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华说,铁生不在了,铁生不在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华口中的这位“铁生”,这位自嘲为“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作家,却写出了那么精美洁净的文字,他的文章实在是提升文笔的范本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课本上出现过的他的《我与地坛》,到长大后再读,又是一次新的理解。课堂上读,或许只是把他当作课文读,可是现在更能体会到文字里那种轻巧的沉重,这种又轻又淡的沉重才压得人无法释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本书收录了史铁生关于生命、爱情、亲情、命运、苦难和生存意义、生命去向的32篇文章。史铁生的一生,是充满苦难的一生,他在21岁最狂妄的年纪失去了双腿。他去过觉对的黑暗,也看到永恒的星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这本书时,好几次读到心情沉重,尤其是《秋天的怀念》这篇,明明文章不长,却字字都是精华,明明每个字都很朴实,却像把短刀一样,刺得人猝不及防,情感的冲击力迎面袭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这才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写作方法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写自己生活的地方,写母亲,写生病,写自己的思考,谈写作,他的好几篇文章都带有哲学式的思考和启发,这些应该都是岁月和生活给予他的财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余华说,铁生一辈子活在病痛中,但他却对这个世界没有任何怨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像读这本书一样,读完倒是被他的文字治/愈了。生命的苦痛,在人生的辽阔面前,也不值得一提了。我的人生里,还有那么多事要做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font-size: 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图文编辑:杨洁</span></p><p class="ql-block"><br></p>