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参加2023年教育部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赴新疆喀什地区送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对秦砖汉瓦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对唐诗宋词的热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对《红楼梦》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对 《西游记》的迷恋。</p> <p class="ql-block"> 八月二十日到八月二十五日,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赴新疆喀什地区送教活动,参见本次培训的老师分别来自南疆五地州及我们吐鲁番教师,在这一周的培训学习当中,我受益匪浅,同时,使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我以很强的震撼,很大的冲击。</p> <p class="ql-block"> 在这短暂的学习当中,我们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并与他们进行了交流,专家讲得深入细致,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的用课程理念去审视,评价每一节课,通过专家引路使我们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困惑及时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第一位专家老师是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审陈先云老师,陈老师作为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编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主要内容和教学注意问题》展开讲座,陈老师课本中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深入浅出的讲述根据教材的编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难重点,以及教学法,要从课本的提示中关注讲课的主题与重点,以及每个板块的讲解注意点,最后陈老师强调,要注重理清教材,一课一得!</p> <p class="ql-block"> 陈晓非老师做了《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铸牢中华共同体意识》讲座,陈晓非老师从点到面,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三大方面,细致入微讲解的同时举教材实例进行讲座,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语文学科的结合与学习进行剖析与分析,分析主要特征和主要路径从认知因子、情感因子、行为因子方面向老师们讲授如何在语文课程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所有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课程思政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古诗词关键词句诵读发音指导》是由国家一级播音员,新疆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朱月老师为我们讲授,一个半小时的讲座,我们都沉浸在朱老师悦耳的声音中,朱老师从发声方法、诵读方法深入浅出的指导,主要从格律诗为例,与学员进行现场互动,不厌其烦的范读后耐心聆听学员的朗读并从声音强弱、字音长短等全方面一一指导,整场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八月二十二日上午,宋浩志老师是北京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为我们带来《实行新课标 践行新课堂 推进课堂改革》讲座,宋院长主要从“学习新课标,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理解语言学习任务群,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三大点为主题,结合《江南》《富饶的西沙群岛》《桂花雨》《书戴嵩画牛》《猎人海力布》等等一篇篇的课堂实录中,带领我们学习如何依据新课标设计课堂活动,手把手教老师如何进行整体任务群的设计,真是“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 在进行《司马光》示范课后,开展了题为《始于兴趣,久于方法》的讲座,北京市广渠门中学附属花市小学副校长杨磊老师以司马光为课例,结合新课标中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从“读、借、想”三方面就如何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我们探索教学文言文的钥匙,细化到根据不同学段、不同主题、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面面俱到讲解文言文教学方法。</p> <p class="ql-block"> 晚自习时间,北京语言大学科学院党总支书记彭恒利老师为我们线上讲解《数字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教育评价的路径和方法》,为我们学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首先了解数字化背景下教育评价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学科教学下运用数字化进行授课及评价。接着,彭老师指出,教育形态会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AI会带来怎样的教育变革,以及最后教育评价为什么要引入人工智能,最后总结出数字化考试评价对难度、信度、区分度、公平性会更全面。</p> <p class="ql-block"> 沈阳市沈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小学部主任彭丹阳老师开展《依照课标 用好教材 做好评价 ———以统编版三上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为例》讲座,彭老师以三上第一单元为例,从提炼学习主题、确定学习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安排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研制学习评价六要素出发点,围绕单元主题和人文要素,展开学习任务设计、学习任务的分解到最后学习任务的评价,强调课程学习要根据学习任务群进行系统的思考展开备课,从而对教材、课标以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机整合。</p> <p class="ql-block"> 习作教学一直是老师们的难题,因此,沈阳市朝阳一校刘娅男老师讲授《童话里的它》习作指导和习作评改课,课例中,刘老师带领学生从《在牛肚子里旅行》《那一定会很好》《小麻雀》三篇课文中寻找“写童话”的方法。接着,刘老师在说课讲座的过程中,向我们讲解了策略单元常用小支架,如识字写字方面、理解词义方面、词语积累等各方面进行举例学习。随后刘老师进行《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单元整体备课》说到,以习作单元为例,我们要遵循整体性,立足教材,过程助力,注重评改,通过单元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及学习任务群。最后在习作评改课中,刘老师指出,要回顾课文,明确写法,亮点分析,学习借鉴,要做到材料广题目巧有顺序有梯度的完成习作。</p> <p class="ql-block"> 《学课标之新,守语文之正》是8月24日张海宏老师的讲座,张老师作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校长,向我们讲授北京市最新的课标理念,张老师从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得如何?四个问题展开,提出要提炼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目标,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要注重课程的阶段性和发展性。随后,张老师从拼音、汉字、词语、写话与习作等语文教学中各环节的现状分析,帮助学员们进行教法学法梳理,循序渐进,面面俱到!</p> <p class="ql-block"> 王天珍老师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讲座《以学者为中心的教研活动设计》,王老师作为贵州省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他的讲座格外新颖,因为是“教研活动设计”因此,王老师从实际出发在讲座的同时,要求所有学员全部参与进来,如同一堂教研活动设计课,老师们一个个积极参与,从实践中体会教研活动设计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之旅的最后一场讲座依然是张海宏老师讲授,张老师由冰心的《短诗三首》课例为切入点,讲解诗歌教学的研究,张老师强调,诗歌教学必须重视诗歌的意境,要做到语以启思,文以化人,立足课标,围绕教材,从诗歌特点、诵读之法、诗无达诂等方面指导学员老师们故事教学中的会意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 更为惊喜的是除了每天聆听专家教师们绘声绘色的讲座外,本次活动还安排我们所有学员们利用晚自习时间分组与各位专家进行研讨交流,专家一对一为我们答疑解惑,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本次学习之旅真是让我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专家老师们的讲解立足新课标,围绕教材从音、字、词、句、段、篇、单元教学全方面进行讲解,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让我明白能用老师教的过程改变学生学的方法,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性,也让我明白,学科是手段,学科教学“育人”的凭借,“育人”是教学的核心目标。</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一周的培训活动,使我认识到我们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异,与专家对话,使我不仅得到了高密度的信息,还努力学习了他们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的方式,与特级教师们交流,使我不仅得到了不少教学上的启迪,更感受到了大师们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人文素养课程打开了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认识到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是永不枯竭的河海,应有广阔的知识,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横溢的才华。教科研课程更让我们强烈的意识到:一名优秀的教师应是思考者,应是有自己的系统而完整的教育价值观的科研型教师。我会用我所学到的这些综合知识运用于我的教学当中,渗透到各个领域,为吐鲁番的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废不开名著的双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大江东去的气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怒发冲冠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大漠孤烟的雄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语文是小桥流水的婉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