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8.22 七夕节</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携老伴林和小孙子平游览了黄鹤楼。以前我经常路过黄鹤楼,都无缘登楼,现如愿以偿,高兴极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鹅池,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因称鹅为”禽中君子”而乘兴揮笔,写一“鹅”字,而建池纪念之。</p> <p class="ql-block">点击可阅读王羲之爱鹅的故事,有点味道。</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的一笔”鹅”。</p> <p class="ql-block">依次经过搁笔亭和诗碑林,搁笔亭是纪念“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故事,诗碑林则是将古人诗词刻于石碑之上供游客欣赏。</p> <p class="ql-block">崔颢的这首诗韵味悠长,成为千年传颂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最后经过紫竹苑,道路弯曲,竹叶青青,闹中取静,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终于来到了黄鹤楼前,黄鹤楼建在蛇山之上,金碧辉煌气势恢宏,黄鹤楼周围还有许多辅助设施楼亭塔鹤,如众星捧月般地烘托着黄鹤楼,使黄鹤楼更加雄伟壮观,难怪它有”中国第一楼”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第一层:我们随着人流进入黄鹤楼,哇!一幅硕大的”白云黄鹤”壁画呈现在眼前,只见一只黄鹤展翅飞翔冲向蓝天,一位道者模样的仙人坐在鹤上悠然自得随鹤而去,地面上有不少的古人长衫漫袖眼望黄鹤,无奈的送别。整个画面古香古色仙气飘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第二层:此层有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它记述了黄鹤楼的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读着这样的文章,历史画卷不断地在脑海里翻腾。</p><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受到了这种氛围的感染,慷慨地答应了小孙子平的要求,花重金请了三样宝贝给孙子孙女们作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在二楼我们拍摄了几张照片,其中包括千禧钟和白云亭。远处传来了悠扬的钟声,好像是唤醒我们多看看祖国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第三层:里面有不少的绣像画和名人诗词。画中有崔颢、李白、岳飞……等名人,个个栩栩如生,配上诗词,我边读边悟,好象穿越了千年时空,我也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此时此刻我耳边似乎响起了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第四层:此层为现代人的字画展览和卖点。此层视野更加开阔,居高临下,看着车水马龙的景色心里舒服极了,武汉长江大桥、鹦鹉洲大桥、绿地大厦、武汉电视塔、长江轮船……全在眼底,看着这些美景,我心底里放声喊道:“黄鹤楼,我今天登高值了!”</p><p class="ql-block">此层还配备了望远镜,这可是我小孙子平的好玩物,他巴在镜前简直要把武汉全城看个够。</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第五层: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登上了黄鹤楼的最高层。里面有《长江万里图》,其山河锦绣先人漫舞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好心的工作人员见我们年龄大,让我们乘坐电梯直接下楼,我们心里感谢了。下楼后我还依依不舍,抢着给黄鹤楼照最后一张照片。又见黄鹤楼广场上有“缘起名楼七夕夜”字样,因为今天正好是七夕节,我赶紧摄影留个纪念。回到鹅池旁,正遇几个靓男俊女拍戏,我也好奇拍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近七十年前的事了,大慨是1955年我见过老黄鹤楼。那时我随母亲第一次由团风乘坐轮船到武汉,这天我们由汉口坐轮渡到武昌,天气不好,风浪打在轮渡上,我还有点小怕。上岸后我们直接到蛇山脚下的黄鹄矶去看黄鹤楼,老黄鹤楼红柱黄瓦飞檐尖角耸立江边,我们正准备上楼,结果被工作人员拦住了。不知是老楼陈旧危险,还是长江大桥建设准备搬迁,或者是其它什么原因,至今仍然是留在我心中的谜团。</p> <p class="ql-block">回到黄州家中后,我模仿古人写了《登黄鹤楼》,虽然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是我的一份心意吧!</p><p class="ql-block">. 登黄鹤楼</p><p class="ql-block">2023.8.22 七夕节</p><p class="ql-block">雄踞龟蛇历春秋,上眺荆沙下两州。</p><p class="ql-block">三镇高楼如笋出,百桥蚁车似水流。</p><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闲悠悠,大江民船忙碌碌。</p><p class="ql-block">万里河山胜景图,心愿前程类登楼。</p><p class="ql-block">两州:黄州和蕲州,历史上有蕲黄并治和蕲黄合一之说。</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我心中永远的黄鹤楼,您将永远的阅历祖国的美丽河山,您将永远的见证人间冷暖恩仇,您将永远的记录中华民族发展的大好前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