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为什么红豆最相思</p><p class="ql-block"> 出自:唐·王维 </p><p class="ql-block">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p><p class="ql-block"> 解读: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p><p class="ql-block"> 这种代表相思意象的红豆就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花间派词人代表温庭筠就写下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名句。歌手王菲也有一曲“红豆”缠绵悱恻:还没跟你牵着手,走过荒芜的沙丘。可能从此以后,学会珍惜天长和地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2.孔雀东南飞为什么不飞西北</p><p class="ql-block"> 出自两汉·佚名: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p><p class="ql-block"> 解读:飞向东南方向是符合孔雀正常的生活规律;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飞西北必然会遭遇阻碍,所以才振羽东南飞。 </p> <p class="ql-block">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人是谁</p><p class="ql-block"> 出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p><p class="ql-block">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p><p class="ql-block">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 解读:辛弃疾文武双全,文堪比苏东波,武堪比霍去病。他曾只带50人,冲进5万人的金军大营,不但活捉了叛徒,还能全身而退,没有折一个人。23岁一战成名,宋高祖连连称赞“少年英雄”。但因他来自于沦陷区,非但没有得到重用,还遭受猜疑,一生壮志难酬。人到中年,愁苦满志。有一次元宵佳节,辛弃疾落寞地走在人群之中,看花灯看舞龙看万家灯火人间繁华,他写下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回望他一生经历,我想他看到的那个人,应该是一心想守护这番热闹的自己,是那个不忘初心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有人奇怪:为什么写出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还能写出趣味十足的乡村生活画卷,因为他比谁都热爱这片河山。“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仿佛自己还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可剑身上现出的影子,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可怜白发生。临死之前,仍在大喊:杀贼!杀贼!</p><p class="ql-block"> 这世上有理想的人很多,坚持的人很少。辛弃疾就是这样用一生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他梦想金戈铁马喋血沙场收复河山,却只能以笔为刀写尽满腔豪情。他最想做的那个人,应该不是豪放派词人辛稼轩,而是大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p> <p class="ql-block">4.杜甫24写望岳,56岁写登高,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望岳</p><p class="ql-block">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p><p class="ql-block">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登高</p><p class="ql-block">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p><p class="ql-block">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p><p class="ql-block">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p><p class="ql-block">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正值开元盛世,杜甫24岁,科举考试落败,但秉承家族荣耀的他依然朝气蓬勃,志向远大,书生意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唱出了自己远大的时代理想。这里有个典故,孟子曾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岳》是早年杜甫面向盛世王朝献上的一份宏阔豪迈的内心表白。</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后,岁月带走了他的轻狂,也带走了他的健康,留下的是无比的凄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境界非常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据说有八层涵义。“万里”是说离家万里,远离故乡,远离长安。悲秋是古人的习惯,“自古逢秋悲寂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作客”,是说在外漂泊,杜甫不仅作客,而且是常作客,常年在外漂泊。我们常说“人生百年”,“百年好合”,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晚年多病,怀才不遇,老大无成,年近花甲,还到处漂泊。再加上独登台,见到的是一派萧然景象,怎么能不生出万千悲慨情状。 </p><p class="ql-block"> 《登高》这首诗写的景透着孤独,写的情透着悲凉,将个人的情愫、家国情怀完美的表达出来。诗圣终被岁月平了棱角,没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p> 苏轼写完《黄州寒食帖》后只隔3天又出《定风波》,3天时间心境为何变化如何之大?<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