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悠长的暑期已接近尾声,开学的预备铃即将响起,小朋友们习惯了暑假里的作息时间,对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一下子很难适应。大家可以在开学前一周调整作息时间,制定和开学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模拟开学有规律的作息,调整暑假“放纵”的作息时间哦!</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难关可能就是分离焦虑。</p><p class="ql-block">分离焦虑是指幼儿进入幼儿园和爸爸妈妈分离时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等情绪和行为,几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会面临入园分离焦虑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分离焦虑”的心理准备</p><p class="ql-block">作为家长,应该帮他们树立良好的心态,提前适应幼儿园的环境。</p><p class="ql-block">1、亲子绘本阅读,进行心理铺垫</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语言介绍幼儿园的人、事、物,学习故事中主人翁的积极心态,让宝贝们萌发对老师的信赖,从而缓解入园焦虑。</p><p class="ql-block">2、提前认识幼儿园生活</p><p class="ql-block">家长可以通过参观,讲述幼儿园生活,让宝贝们知道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而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孩子送进幼儿园。</p><p class="ql-block">3、不要传达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在宝贝上幼儿园之前说类似“你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这样的话,这样容易让宝贝对幼儿园形成不友好的第一印象。</p> <p class="ql-block">入园后,宝贝们面临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家里和幼儿园生活节奏的不同。为了让宝贝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帮着他们养成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1、使用勺子独立进食</p><p class="ql-block"> 家长们是时候放手让孩子们学会独立吃饭了。关掉电子产品,让孩子学着专心吃饭,宽容孩子、多鼓励和表扬孩子。</p> <p class="ql-block">2、如厕能力培养</p><p class="ql-block"> 教会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如厕想法、并尝试学着独立如厕,开始培养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p> <p class="ql-block">3、在帮助下穿、脱衣物</p><p class="ql-block"> 家长有意识地指导、帮助孩子尝试穿、脱简单的裤子、T恤、外套、鞋子等。</p> <p class="ql-block">4、午睡习惯培养</p><p class="ql-block"> 开学前家长就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适应幼儿园作息、培养午休习惯,减轻孩子入园后的心理负担。</p> <p class="ql-block">5、学会使用礼貌用语</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孩子重要的社交场合,需要教会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尊重老师和友爱小伙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注意个人卫生</p><p class="ql-block"> 在家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手,会用洗手液洗手</p> <p class="ql-block">正确看待孩子出现的反应</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园在情绪、饮食、睡眠、行为及身体方面都会出现一些反应。如:</p><p class="ql-block">1、情绪方面</p><p class="ql-block">孩子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p><p class="ql-block">2、饮食方面</p><p class="ql-block">孩子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p><p class="ql-block">3、睡眠方面</p><p class="ql-block">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现象,这是家长不必惊慌,经过一段时间,待孩子情绪稳定后会自行消失。</p><p class="ql-block">4、行为方面</p><p class="ql-block">入园后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p><p class="ql-block">5、身体方面</p><p class="ql-block">少数孩子入园后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可能会导致体质减弱和体重下降。其实,经过上述现象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须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本身就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理解和心理准备。</p> <p class="ql-block">图文:任慧琴</p><p class="ql-block">审核:蒋柳</p><p class="ql-block">终审:徐燕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