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完《张爱玲传》这本书后,给我感触最深是张爱玲一生命运的坎坷,仿佛旧思想与新文化交织后编织出来的一个无瑕的梦。童年的弱小无助,无论是封建思想下的父爱,还是继母“重男轻女”下的耳提面命,让一个本该欢快的年纪变得那么死气沉沉。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新思想的引领,姑姑多一丝的疼爱,让阴沉的岁月有了一丝活气。</p><p class="ql-block"> 如这般的家庭,铸就了张爱玲那沉默一生,虽然在爱情片段上曾违背了这片轨迹,但终其一生,可以说是寥寥无言,仿佛她的言语都沉浸在了文字里,在一个又一个打击背后,一片又一片思念背后,编织出了如今的优美文言。也很庆幸张爱玲的沉默,才有更多的闲暇沉浸在文字里,给我们更多沉淀的文字魅力。</p><p class="ql-block"> 读张爱玲的书,每一句都值得去思索,去推敲,不断琢磨间感悟人生——一份用张爱玲一生去经历、去阅读感受到的道理。很喜欢读这类的书籍,在品味文字的优美中,不知不觉感同身受,一字一句中,仿佛有种魔力,召唤着我去记录,去背诵,去感觉。</p><p class="ql-block"> 张爱玲的爱情无疑是可怜的,爱上了一个多情的人,注定了饱受相思。但传承于母亲身上的那份倔强,又在一次又一次悲伤中顽强着自己,保留着最后那份独属于自己的尊严,仿佛只是局外之人,漠视着爱人的心猿意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似乎只有在文字中才能寻求到。</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名人往往是孤独的,因为别人理解不了他们的世界”。或许这句话用在张爱玲身上是有些道理的。孤独铸就了她的才华,孤独也书写了她的文笔。于我而言,亦喜欢孤独,曾信奉一句名言“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善于利用独处的时间去充实提升自己,才会在别人享受生活的岁月去升华,不断的积累,最后开出质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