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墙记忆

dqx杜(^.^)

<p class="ql-block">摄影:dq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创作编辑:dqx</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点:东城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拍摄时间:2023.8.2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09172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网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下视频是下载网上的,它讲述有关榆林与康熙皇帝的历史故事,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可以打开看看,科普科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分享以下这篇文章,复制网上的,佐证历史事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陕北信天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9-01-02 02:43)</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说康熙暗访榆林城,守卫不让进城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塞上古城是古代边防要塞,历代朝廷派遣雄兵强将驻守。康熙年间,朝廷颁布了不少守卫连疆的重要条律,三里一哨,五里一岗、夜锁城门。康熙十分讨嫌历任皇上只会坐到皇宫里听人禀报下情的陈规陋习,他喜欢走出宫廷看一看,亲耳听听百姓的呼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阳春三月,康熙不顾文武大臣的劝阻,打扮成一个化缘道士,走出京城私查暗访。离开京城89天的傍晚,康熙来到了榆林城下,他实在累了,蹒跚地走到城门口,坐在石阶上,顺手掏出口袋里装的烧饼大口大口啃了起来。啃完烧饼,想进城,城门早已关闭,守门的两个士兵走了过来说:“师傅,到了关锁城门的时分,街上行人一律不许往来,快到城外找个小店安歇去罢,等到天明再进去。”康熙说:“俺是出家之人,需进城到寺庙里找个住处,请二位壮士高抬贵手,放俺进去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守城人说:“这是朝廷的旨意,我俩岂敢改变?快去找个小店安歇吧。”康熙再三哀求道:“别看俺是出家之人,腰包里有的是银两,俺花上50两纹银能让俺进城去吗?”两位守门士兵十分生气地说:“皇上的条律,岂能用纹银收买?不行!不行! ”康熙心想,金钱动不了他俩的心,可能是为了谋个一官半职,便说:“别看俺是出家人,可俺在朝廷里关系非同寻常,当今皇上康熙是俺亲表兄弟,情同手足,他现在稍有闲时就请俺到养心殿吃酒叙话,你二位通个姓名,俺这次回去到皇上面前美言二位忠勇耿直,皇上听了,定会给你俩封官加禄。”这两位守城士兵听了,满腹起火,训斥道:“你这个不懂王法的老道,满口胡言,既是康熙的皇亲,岂能这般蔑视朝廷的法度?先是用金钱收买,后又用封官许愿引诱,你若再敢不听吩咐,就把你押到官府里严加处置。”康熙听后,仰天哈哈大笑说:“好好好,这才是真正的忠勇之士。俺听你们的吩咐,一定到小店投宿。”说完抱拳施礼而去。康熙回到紫禁城,召集满朝文武大臣,共商国家大事时,深有感触说:“陕西榆林是个边塞古城,国防重镇,边关防务井然有序,一丝不苟,堪称是大清江山守卫边塞的典范。”并向文武大臣特意讲述了他进城的经过,要求文武大臣应向两位守城壮士学习,捍卫大清江山。康熙还亲手题写了 “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榆林当吋修了御碑亭,就将这八个字刻在石碑上,曾屹立在城南门外的榆阳桥旁,供后人观摩景仰。(可惜被破坏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座城是否安全,古代全凭高高的城墙了。不管从历史影视剧,还是历史文献,都能读懂一座城有没有安全感,高高坚固的城墙至关重要,实际意义上来说,城墙可能是防御外敌入侵保护这座城的第一道防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这座城市同样有历史上修建的古城墙,有关古城墙的记忆,与我的青春有关,学生时代有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在这座历史名城生活了30年,可相关城墙历史了解太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百度词条如此描述古城墙:“榆林城墙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是明代的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的驻地,也是明延绥镇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长城要塞地位重要。榆林城墙是明长城的重要一段,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北靠红山,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筑规模大。榆林城墙宽厚高大,气势雄伟,屹立于陕西省域最北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多多少少了解榆林古城墙的知识,明朝修建,距今近550年。城墙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变迁,满满沧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见榆林城墙已经是好多年前的事,1990年来榆林读书,和s同学经常跑到城墙上去背书,去散步。s同学是个可爱善良的小女孩,我们晚上一起住在她姑姑办公室,办公室后墙就是东城墙,上城墙太容易了,一出门跨上去,so easy,经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到星期日或者下午,我们到城墙上散步,背英语单词、政治、语文课文。那时城墙上留着些小道,可能后人为抄小道走出来的,也可能为游玩。可以沿着城墙一直走,走到城墙的末端,如果从城墙北往南走大约需要走一个小时左右。那时上城墙有大大小小的便道,便道有的地方窄有点地方宽,城墙上也是路,脚底下不知道估计经过几百年人走过,瓷实而苍老的城墙,明长城的一段。有的城墙上长满野草,当时城墙是原始状态,砖是原来的砖,土是原来的土,一看就知道好多年前的文物遗迹,没经过维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把爬城墙看做一件太普通不过的小事,年少轻狂,对历史遗迹不太了解,只觉得站得高望得远,站城墙上,哪里都看以看见,不怕谁能挡住我的视线,喜欢这种似踩着巨人肩膀的感觉。偶尔看到城墙的古砖上有一些人刻上“xxx到此一游”,猜可能这些都是青春期少年的狂妄作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我们住的那排窑洞上,同样住着和我们同校读书的一个男孩。那男孩比我们低一届,他经常过来借书和其他的零碎用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次他来借一个碳盘,他说的话我们谁都听不懂。斗子什么的,不知道他在说啥了。后来慢慢见面多了,他有时跟我们说些他的生活上的事情,比如给我们说他和班里女娃娃tanlianai的事。我们很少过他那面,他有事就过我们这边来了。我和我同学在一起,他好像一个人无聊,来问问这问问那,我们一般不太跟他打交道,不喜欢跟他打交道,总觉得那男孩过于成熟,当时的社会不好好读书,感觉读书时期tanlianai有点不良少年的嫌疑,不稳重,见面笑笑就是打过招呼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待在房间里时就不敢谈论邻居男孩的坏话,怕他冷不丁过来借东西。有时候我们出去跑到城墙上谈论那个同学的坏话,说他长短的。有时我们也说有意思的事,有时互相开个玩笑话,站在古城墙上有时窃窃私语,有时哈哈大笑。我的同学比较内向,她一般不会给陌生人说话,但跟我在一起已经三年了,太熟悉,所以话比较多。当时城墙虽有点破烂,但原始厚重的东城墙承载着我们读书时纯洁的友谊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一次我们不知道拉什么来,拉着拉着她跟我翻脸了,她嫌我说的不对怎么怎么的,其实我是无意的,她一会就又和我说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好多事情因为时间的关系淡忘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过在城墙上我们一直朝北走到城墙东门那里经常有,有一次在城墙上碰见几年不见的另一个同学,在城墙上友好相拥,说起来地球真小,城墙真小。可惜后来我们各自嫁人,和s同学再没有更多的联系,现在想起来好怀念,但愿人长久,多年以后我们各自还依旧安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得还有另外一个同学是我邻桌,她姐姐住在东城墙的东边。她平时在学校住,好多东西就放在姐姐家,有时候她就让我陪她去她姐姐家拿换洗的衣服,我和她走过好几次,必经之路就是东城墙的城门洞洞,走在东城墙城门洞洞靠东那一块儿,全是一片荒漠,黄沙。荒芜大漠气势的黄沙滩,能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奇观。那些年春天这风特大,把沙刮的到处流动,过东城墙那一块儿特别荒芜,没有多少人间烟火气息的味道,住的人也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把我叫上陪她去姐姐家,可能是因为她自己一个人走害怕吧。把我叫上给壮胆,不过即使我们两个人,走过那年代感特强的城门洞洞来到一片荒漠的沙滩,我的背上凉飕飕的,感觉可害怕了,胆小如鼠的小姑娘,现在可以理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高中毕业后,又到东城墙下面的另一个学校上学。学校后门一出,不远处是东城墙,偶尔和同学们上城墙散步,可惜没有太多美好值得回忆的事。只记得穿过学校坡坡的那里城墙上凑巧有个小洞洞,可能解放后人们为出行方便人们凿开的小洞,只能两个人通过的一个小洞,穿过这窄窄的洞就可以到无量殿这边,偶尔玩玩,现在这边一片繁华,已经不见当年踪迹,逝去的岁月再也找不回来了,我的青春我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两天暑气已退,天气渐渐转凉,昨天就趁着天气晴朗,早晨到东城墙寻找遗留的青春记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到30年没来到东城墙脚下,东城墙依然屹立不倒,经过近几年的维修可能基本恢复了建造初期的原貌,当然不是30年前曾经记忆里朴素的原样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远处看起来基本变成完整的城墙,但是曾经的那个东城墙城门洞洞可能没拆,现在弥补一下修好以后是瓮城,用了原来古老的石头,只在原来基础上加固了一些,维修了一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这个城门洞瓮城里,看到来往的车辆有一种强烈的穿越历史的沧桑感,从从头涌到了脚,这城墙上的每寸地,没有这瓮城上的每一块石头,见证了来来往往的各式各样的不同市民,几百年的城市变迁。历史滚滚向前,无法逆转,古代的城墙用来防御,现在防御功能早已经没有了,留下来我们现在追随古迹,追忆史上曾经的战争年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呆在东城门,透过每一块斑驳陆离的墙面石头,窥视历史往昔,感叹岁月巨变,沧桑大漠,几百年间曾经上演过多少豪情万丈的悲壮故事,抚摸墙面,似乎听到历史浑厚苍劲的回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听说解放这座城市因和平解放的,所以城墙基本保存完好。有幸读书时经常爬30年前东城墙,感悟历史遗迹,现在政府又维修好城墙,雄伟壮观的东城墙再现眼前,十分荣幸,还想去爬一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固若金汤的塞上小城,历史上因有这坚固的城墙,更有古代骁勇善战正直无私的前辈英烈,康熙帝称赞的“千秋钟勇”,小城才有今日繁荣,为这座历史名城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城墙脚下,仰望东城墙,致敬古人智慧,致敬小城厚重历史,倍感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懂得感恩懂得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