌肉在运动中急剧收缩或过度牵拉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这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通常会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等症状。</p><p class="ql-block">【处置方法】肌纤维部分断裂者,早期用冷敷、加压包扎,还要把患肢放在使受伤肌肉松弛的位置以减轻疼痛。48小时后开始按摩。怀疑有肌肉、肌腱完全断裂者,应在局部加压包扎、固定患肢后,立即送医院确诊,必要时还要接受手术治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