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就一个字------劈

冬雪春花(拒聊天)

劈天开地 <p class="ql-block">  两天的畅游,心里对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的风景,除了喜欢,更多的是慨叹!一方面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方面感慨人民的勤劳智慧。脑海中就这么闪现一个“劈”字。</p> <p class="ql-block">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这片土地上既体现了仁,又体现了智。我佩服红旗渠敢想敢干的第一领导人---杨勇,“引漳入林”这个梦想的实现,是众志成城的结果。这个过程有开天辟地的勇气,有说做就做的执行力,有正视困难的自我批评和藐视困难战略决策。它是当之无愧人类的壮举,是万众一心创造出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这幅图画是一个悲惨的真实故事,新媳妇因为打翻了水罐,那是全家人的生命之水,因内疚而上吊,公公跪在地上的无力呼喊。这是一个缩影,它写出了林县吃水的困难。让我对林县人民当时的穷困生活有了一个认识。随着导游介绍林县的风俗,一个人一生只洗三次脸,这让我震惊到难以置信。</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红旗渠建成后的场景。万人高兴,万人落泪。这项艰难而又伟大的工程历经十年,终于完成。</p> <p class="ql-block">  近距离的的领悟红旗渠精神,因此跟随导游去了青年洞。</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水边的小路上,看到山下水上这些峭壁上的字迹,没有感觉是乱涂乱画,更没有半点反感,反而觉得有点说不上来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去青年洞途中的一个小小风景。</p> <p class="ql-block">  “青年洞”听到名字,脑海马上联想到山洞,觉得是一个可以徒步穿越并且欣赏风景的山洞。来到这里后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这是一个水洞,把这个水洞(准确来说是桥洞)称为青年洞,水的上面桥,桥的上面是山,山上上面写着几个红色的大字“青年洞”。这是党员宣誓的地方,是吐露爱国丹心的地方,是思想进行洗礼的神坛。大家可以仔细斟酌一下这幅图片。</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是姊妹花,是并蒂莲。一个在悬崖上引水,一个在悬崖上修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还没有进去景区,就看到了太行山的耸立、陡峭、奇崛。太行山的山和家乡的山的模样是完全不同的。远远望去,这山就像雷公用斧子劈了一样,也许是一下、三下、五下,甚至更多,所以远远看去都是悬崖峭壁,那么有力量和质感。走到近处会发现,它既有力感,又有层次美。似乎这个山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的剥开,却永远也剥不完一样,给你留下一些遗憾,从而激发你的探究心理。总想看看山的下面到底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我不是地址学家,知识的贫瘠让我有了多读书的愿望。同样直觉也告诉我这是一个有趣的探究,只是探究的主人公不是我。太行山带着神秘终究会等到那个揭开它神秘面纱的人。</p> <p class="ql-block">  要进去桃花谷了,导游说这里被称为“爱情谷”。原本以为能听到一个凄美或者喜悦的爱情故事。可是自始至终导游都没有讲故事。所以被称为爱情谷的缘由我这次是没机会明白了。</p> <p class="ql-block">  山因水而秀美,水依附山而迤逦。那山依然是最初的模样,只是那水过于变幻莫测。</p> <p class="ql-block">  有从高处奔腾下来的,看到白色的湍急的瀑布,一下子就到了墨绿的潭中。这个水潭边是可以看到底的,在确认在确认安全后,我赤着脚进入这绿水中,一种凉从脚底往上升起,似乎已经到了胸腔和心脏,怕身体受不了,又迅速离开了,这个清凉的感觉却挥之不去。</p> <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有急湍甚箭的模样,有一碧汪洋的平静,有白色的泡沫,碎成石,碎成雾。</p> <p class="ql-block">自认为拍摄很成功的一副风景。</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不是打卡盛景,我不太清楚。只是很多人都在这个地方拍照留念。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而已。</p> 劈荆斩棘 <p class="ql-block">  吴承恩写《西游记》中,描述唐僧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圆满,这是虚构的。而面对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的风景呢,都是解决了人民的刚需问题。这恐怕不仅仅是八十一难,这是一群人的百千磨难,只因为领导人的宅心仁厚,以身作则,给了大伙不怕苦不怕累,坚持下去的信念,最终劈荆斩棘,守得云开见月明。</p> 劈出未来 <p class="ql-block">  今非昔比,一个贫穷落后的恶劣环境,一个文明富裕的如在画图中和谐环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只是换了模样。</p><p class="ql-block"> 就餐的时候,餐厅的五十多岁的老者告诉我们,林县至今结婚的习俗都是三大碗:一碗白米饭,一碗烩菜,一碗玉米粥。并且是流水席,一般情况下都是三天。我在不可思议中正在心里想着家长的结果都是鸡鸭鱼并且多少菜多少汤,都是有讲究的。又听老者告诉我们,今年都2023年了,林县的份子钱都是10块、20块、50块等,可以全家人都去吃饭的。我被温暖了,在家长份子钱越来越多的节奏中,林县依然保持着自己朴实的本色,用最纯的初心传承者老一辈人留下的习俗,却展现出最浓厚的乡情,接受最热烈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我不由得再次想到,什么时候,林县的风俗也风靡一时,刮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大家纷纷效仿,是不是那金钱至上的淡化的亲情,乡情,是不是又会卷土重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朴实无华,芳香久远。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单位是这样;一个地区是这样;一个国家更应该是这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