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3年8月22日,一个夏末秋初的日子,天高云淡,阳光灿烂。我与女儿、外孙及儿子一家人(昨日凌晨从惠州到达株洲)一行7人自驾车从株洲出发去长沙岳麓山游玩。</h3> <h3>现在是旅游旺季,人多车多,非常拥挤。我们到达景区时,车位已满,门岗保安不准我们的车进去。无可奈何,只好绕着景区的街道去寻找停车场。费了不少时间,终于在通程商业广场的地下车库找到了停车位。</h3> <p class="ql-block">停好车就临近中午了,干脆上到通程商业广场大厦的5楼,在“蛙来哒”餐馆用午餐。</p> <h3>这家餐馆是全国统一加盟店,菜肴烹饪技术还不错,味道好,大家吃的津津有味。</h3> <h3>用完中餐就准备上山游玩了。<br>岳麓山虽然不高,只有三百米,却自古是长沙名山之一。正如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说的正是此情此景,名山不一定高耸入云哈。所以说岳麓山是我心中长沙的宝藏地,这里有“停车坐爱枫林晚”的爱晚亭,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有杜甫诗中恢弘的麓山寺,多位烈士、名人墓葬也隐匿其中。不管是不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都是值得花半天时间来走一遭的。</h3> <h3>岳麓山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湘江西岸,因南北朝刘宋时《南岳记》“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而得名。<br>岳麓山是融中国文化精华的儒、释、道为一体的文化名山,它包容了历史上鸿儒巨子、高僧老道、骚人墨客共同开拓的岳麓山文化内涵。</h3> <h3>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面积35.2平方千米,包括麓山景区、天马山景区、橘子洲景区、桃花岭景区、石佳岭景区、寨子岭景区、后湖景区、咸嘉湖景区等八大景区。麓山景区面积5.28平方千米,位于湘江西岸,是较为难得的城市山岳形风景名胜区。<br>2002年,麓山景区被正式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br>2012年1月,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br>2023年3月,入选“最长沙”文旅打卡地T0P10。<br>这是儿子儿媳带着小孙子在景区入口处合影留念</h3> <h3>岳麓山风景区有东、南两个门,朋友建议从东大门进,南大门出。所以我们从东大门进入景区参观游览。<br>这是我的外孙彭康翔在东大门入口处拍照留念</h3> <p class="ql-block">我们从东大门坐景区电瓶车到达岳麓山的山顶观光景点,这里是岳麓山的最高峰,在这里可以俯瞰湘江和长沙城。这里也是岳麓山餐饮集中的地方,可以在山顶吹吹风喝杯茶,停下来歇一歇,欣赏周围的美景。</p> <h3>这是我在观景台留影</h3> <h3>这是儿子一家人在山顶观景台合影留念</h3> <h3>这是女儿、外孙在观景台合影留念</h3> <h3>儿子、儿媳在观景台合影留念</h3> <h3>这是女儿在观景台留影</h3> <h3>这是外孙在观景台留影</h3> <h3>在山顶的观光长廊游览,我在观光长廊留影。</h3> <h3>观光长廊坐落在岳麓山脊中部最高峰,全长140米,集休闲、娱乐、登高揽胜为一体。<br>这是我与大孙子在观光长廊合影留念</h3> <h3>登上观光长廊,岳麓山之灵秀、湘江水之柔美、橘子洲之飘逸、长沙城之厚重融为一体,仿若一幅天然的画卷,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h3> <h3>到此登高一览,境内外游客嘉宾无不对长沙这座独具魅力的“山、水、洲、城”城市的胜景留下难忘的印象。廊后,还可以欣赏到湖湘秀丽的田园风光。放眼望去,远处的山水似羞涩的少女若影若现,大有“一览众山小”的畅快感觉。</h3> <h3>这是儿子、女儿与外孙在观光长廊合影留念</h3> <h3>这是我的大孙子在观光长廊留影</h3> <h3>这是我的外孙在观光长廊留影</h3> <h3>我女儿与儿媳在观光长廊合影留念</h3> <h3>根据岳麓山风景区导游图显示,从山顶观光长廊景点往下的景点依次是:革命先烈黄兴、蔡锷、焦达峰的墓地,白鹤泉,佛家麓山寺,道家云麓宫,响鼓岭,长沙会战纪念碑、爱晚亭、岳麓书院。<br>因我的两个孙子还小,加之时间有限,我们就提前购好了往返的游览电瓶车车票,中途的景点就没去观光了,在山顶游览观光之后就直接坐车到了爱晚亭景点。</h3> <h3>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书院院长罗典创建,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爱晚亭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来由湖广总督毕沅,根据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h3> <h3>解放前,爱晚亭破败不堪,四周荒芜。解放后,党和政府曾五次修复。其中1952年湖南大学重修,校长李达专函请毛主席题写了“爱晚亭”亭额。1969年,岳麓山公园重修,刻毛主席草书手迹《沁园春-长沙》于藻井内,更为古亭增添了光彩。在国际交往中,爱晚亭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长沙市与日本鹿儿岛市结为友好城市后,爱晚亭作为古城长沙的象征,按其规制仿建于鹿儿岛市,以纪念中日两国人民友谊长存。<br>这是我在爱晚亭景点留影</h3> <h3>爱晚亭,或许是中国名气最大的一座亭子,它与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北京陶然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这里是游客拍照打卡最多的一处景点,亭子建在山水之间,倒影在碧波里,好似凌空欲飞。<br>这是女儿在爱晚亭景点留影</h3> <h3>这是外孙在爱晚亭景点留影</h3> <h3>这是小孙子在爱晚亭游玩</h3> <h3>在爱晚亭景点游玩之后就来到岳麓书院参观游览。<br>岳麓书院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大学校园内,距离市中心约3千米,占地面积3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是展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和书院建筑的古建遗址博物馆。</h3> <h3>岳麓书院创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她历经宋、元、明、清各朝,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她是全国修复最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一所古代书院。近年接待中外游客约65万人次,巳逐渐成为中国书院文物的收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h3> <h3>书院大门始建于宋代,现存大门系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门额“岳麓书院”为宋真宗字迹,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特别召见山长周式,亲赐“岳麓书院”御匾并经书等物,岳麓书院从此名闻天下,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上联出自《左传》,下联出自《论语》,源出经典,联意关切,道出了岳麓书院英才辈出的历史事实。<br></h3> <h3>赵三保在书院大门处留影</h3> <h3>我儿子在书院大门处留影</h3> <h3>我外孙在书院大门处留影</h3> <h3>岳麓书院的屈子祠是一座历史悠久、庄严肃穆、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遗迹。它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屈原而修建的,也是对屈原精神的一种崇敬表达。</h3> <h3>屈子祠建于明朝,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如今巳成为岳麓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整座屈子祠建筑庄严雄伟,古朴典雅。祠内主要有屈原铜像和墓碑,雕塑工艺精湛、栩栩如生,让人对屈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h3> <h3>我的外孙在屈子祠留影</h3> <h3>我的大孙子在屈子祠留影</h3> <h3>屈子祠周围环境幽静宜人,树木葱茏,清泉淙淙。漫步祠内外,能感受古人聚集的氛围,领略古风古韵。通过参观游览,我们可以了解到屈原的伟大成就,并从他的精神中获得启示,为实现个人价值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br>这是我与儿子、女儿在屈子祠门前合影留念</h3> <h3>我在岳麓书院内景留影</h3> <h3>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北宋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明代称为“成德堂”,后改称“静一堂”或称“忠孝廉节堂”。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块是“道南正脉”匾,由乾隆皇帝御赐。这里的“道”是指理学。战国时期思想界是百家争鸣;汉武帝“废诎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占统治地位。唐宋时期,一些儒家思想家吸取佛、道新的思想,发展形成儒家新的思想体系。其中以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称为“理学”。岳麓书院是朱熹传播理学思想的基地之一,所以此匾的意思是说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湖湘学派是理学南传的正宗。它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此匾额为原物。</h3> <h3>接着来到赫曦台参观游览</h3> <h3>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张栻观日于岳麓山顶,曾筑“赫曦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山长罗典建前亭于院前,又改名前台。清道光元年(1821年)为存古迹,山长欧阳厚均改前台名为“赫曦台”。“赫曦”指日出光明炎盛之意。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张栻、明代著名理学家、心学创始人王守仁以及毛泽东等人都留下了与赫曦台有关的诗句,今刻于此台屏风之上。<br>我在赫曦台留影</h3> <h3>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h3> <h3>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唯一延续至今,并仍在继续办学和研究工作的,其深厚丰富的文化传统在现代的风景游览活动中也将传承下去。</h3> <h3>岳麓山的风景如画,景色靓丽。因时间有限,女儿明天还要回去上班,还有很多景点看不成了,只好留待下次有空再来慢慢欣赏了。<br> 再见了!岳麓山<br>当天晚上,我们驾车返回了株洲。</h3> <h3> 赵三保<br><br> 2023年8月25日写于株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